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有味覺了
- 人間打賞
- 多多龍
- 1575字
- 2024-11-19 20:59:33
我有味覺是在三十五歲以后
小時候家里什么都有,我爸工作的關系,家里不缺吃的,但也談不上多豐富,在部隊大院里生活的人平時買東西都去服務社,類似于社區商店的意思,但是不對外,也不用錢,拿票就行,小時候家里大門邊上掛著一堆各種票,油票、肉票、豆腐票、魚票、餅干票、奶粉票,啥票都有,花花綠綠的一摞,有時候我媽做飯,缺什么東西就喊:大龍,拿個豆腐票去服務社,撿塊豆腐。或者醬油啥的。我從那個摞子里頭找到對應的票,撕下來,到服務社給社員,然后就能領到相應的東西。我印象最深的是撿豆腐,上面還能滲出油花。后來服務社沒有了,我們再買東西都要去邊上的市場里買了,南市場是我寒暑假的時候經常會去的地方,那里有我愛吃的所有。
從小到大我不知道什么是味道,酸甜苦辣都不怎么敏感,也什么樣的味道都能吃的下去,或許是我以為我吃到了酸甜苦辣,但實際上并沒有。
三十五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去南市場買薩其馬。南市場里的薩其馬我從小就吃,而且只吃一家的,吃了三十年。芳姐做的薩其馬對于我來說是最好吃的東西,因為我愛吃薩其馬。
以前過年的時候走親戚,每個人手里都拎著兩盒糕點,里面裝的什么不知道,我媽也不讓我們隨便打開,因為她和我爸也要去給別人拜年,他們也要拿糕點過去。我小時候看著那一盒盒的糕點分外眼饞,我覺得那里面的東西一定很好吃,等我稍微長大一點,膽子也大了一些,時不時趁大人不在,偷摸的打開看,看里面都是什么東西,偷偷吃了幾盒之后,總結了經驗,那就是這些糕點里的薩其馬是最好吃的,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愛上了薩其馬。
芳姐剛在南市場開蛋糕攤子的時候我十歲上下,我估計那時候芳姐也就不到二十歲,蛋糕一出爐的時候香味滿街都是,但我不喜歡,我喜歡芳姐做的薩其馬,芳姐做的薩其馬是真材實料的,把面條炸過之后,掛上糖,她把糖掛很厚,吃起來很甜。
2015年我三十五歲,芳姐也沒多老,她還在南市場的攤子上,我帶著女兒去市場,邊走邊跟我女兒說:這就是爸爸小時候經常來的市場。正趕上芳姐做薩其馬,我買了一大塊,掰下來一點給我女兒吃,問他:好吃嗎。我女兒說:還行,就是太甜了。
我女兒是有味覺的,我也掰了一塊,真甜。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薩其馬真甜。
以前我練過體育,學過美術,直到工作的時候,多數時間里都是匆匆而過,沒有品味這一說,更多的時候都是吃飽了就行,上學的時候也沒有粗茶淡飯,工作的時候也經常大魚大肉,不知道苦,也不清楚甜,我覺得這些都很平常,他就是我生命里必然的經過。直到我必須面對艱難,我才吃出了薩其馬的甜。我回想了一下,芳姐做的薩其馬確實太甜了,那時候生活也太甜了。
我爸也沒有好好品味過滋味,他也很忙,一直忙到死。他應酬多,經常喝酒,而且他不善酒量,喝不多就醉了,有時候回家的時候迷迷糊糊的。1990年春節,他又在單位值班,我們和媽媽一起在家過春節,我爸說過了十二點就回家,我媽和我們都在家里等著我爸回來,可他回來的時候已經喝醉了,我媽很生氣,沒讓我爸進屋,我爸坐在大門的門房里的凳子上睡著了。第二天早上,我起床看見他還坐在們房里,我去扶他進屋,我媽也來扶我爸,他清醒了,從兜里掏出來一個塑料袋,里面是一只一巴掌大的蝦,我爸說:昨天晚上會餐的時候一人一個,我沒吃,裝回來,給大龍嘗嘗對蝦。
那只蝦上面裹滿了番茄醬,酸酸甜甜的。
我姥爺家是錦州人,每年秋天都要曬螃蟹,都曬干了之后,把蟹肉取下來,一直很大的螃蟹也沒有多少蟹肉,每年表舅來看我姥爺的時候都會帶一些過來,用報紙包了,一坨一坨的。有蟹肉的時候,我姥就用蟹肉加上黃瓜片做湯,味道很鮮美,我覺得蟹肉直接吃肯定更好吃,我姥爺就讓我直接吃,每當這時候我姥就會說:這不吃瞎了么。我姥爺就在邊上笑笑說:大龍愛吃。然后他再打電話讓老家多寄些蟹肉。
我吃過很多東西,卻感受不到味道,如今卻從一塊薩其馬開始,我品味到了各種滋味。酸甜苦辣,看似平常,能夠感受這些,這也是生活給我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