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殺鐘確認尾隨敖奕塵一道而來的人全部被解決掉后,敖奕塵與李煥臣乘著東宮的轎子去往了世情院。
敖奕塵的銀色面具就留在了東宮,相比于帶在身上,東宮勉強還能算得上安全。
世情院眾人已經許久未見敖奕塵,經此一別,再見更是想念非常。
明夜滿眼深情的望著,大業未成,敖奕塵不敢有絲毫的分心,只能低著頭閃躲。
聽聞奕塵院長回到世情院,百姓們紛紛來到了世情院,將此地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京都城,世情院。
當著百姓們的面,李煥臣不止一次的提及三和會在京都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何其罪惡,何其令人發指。
敖奕塵接過話,對著三和會就是一連串的批評,所說的話幾乎與罵街無異。
感覺火候差不多了,李煥臣走上臺前,聲稱奕塵院長舟車勞頓,甚是辛苦,還需要一些時日恢復,近幾日,世情院就由明夜主執代為管理。
敖奕塵并無反駁的意味,就在明夜迷茫之際,敖奕塵便坐著東宮的轎子離開了。
等到明夜再反應過來想要尋找敖奕塵的時候,早就不見了蹤影。
京都城,浮夢閣。
最先傳來消息的是閣中管家,據了解,此人是四大長老之一的親信,只不過是一個貪圖享樂之輩,成不了什么大氣候,敖奕塵也從未想重用。
“總督,世情院敖奕塵剛剛歸京,便與李煥臣同臺唱戲,對我大雍三和出言不遜,用詞程度簡直難以忍受。”
“哦?果真如此?”
管家仍舊低著頭,仿佛受了好大的委屈。
“那便毀了世情院,多么簡單的道理。”
敖奕塵上套的速度比他想的要快些,高興過了頭的他流露出的情緒已經有些得意忘形。
尹樂涵在此刻來到了房間,聽完敖奕塵的想法,當即建議召集大雍盡數三和,準備圍攻世情院。
敖奕塵提出此事急不得,務必要從長計議,管家卻有些焦急難忍。
“總督,大雍三和從未受過此等屈辱,屬下認為刻不容緩,當即組建隊伍攻打世情院才是正道。”
“你是不是有些太拿自己當回事了?”
管家縮了回去,眼中還殘留著幾滴激動的淚珠。
尹樂涵坐到敖奕塵的身側,說道:“哥,不如就趁這個時候,召集天下,也能一展威名。”
敖奕塵指著管家,讓他去召集其余四城全部三和會的人,三日之后京都集合,蕩平世情院。
管家心懷鬼胎,這是敖奕塵和尹樂涵都心知肚明的事,但至于他究竟想要弄出多大的動靜,還真是猜不完全。
敖奕塵暗中觀察興奮異常的管家,忙前忙后,不辭辛苦。
而在東宮那邊,太子殿下早就準備好調動白虎衛出兵,確保能夠將三和會一網打盡。
敖奕塵感受得到管家一心想反,所以自打他接替之后,管家從未真心實意為他做過什么事。
“管家,這件事就交給你,你先退下吧。”
“好的,總督。”
次日。
大雍三和令,一呼百應。
陸續好多三和會的人來到了京都城,他們并不急著去往浮夢閣,而是各自有落腳的驛站。
尹樂涵對于這種類似于圍獵的捕殺方式仍有不忍,在敖奕塵的周圍繞了好幾圈。
“月兒,可是有什么事?”
擔憂隔墻有耳,嘴上說著沒有,卻用筆在紙上寫下了。
敖奕塵拿起墨痕仍未干的紙,上面清晰的寫著這樣一句話。
“圍獵,是否太過殘忍,倘若有求生欲也沒有求生之路。”
敖奕塵拾起筆,在同樣的一張紙上寫道:“能參與圍獵的人,沒有對這個國家有所眷戀,死,不足惜。”
尹樂涵看出了敖奕塵做成這件事的堅定信念,也在這一句話中看懂了緣由。
大雍三和令,如果事情順利的話,這應該就是最后一次發了。
敖奕塵坐上總督之位也不過寥寥數日,說到底,還有些沒太過癮。
管家興奮的有些太過明顯,浮夢閣內的人也都感覺出他的異常,他只是用大戰前的激動來掩飾自己的野心。
深夜。
敖奕塵命令管家,子時在浮夢閣外,五蓮山腳下聚集三和會眾人。
管家連聲應下,抓緊去落實這件事。
五蓮山在京都是一個鮮有人煙的隱秘之處,流傳著無數恐怖的傳說,當然,這都是京都三和的手筆。
人潮涌動,京都衛軍卻都視而不見。
篡位心切的管家,全然顧不上這些值得讓人懷疑的細節。
敖奕塵站在稍高的地方,看著下面黑壓壓的一片,尹樂涵站在他的左側。
幸好有銀色面具遮擋住她的雙眸,才沒讓不經意的憐意傾瀉而出。
“諸位,世情院、敖奕塵多次逼迫我大雍三和,今日聚集各位仁人志士,誓要踏平世情院,在所不辭。”
眾人高呼“三和”,聲音響徹天地。
在他們未曾注意的角落,白虎衛聯合駐京都玄武衛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
卯時,大批偽裝成百姓的三和會人士將世情院團團圍住。
敖奕塵站在最前方,手持銀色長槍,強力敲擊世情院的大門。
打開門的人正是祿波,這也是敖奕塵此前安排的。
敖奕塵沒有等到祿波開口說話,一掌將他擊飛,大約飛出去了十余米遠。
世情院并未設防,敖奕塵率眾人沖了進去。
太子殿下、明夜、祿波全都在此等候多時了。
“我乃大雍三和,今日將踏平世情院,來路盡數封鎖,快讓敖奕塵速速受死!”
話音剛落,眾人高呼。
李煥臣面不改色,安然不動的看著面前這些人。
眾目睽睽之下,管家竟如同走狗一般,卑躬屈膝地走到了李煥臣的面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院長大人,小的一心向官,無奈三和困我良久,今日投誠,天地可鑒。”
三和會眾人紛紛唾棄,更有少數人對管家破口大罵。
李煥臣并沒有預料到還會有這個插曲,也是感覺到十分離譜。
“這位,你拜錯人了,我可不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