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寶玉、秦鐘、林存息與薛蟠相約同游,行至鐵檻寺。寺中香煙裊裊,善男信女穿梭其間,皆懷虔誠之心祈愿。
林存息抬首望天,若有所思,繼而輕聲道:“這寺宇雖莊嚴肅穆,然眾人所求之愿,似那空中樓閣,看似美好卻難落于實處。”
寶玉好奇問道:“存息何出此言?”
林存息回道:“且看這鐵檻寺,眾人皆以為供奉香火便能改運消災,可世間諸事,豈是這香火能全然左右?福禍興衰,自有其理,豈是這虛渺供奉可定奪。”
秦鐘在旁微微點頭,怯懦地說道:“存息叔所言極是,我亦覺此事多有虛幻,只是眾人皆信,我等若直白說出,恐惹人非議。”
薛蟠撓撓頭,大大咧咧地說:“管它呢,咱心里明白就行。不過這事兒要是讓老太太和咱娘她們知道咱們這么想,怕是要挨罵。”
林存息微微一笑,說道:“自是不能莽撞。但我等可委婉相勸,只說這世間善惡有報,并非僅靠香火供奉,平日多行善事,修身養性,方為正道。如此,或可使長輩們少些執念,亦不必將希望皆寄托于這虛幻之事上。”
寶玉思索片刻,應道:“存息兄此計甚妙,既不傷長輩之心,又能表我等之見。只是這言語間的分寸,還需好好拿捏。”
眾人皆稱是,遂于寺中漫步,一邊賞景,一邊商討著如何以合適之法向家中長輩傳達此念,且不讓長輩惱怒,只盼能為這舊俗之事帶來些許新思。
這日,鳳姐來到饅頭庵歇腳,與老尼相伴。彼時,眾婆子媳婦見無事可做,便陸續散去自去歇息。鳳姐跟前幾個心腹小丫頭守在一旁,老尼瞅準時機,上前對鳳姐說道:“我有一事,欲到府里求太太,先請奶奶示下。”
鳳姐抬眸,問道:“何事?”
老尼緩緩道來:“只因我早年在長安縣善才庵出家時,有位施主姓張,乃是大財主。他有個女兒小名金哥,常來庵里進香。不想有一回,遇見長安府太爺的小舅子李少爺,那李少爺對金哥一見鐘情,立刻遣人來求親。可金哥早已受了原任長安守備公子的聘定。張家欲退親,又忌憚守備不依,便謊稱已有人家。但李少爺執意要娶,張家實在兩難。誰料那守備聽聞此事,也不問青紅皂白,前來吵鬧,言說一個女子怎能許配多家,堅決不許退親,于是兩邊就打起官司來。張家急了,只得使人來求我。我想著如今長安節度使云老爺與府上相好,想求太太和老爺修書一封,讓云老爺與那守備說和,料想他不敢不從。若是此事能成,張家哪怕傾家蕩產來孝順,也是心甘情愿。”
鳳姐聽了,輕輕一笑,說道:“這事倒不算大,只是太太向來不管這些瑣事。”
老尼忙道:“太太不管,奶奶您自是可以主張的。”
鳳姐又笑了笑,說道:“我又不缺銀子使,也不愿攬這等閑事,你且莫要癡心妄想。”說罷,鳳姐沉默半晌,又喃喃道:“雖說如此,可張家既然已求到府里,如今若不管,張家那邊不說,倒顯得咱們府里連這點手段都沒有了。”
老尼見鳳姐言語間似有松動,趕忙趁熱打鐵:“奶奶圣明,這事兒若成,奶奶的威望在府里府外更是無人能及,且那張家的謝禮,怕也是極為豐厚的。”
鳳姐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后說道:“此事我還需斟酌斟酌,不可莽撞行事。這關系到幾方的體面,若是處理不當,恐惹來麻煩。”
老尼連連點頭:“奶奶說得是,只是這事兒著實緊急,還請奶奶盡快定奪。”
鳳姐輕哼一聲:“急也不在這一時半刻,我自會有計較。你且先退下,容我想想清楚。”
老尼雖心急如焚,卻也不敢再多言語,只得退下,只在一旁焦急地等待鳳姐的決定,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能讓鳳姐應下此事,好解那張家的燃眉之急,自己也能從中得些好處。而鳳姐坐在那里,心中思緒萬千,權衡著此事的利弊得失,深知一旦插手,便深陷其中,可若不管,又恐有損賈府威名與自己的顏面。
鳳姐聽了老尼所言,心中思索再三,片刻后緩緩開口道:“你素日是知曉我的脾性的,我從來不信什么鬼怪。這府里的事兒,平時只要我說要辦,便沒有辦不成的。可你讓我管這事兒,我又不好平白無故地受人錢財,這要是傳出去,豈不是給我自己埋下禍根。”
老尼一聽,頓時喜不自勝,忙不迭地說道:“還是奶奶心善吶,這等善事也只有奶奶肯出面。”
鳳姐擺了擺手,說道:“我可不像旁人那般只貪圖銀子,我且當作是為了這兩家的安寧,還有那無辜的女孩子。只是我這白管了閑事,也怕被牽扯進別人家的是非里去,落得個不好的名聲。”
老尼連忙點頭應道:“奶奶說的是,奶奶您如此菩薩心腸,這世上再難尋了。既然如此,那奶奶明日就開恩,去幫著說合說合吧,也好讓這事兒早日有個了結。”
鳳姐輕輕嘆了口氣,說道:“你瞧瞧我這整日忙得,府里上下哪一處能離得了我。不過我既已答應了你,自然會給你把這事兒了結干凈,你且莫要著急。”
老尼賠著笑,滿臉諂媚地說道:“這點子事兒若放在別人身上,怕是忙得暈頭轉向,不知所措了。可在奶奶這兒,就如同小菜一碟,便是再多些事兒也不夠奶奶辦的。怪不得太太見奶奶這般才情,越發把事情都推給奶奶了。只是奶奶也要多保重貴體才是,莫要太過勞累了。”
鳳姐嘴角微微上揚,顯然對老尼的奉承頗為受用,可她腦子依舊清醒,并未被這甜言蜜語沖昏了頭。她只是隨意地與老尼又攀談了幾句,言語間雖看似輕松,卻也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讓人不敢小覷。她深知這其中的利害關系,雖說心中已有了計較,但也明白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萬不可操之過急,以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