次日清晨,陽光如常灑滿宮廷,朱棣在侍女春梅的服侍下,心中念念不忘如何獲得第一桶金,踏上了前往內書堂的路途。然而,他并未察覺到,后宮之中正涌動著一股不尋常的氣息。
馬皇后,這位母儀天下的賢后,平日里以慈愛待人,深受宮中上下尊敬。或許是因為太平日子過久了,許多人已經忘記了當年她執軍紀時的雷厲風行,以及她如何以懷柔手段照顧好眾將士的家人,贏得了無數將士的衷心擁護。
昨夜,后宮中并不太平。慶豐之處出了些許岔子,而這只是冰山一角。隨著一批新太監宮女的上崗,由于缺乏經驗,加之老資歷的宮女太監推卸責任,后宮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更為驚險的是,秦王的寢宮差點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而遭殃!
消息傳到馬皇后耳中,她立刻意識到,后宮的紀律已經松弛到了必須整頓的地步。她深知,后宮的安寧直接關系到皇家的顏面和前朝的穩定,絕不能有絲毫懈怠。
于是,馬皇后迅速召見了后宮中的宮女太監中的管事,準備整頓下已經出現松懈跡象的后宮,她是賢,但不是圣母,能夠在軍中成長,又能夠替朱元璋穩定后方,沒有霹靂手段是鎮服不了那些驕兵悍將!
“本宮知道,太平日子過久了,有些人或許已經忘記了后宮的規矩和紀律。但本宮要提醒你們,后宮并非兒戲之地,每一份職責都關乎皇家的安危。昨夜之事,證明大家的日子都開始安逸起來了,想著皇上登基了,有了賞賜,正兒八經的可以享受皇家的澤被!”
說著,馬皇后的冷冷的目光掃過眾人,帶著一種上位者的威勢,這種威勢連那些驕兵悍將都懼之,何況這些后宮的人,這讓管事們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股沉甸甸的壓力,仿佛連周圍的空氣都為之凝固。她緩緩啟唇說:
“昨晚后宮里那番混亂,不是無緣無故的,定是有人疏忽了職守,有人推卸了責任。所以得追究到底,要要給大家警醒下!”
她的語氣漸漸變得沉重,接著說道:“那些新來的太監宮女,要是因為自己的疏忽惹出了大禍,嚴重的,本宮可不會手軟,得按規矩杖斃;情節輕些的,也得看責任大小,領相應的仗責。本宮這里,可容不得半點馬虎!”
說到這里,馬皇后的目光特意在新太監宮女們身上多停留了一會兒,讓他們深切感受到后宮規矩的不可侵犯。隨后,她的目光又轉向了那些老資歷的宮女太監:
“至于你們這些在后宮里待久了的,要是也敢推卸責任,惹出禍端,本宮更不會輕易放過!嚴重的,同樣得按規矩來,杖斃不赦;情節輕些的,也得掌嘴三十,讓你們長長記性!”
“司禮監林總管,你自己掌嘴二十!記得教訓!”
朱棣下學歸來,途中偶遇幾幕令他心生疑惑的情景:太監們抬著布裹之人匆匆穿行,宮女們面頰帶著紅腫的痕跡,更有太監行走間顯得跛足難行。若是往日的他,定要追根究底問個明白,但如今后宮紛擾繁雜,有些事,或許不知曉方為上策。
回到寢殿,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慶豐與春梅已跪伏在地,恭恭敬敬。朱棣心中詫異,笑道:“今日既非節慶,又非生辰,你們為何行此大禮?”
春梅淚眼婆娑,哽咽道:“今日宮中嚴懲多人,更有甚者被杖斃。皆因昨晚諸多新人上崗,失誤頻出,慶豐便是其中之一,連帶著許多宮中老人也受了牽連。”
言罷,春梅又接著道:“四皇子昨晚寬宏大量,未將我等交予司禮監處置,我等感激不盡。”
朱棣聞言,心中豁然開朗,原來今日所見之景,乃是太監們抬運亡者離宮。他輕嘆一聲,心中暗道:母后平日里慈眉善目,被后宮奴婢們視為活菩薩,卻未曾想,這菩薩亦有雷霆手段,其嚴厲之處,絲毫不遜于父皇朱元璋。
朱棣望著跪伏在地的慶豐和春梅,感慨萬千,真的是人教人學不會,事教人一學就會。這一次的風波正是自己收服眼前兩人的機遇。他輕聲開口說:
“慶豐、春梅,起來吧。昨晚之事,,本宮心中自有分寸,既然赦免了你們!不會再責備于你們。后宮規矩繁多,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但本宮也明白,規矩雖嚴,人心卻需溫暖。一味苛責,只會讓這后宮變得更加冷漠無情。”
慶豐和春梅聞言,再次哭著叩謝朱棣的赦免。他們緩緩起身,站在朱棣面前,目光中多了幾分感激。
朱棣又道:“這宮中,講的是規矩,講的是道理,講的是人情。我是皇子,負責維持后宮的秩序,但我更想讓這個地方,變得溫暖。你是我的人,自然要知道,什么是規矩,什么是人情。”
他頓了頓,深深看了兩人一眼:“我想讓你們做我的左膀右臂,在守規矩的同時,也要有靈活的思維。我保護你們,你們也要對我忠心耿耿。從今往后,為我效忠,為我所用,完成我所交代的任務,而不是僅僅在這里服侍我的起居?”
慶豐和春梅一聽,相視一眼,有什么能比得上救命之恩?她們再次跪下:“小的愿為四皇子做牛做馬!”
朱棣這才滿意的一笑,伸出手來,將二人攙扶起來。你們要相信,你們的忠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榮華富貴自不必在說,甚至在很多年以后,你們的名字都會被載入史冊!”
此刻的朱棣,不過八歲大的孩童,卻在這兩人眼中,他那挺拔如松的身姿和穩重沉著的氣質,讓人難以將他與一個孩童聯系起來。他們心中對這個皇子的敬意油然而生。
朱棣昨天還在愁自己沒有可用之人,沒有想到一場風波竟然讓自己得以借此收服了兩個手下。雖然以前春梅對自己照顧有加,但是畢竟年齡的差距,讓春梅只是從服侍一個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兩人的關系,而不是效忠朱棣。
而慶豐同樣剛剛來,他的目標就是在這里吃飽飯活下去,至于效忠,還不在他的考慮范圍。現在慶豐知道自己只有依靠朱棣才能在皇宮中生存。所以他立馬選擇臣服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