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貌似,華夏歷史上太子越雄才偉略,死的越早?(打賞加更!)
- 封神:我,殷商太子,視死如歸!
- 腦洞狂想者
- 2045字
- 2024-11-26 21:02:26
“成湯氣運尚在,但現今人王昏庸,當失天下,幸有太子殷郊,溫良謙讓,仁孝且極具愛民之心,更適宜成為君王。”
“為保人族安寧,避免因人王昏庸暴虐而導致生靈涂炭,爾三妖可隱其妖形,脫身宮院,霍亂帝辛心智,協助太子殷郊登基!”
“切記此行不可胡作非為,殘害眾生……待功成之時,你等亦可修成正果!”
女媧望著座下貌美的狐貍精、九頭雉雞精、玉石琵琶精,開口吩咐道……此三妖出生軒轅墳,本為人皇軒轅寵物、玩具,后因帝流漿得已得道成妖,身負人族氣運。
若是說誰能進入人王宮而不被發現,也就只有這三妖了!
“請問娘娘……”九尾狐瑟瑟發抖,趴在地上強鼓起膽子問向女媧:“如何才算功成?”
“太子殷郊登基,即為功成!”
“吾等明白了!”
三妖大喜,幫助本就是太子的殷郊上位,那還不簡單?
“既然知曉,那就退下吧。”
女媧揮揮手,三妖真靈返回本體……而待三妖走后,媧皇宮內,侍女慕青鸞上前問道:“娘娘,道祖所言大勢,不是商滅周興嗎?您為何……”
“商滅周興,然后人王稱天子?從此人道徹底屈居天道之下?”
女媧冷笑道:“今日誕辰,那帝辛堂堂人王,宮內妻妾成群,美女佳人無數,竟會對本座的泥塑雕像起色心……真當本座是傻子呢?這不就是有人設計,想要強行拉本座入局嗎?”
“若是無有意外出現,商朝僅剩二十八年國運,人族氣運歸周,說不得本座還只能認下……”
“但現在有那殷郊出現,呵斥帝辛,破了那天道之局,以免本座受人恥笑……且其身上隱隱已有氣運凝結之勢,有爭霸基礎,那本座為何又不幫他一把?”
“本座不止要幫他,還要告知那敢設計本座之人……媧皇宮,不可辱!”
“慕青鸞!”
“弟子在!”
感受到女媧娘娘的怒火,慕青鸞哪里敢怠慢,連忙應聲。
“吩咐彩鳳,前往朝歌……待那殷郊立下大功之際,鳳鳴朝歌,為殷郊造勢!”
“弟子,謹遵娘娘圣諭!”
慕青鸞不敢怠慢,一口應下……內心,默默為暗中設計之人嘆了口氣,娘娘,雖是人道之主,可也是女人啊!
-----------------
大商,王宮……殷郊可不知道自己離開女媧廟后發生之事,更不知道自己寫的幾首詩都被娘娘留下,影印在所有女媧廟內。
他回到東宮,就無比期盼地坐在床榻上,坐等帝辛派人上門將自己問罪,或是女媧看到墻上詩句后發怒對自己動手……
可一直等到月上三竿,東宮侍女、內侍們都堅持不住了,也不見有任何動靜……就連中宮姜王后處,都不曾派人過來……
仿佛,今天啥事都沒發生過一般?
“太子殿下,天色已晚,不如奴婢們先幫您更衣歇息?”
侍女戰戰兢兢地走到床榻邊問道……別看沒動靜,可殷郊所做之事早已傳遍了東宮,現在他們對面前膽大包天的太子殿下,可都懼怕著呢。
殿下連王上都敢罵,誰知道會不會把他們也一起收拾了?他們可不敢說自己伺候殿下沒出過問題!
“什么時辰了。”
殷郊睜眼,緩緩問道。
“已經是亥時了。”
侍女回答……殷郊再次希翼地看向門外,可依舊沒有等到他想要的動靜……看著面前沾沾緊緊的侍女,還有門外時不時投來偷看目光的侍衛們,無奈吩咐道:“那就歇息了吧。”
梳洗完,躺在床上,殷郊確定自己這次送死失敗了,等周邊無人后,他開始總結……
“按照歷史和神話記載,父王可是暴虐成性,剛愎自用的性子……今天能忍下來,要么是自己表現的太完美,又有群臣勸誡,他不得已只能暫時放下,或是秋后算賬;要么,就是自己的兒子身份,令他生出了舐犢之情……”
“哦,對了,也有可能是因為三妖沒入宮,如今的父王還算英明,沒有蛻變成紂王?”
“至于女媧娘娘為何沒動手,難不成,是因為我呆在王宮?”
殷郊回想起封神演義一書中的記載,娘娘本來想親身入宮問罪,但因殷商未完之氣運不得已放棄……所以才沒對自己動手?
總結下來,自己今天干的事沒錯,失敗,純粹是因為自己的殷商太子身份?
嗯……這么想下來,那就說得通了!他就說,他可擁有一世現代人記憶,怎么可能行動錯誤!
送死不成功,絕對是少算了自己的身份所帶來的阻礙!
肯定了自己的行為后,殷郊開始規劃自己的送死之路……
“今日送死失敗的關鍵因素,還是對自身情況判斷不足。小看了自己的太子身份!”
“為了防止再出現類似情況,我得好好規劃一下未來的送死之路。”
“仔細想想,華夏歷史上的太子,怎么作死才最快?”
“要么,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最后激起民憤,令當代君王不得不削去其職位,將其處死……”
“但史上類似情況,極其稀少……絕大多數,都只是削去太子之位,貶為庶民,軟禁宮中……那我還咋送死?不行不行,這條路行不通!”
“相反,總結一下,真正死的最快,死的最慘的太子,莫過于雄才偉略!”
“比如太子劉據,就因為威望太高,實力太強,被漢武帝忌憚,尋理由賜死了事……”
“太子李承乾,也因聲望過高,讓李世民感到威脅,扶持次子李泰,進而造反,從而慘死……”
“就算不算這兩人,太子扶蘇、太子朱標,這兩位可謂史上最穩太子,不也死于非命?不管歷史是真是假,是病死還是自殺,但從總體的實際情況來看,太子越雄才偉略,死的越慘!”
“除此之外,還不能得罪世家、勛貴……哦,這里叫諸侯。若是得罪世家、諸侯,別說太子,就是皇帝,那也是慘死情況居多!就如,宋神宗趙頊,明武宗朱厚照那般。不但上位死得快,連子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