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云霧繚繞、仙樂飄飄的天庭之中,孫悟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鬧蟠桃盛宴,仿佛一顆隕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波瀾。盛宴之上,原本應是瓊漿玉液、仙果飄香,卻因這猴子的肆意妄為變得一片狼藉,王母娘娘的鳳顏大怒,猶如夏日驚雷,響徹云霄。她一揮衣袖,冷峻的目光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決絕,下令天庭眾仙,無論是身披霞光的天神,還是腳踏蓮花的仙子,皆需下凡,務必將這膽大包天的潑猴捉拿歸案,以正天庭萬世不易之威嚴
玉皇大帝,那高坐于凌霄寶殿之上的至高存在。本欲出手阻攔。然而,轉念一想,孫悟空大鬧蟠桃會的事跡,早已如同插上了翅膀的謠言,迅速傳遍了四海八荒,每一片海域,每一座山川,都回響著他的名字。若此刻天庭示弱,不將其嚴懲,日后難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孫悟空崛起,到那時,天庭的顏面、秩序,又將置于何地?
孫悟空心中原本已有了計較,欲前往那積雷山,尋求昔日結拜的牛魔王的幫助。然而,世事無常,他對那積雷山的確切方位,竟是茫然無知,如同迷途的羔羊,在茫茫天地間徘徊。正當他躊躇不前,心中焦慮萬分之際,一道金光閃閃的身影,猶如劃破夜空的流星,驟然出現在他的眼前。那身影看似孩童,卻渾身散發著不容小覷的力量,仿佛蘊含著宇宙間最古老、最神秘的力量。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猛地瞪圓,警惕地望向這突如其來的不速之客,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悅與戒備:“何方神圣,竟敢阻攔俺老孫的去路?莫非是想與俺老孫較量一番?”
那小金人并未直接回答孫悟空的質問,反而以一種超脫世俗的口吻反問:“孫悟空,你可知自己所犯何罪?你的所作所為,已讓天庭震怒,四海震動。”
孫悟空聞言,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冷哼一聲:“俺老孫行事光明磊落,何罪之有?不過是看不慣天庭那幫神仙的虛偽做作,才出手教訓一番罷了。”
小金人見狀,眼中閃過一絲失望與無奈,隨即釋放出一股無上威壓,那威壓之重,仿佛泰山壓頂,讓孫悟空只覺一股沉重的力量壓在自己身上,雙腿不由自主地彎曲,跪倒在地。他心中驚怒交加,本想開口反駁,卻發現自己此刻竟動彈不得,連開口說話都成了奢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小金人,聽他宣判自己的命運。
小金人繼續說道:“孫悟空,你自拜入菩提祖師門下,歷經千辛萬苦,終得仙體,超脫三界五行之外不在五行中。然而,你卻大鬧幽冥,擅自篡改生死簿,本座念你心性未定,不予追究。但如今,你又大鬧天宮,攪亂了蟠桃盛會,此等罪行,豈能輕饒?若非你兄長及時出現,你早已在天雷、陰火、陰風之下化為灰燼,魂飛魄散。”
“如今,你鑄成大錯,不僅自己要受罰,就連你兄長和花果山中的猴群也要因你而遭受牽連。你可曾想過,你的任性妄為,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災難?你可知罪?”
孫悟空聞言,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悔恨之意,那是對過往行為的深深自責,也是對花果山猴群和兄長的愧疚。他低下頭,眼中閃爍著淚光,連忙點頭表示知罪,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俺老孫……知罪了。”
小金人感受到孫悟空內心的悔意,微微頷首,語氣緩和了幾分:“你能知錯悔改,還算有點人性。但大錯已經鑄成,你只有轉世重修,才能洗去一身的妖性,重獲新生。等你什么時候洗心革面,什么時候才能重回花果山,與你的親人團聚。若你愿意,就點點頭吧。至于你的兄長,他此刻已經回到了花果山,本座在那里布下了大陣,凡是有歹意之人,皆無法踏入花果山半步。本座又蒙蔽了天機,無人能探查他們的存在,你可放心轉世。”
孫悟空聽后,心中思緒萬千,回憶起花果山的青山綠水,猴群的歡聲笑語,以及兄長那溫暖的笑容,最終緩緩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這是自己唯一的救贖之路。
小金人目睹此景,輕輕頷首,語調溫和道:“既如此,你可有言語欲致你兄長?我愿代你前往花果山,傳達心意。”言罷,他輕輕一展手,一支筆與素箋憑空而出,遞至悟空面前。悟空雙手恭謹接過,眼中閃過一抹復雜的情緒,低聲道:“兄長,吾深知自身罪孽深重,無顏以對兄長之顏。昔日兄長諄諄教誨,吾卻置若罔聞,實乃大不敬。今吾愿舍去一身修為,轉世輪回,期盼以此洗凈塵垢,重歸正道。望兄長寬恕吾之不辭而別,弟心中滿是愧疚。”
語畢,悟空小心翼翼地將信箋遞予小金人。小金人微微一笑,袖袍輕揮,那紙倏然間化為無形,隨風而逝。隨后,二人身影漸漸模糊,最終消散于這浩渺天地之間。
與此同時,在水簾洞深處,一張素白的紙悄然出現在石桌之上,猴群見狀,紛紛圍攏,最終將信箋遞給了在一旁靜立的敖青青。敖青青初見信箋,一臉茫然,待細辨之下,認出竟是孫悟空的親筆,頓時,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洶涌而出,難以自抑。而此刻,孫天地心急如焚,已匆匆趕往積雷山,期盼能尋得悟空的蹤跡,卻不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凌霄寶殿之內,云霧繚繞,玉帝端坐于九龍寶座之上,神色凝重,目光如炬,直視著臺下戰戰兢兢的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瞧瞧你出的好主意!如今,孫悟空與孫天地皆如人間蒸發,蹤跡全無,你倒說說,該如何是好?”玉帝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回蕩在空曠的大殿之中。
太白金星聞言,額頭上冷汗涔涔,一時語塞,心中千回百轉,卻尋不出半點良策。
玉帝見狀,語氣更添幾分嚴厲:“孫天地失蹤之事,若老祖怪罪下來,朕唯你是問!”
太白金星心中一凜,連忙跪伏在地,顫聲解釋道:“玉帝明鑒,非是微臣不盡心尋找。只是孫天地與孫悟空的天機已被神秘力量蒙蔽,即便是天尊親臨,恐怕也難以尋覓其蹤跡啊!”
玉帝眉頭緊鎖,沉吟片刻,道:“那花果山呢?你可曾前去探查?”
太白金星苦澀一笑,答道:“花果山已被隔絕大陣籠罩,微臣既無法探查其內情況,更無法破陣而入。”
言及此處,太白金星忽地話鋒一轉,試探性地問道:“玉帝,莫非此事乃老祖親自出手?”
玉帝聞言,眉頭微挑,示意太白金星繼續說下去。
太白金星見狀,壯著膽子道:“玉帝可還記得,昔日您曾言老祖不許您插手孫天地之事?如今他與孫悟空一同大鬧天宮,會不會是被老祖擒回身邊了?”
玉帝聞言,陷入了沉思。此事雖顯荒謬,卻也不無可能。正當他欲開口之際,腦海中突然響起一道炸雷般的聲音:“他二人并不在我處,此事你無需再管。王母那邊,吾已代為解釋,不久便會撤銷對他們的通緝。你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找人替代孫悟空西行取經。”
玉帝聞言,目光如刀,直視太白金星,冷笑道:“如此說來,他們二人并不在老祖那里?剛剛老祖已傳音于我,我們的重心已轉,需盡快找人替代孫悟空西行。邀請孫悟空赴蟠桃宴,乃是你一手策劃,如今孫悟空失蹤,西游之事無人擔綱,你須承擔一切后果。現在,你給朕想辦法!若想不出良策,待佛門質問之時,你便去替代那孫悟空吧!”
言罷,玉帝衣袖一揮,轉身步入內殿,留下太白金星一人,在空曠的大殿中,獨自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與無盡的壓力。
大殿之內,太白金星眉頭緊鎖,苦苦思索應對之策。忽地,靈光一閃,憶起前陣子天兵天將擒獲的那只六耳獼猴,心中頓時有了計較。他匆匆起身,步伐穩健卻難掩急切,直奔玉帝寢宮而去。
寢宮內,玉帝正欲小憩,見太白金星風風火火闖入,便揮手遣散了所有侍奉的仙女。玉帝目光如炬,直視太白金星,沉聲道:“你此番前來,想必是心中有計了。說吧,有何良策?”
太白金星躬身行禮,緩緩道:“玉帝容稟,孫悟空身為混世四猴之一,我等或可尋一與其身形相貌相仿之猴,以解燃眉之急。”
玉帝聞言,眉頭微皺,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悅:“那你還不快去尋來?待尋得再報。”
太白金星面露苦色,道:“玉帝有所不知,日前天兵天將恰巧擒獲了一只六耳獼猴,因其在凡間作亂而被捕。若要釋放,還需玉帝您的旨意。”
玉帝一聽,睡意頓消,連忙起身,攜太白金星匆匆趕往天牢。行至牢獄深處,二人眼前出現了一只猴子。這猴兒身軀矯健,四肢勻稱,體態輕盈,猶如踏云逐風,行動間自有一股山林間的灑脫不羈。其毛色深棕,泛著淡淡金光,宛如披上了一襲華貴的戰袍。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那雙眼睛,猶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閃爍著狡黠與機警的光芒。一對長耳微微前傾,仿佛能捕捉世間萬物之聲,為其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六耳獼猴的面部表情豐富多變,時而凝重沉思,時而嬉笑怒罵,盡顯其超凡脫俗的靈性。眉宇間隱約可見金色絲線,為其平添了幾分神秘與高貴。每當它施展神通,目光便愈發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窺探世間萬物之奧秘。
玉帝望著眼前的六耳獼猴,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恍惚,仿佛又看到了當年大鬧蟠桃會的孫悟空。雖二者神態頗有幾分相似,但面容終究有所不同。玉帝朗聲喊道:“六耳獼猴!”
六耳獼猴聞言,忙抬頭望去,只見玉帝身著龍袍,眉宇間盡顯威嚴。身旁的太白金星,白發飄飄,神色平和。六耳獼猴一眼便認出了太白金星,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笑道:“原來是你,太白金星。咱倆確有過一面之緣,此番前來,可是來救我脫困的?”
太白金星瞥見六耳獼猴竟還記得自己,嘴角勾起一抹和煦的笑意,輕聲道:“勉強算是吧。”
隨即,玉帝揮手解開了六耳獼猴的禁錮,一行人步入凌霄寶殿。玉帝高坐龍椅,目光如炬,望向跪伏在地的六耳獼猴,緩緩開口:“本帝釋你自由,也算對你有恩。如今,有一樁機緣需你承擔,你可愿意領命?”
六耳獼猴抬頭,目光與玉帝交匯,沉吟良久,終是點了點頭,恭敬道:“還請玉帝大人明示。”
玉帝望著眼前這知趣的猴子,心中愈發滿意,道:“不久之后,你將歷經一番磨難,雖痛楚難當,卻無性命之憂,更可借此機會煉就火眼金睛,肉身金剛不壞,刀劍難傷。之后,你需拜一人為師,伴其西行取經,待功成之日,自可證道佛位,得享正果。”
六耳獼猴聞言,并未急于應承,反而反問道:“玉帝大人,若我不愿,又將如何?”
玉帝面色一沉,聲音冷冽如寒風:“那你便要領教九霄圣雷之威,陰風蝕骨,陰火焚魂,鎮魂釘釘心之苦,教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六耳獼猴聞言,渾身一顫,連忙叩首道:“我愿意,我愿意!”
玉帝見狀,滿意頷首,語氣溫和了幾分:“西行之路雖險,但你終能度過,且能領略沿途異域風情,權當是場修行之旅。待你證道佛位之時,自會明白本帝的一片苦心。另外,你需化作孫悟空之貌,從此,你便是孫悟空,若有半分泄露,同樣難逃萬劫不復。”
太白金星適時取出孫悟空的畫像,六耳獼猴細細觀之,隨即嘿嘿一笑,身形一陣扭曲,竟與畫像中的孫悟空無異。太白金星與玉帝見狀,皆是滿意地點了點頭。玉帝隨即翻開天書,將孫悟空之名抹去,換上了六耳獼猴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