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羽負(fù)氣游大荒,石柷慷慨述六合
- 神山龍主心
- 風(fēng)七七七
- 2000字
- 2024-11-15 07:41:15
詩曰:
滿目江紅淚萬斤,
三人月影飲無心。
秦淮暮暮寒煙冷,
雁蕩簾簾霽月冰。
稻浪菱歌金雀巧,
霜林幻舞燕兒輕。
將軍壯志三千里,
一劍山河萬古吟。
上文說到乜白隨后趕到,見小弟前羽荒廢時光,亂學(xué)亂作的淫詞艷句,心中大怒。
“乜家三世忠君愛國之門,怎會教出汝這種紈绔子弟。枉費我多年辛苦?!?
“汝可對得起自己?”
乜白不容分說,只是一頓怒斥。
前羽本就年少,心性又高,見如今兄長如此責(zé)罵,也不敢多言,遂負(fù)氣摔門而去。
離了神山,竟不知去往何處。也不顧家中,只一心游山玩水。
真真山青水秀演大荒,紅花綠玉著六合。
其實第一次離家,前羽內(nèi)心深處還是有一絲惶恐。只管低頭不語,隨意游玩。
行不多時,只見前面有座山莊,莊下有顆高大的杏兒樹,杏樹兩旁滿滿一欄掛花。
遠(yuǎn)遠(yuǎn)望去,杏簾旌旗,兩間草屋,簾上有書四個大字:
酒桂仙香。
前羽自言:“呵呵,有趣。也不知是真酒掛還是真酒貴。酒貴也就算了,如何又敢叫仙香,真真大言不慚,想必為了欺瞞山野村夫,換取銀錢罷了。”
一路顛簸,前羽心情本就不悅,看到這旌旗便也好奇,只是早就饑腸轆轆,也就顧不了那許多。只管大步行來。
“老板,可有好酒好肉?快快上來。”
言不多時迎面便走來一個青年掌柜,看上去大概三十歲左右,長發(fā)紅妝,雙眸炯炯,微微笑道:
“公子想要吃些什么?牛肉、羊肉,稻酒、桂酒。”
“各自先來一盤,酒各要一壺?!?
前羽說道。不過一會兒功夫,酒保便端上酒肉。復(fù)又問酒保借來紙筆。
前羽獨自飲著,雖有美酒佳肴,心中只覺無趣。
話說大荒神山六合分治,神山之外,還有著六合六山。哪六山?便是菡山、蓬山、菱山、荇山、峨山、雁山。
此處便是菡山。此村坐落神山菡山交界之地,風(fēng)景與別處倒是不同。
兩兩青山相望,茫茫碧草銜江。一眼望去,稻花漫漫,鶯燕高歌。
村上有著一戶石姓人家,耕地收稻為食,祖輩崇尚道法。家中育有一子,名叫石柷。雖是平民之家,歷來自給自足,不理外界紛擾,卻也十分得意。
這石柷年紀(jì)不過二五,雖是平民,年紀(jì)輕輕。但他自幼喜歌愛武,文武略通。只因家中向來崇尚道法,今日正是前往蓬山上香之日。
只說這六合六山,便是神山天變那年分裂而來。
蓬山深處神山六合之內(nèi),乃是一座道法荒山,坐落與野郊百里開外。
石柷正往蓬山而來。只見他信步款款,不過日昳二刻,便走到山前。山下有座道庵,周圍山環(huán)水旋、茂林深竹。
水林之處,隱隱現(xiàn)出一座廟宇,門巷傾頹,墻垣朽敗。庵門之上,題有“壹心庵”三字,庵門兩旁又有一副舊破的對聯(lián),書曰:
誤入江湖一心搖,歸來清寧庵前妙。
對聯(lián)雖破舊不堪,但歷經(jīng)滄桑,卻也可見。
庵內(nèi)有一老道,人稱“青牛子”。不知年紀(jì),兩鬢斑白,既聾又啞,齒落舌鈍。
石柷也并非第一次才來,各種規(guī)矩,如何行事,自然知道。只見他步入庵內(nèi),真巧碰上老道,一面施手行李,一面跟隨老道來至龕神面前。
老道香火紙錢早已準(zhǔn)備妥當(dāng)。手拿三支遞與石柷。石柷點香跪拜,正欲起身之時,卻不見了老道。
石柷也不多作停留。禮畢便走出庵去。
本來出門較晚,也沒用過午飯,這時腹內(nèi)早已空空。
石柷心里尋思,偶然記起庵外五里,有一酒莊。便朝著大路去了。
:
桂花酒,誰解味。心昏昏,情煩亂。
身前身后功名,酒里酒外閑情。
少年游,意悠悠。濃云散,壯志酬。
山前山后花香,堂前堂后紅妝。
“寫得好!寫得好!”
石柷拍手稱贊。
前羽定睛一看,只見那人身著青衣,頭戴青巾。
“過獎了!酒后胡言。見笑,見笑?!?
前羽看他打扮普通,氣質(zhì)卻不凡。
“相逢不如偶遇,某欲請兄共飲,不知意下如何?”
前羽說道。
“多有打擾。公子美意,弟又怎敢推脫。”
言罷,前羽又問酒保叫來酒肉。二人先干過一杯。
“請問兄長貴姓,如何稱呼。”
“在下姓石,名柷,六合菡國人士。村野一匹夫?!?
“不知公子高名。”
“某名乜前羽,叫我前羽就是。”
一番交流,兩人都覺彼方豪爽,情投意合,又互敬一杯。
前羽問道“兄長可知如今六合可有甚新聞否?”
“荒野匹夫,又怎知天下大事。”
石柷答道。
“兄長何必自謙,望不吝賜教?!?
前羽誠意滿滿,只見石柷說道:
“自大荒一統(tǒng)以來,神州安寧,百姓富足,然本是一家。怎料天時有變,神山六合六山分離,各自為政。
菡、蓬、菱山、荇、峨、雁山雖處小山,六山六主雖無暴政。且不聞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常態(tài)。如今分崩離析五百余年,吾料不久必將歸于一統(tǒng)。
聽聞神山山主走月,出生便有異象,且不說其文治武功,神山本就是昔日天下之主。今神山富足,一統(tǒng)乃是民心所向。
如今神山六合分崩,若再受天災(zāi)神罰,大荒百姓又將如何?”
石柷說道。前羽聽聞,已知其非泛泛之輩。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寥寥數(shù)語,已見其見識并非等閑。
又虛心請教道,:
“某正是神山乜族幼子。聞兄如此說來,便知兄長志向不凡。但如今小弟愚鈍,亦不知何去何從,還請兄長教我?兄長見識非凡,不知可愿一同前往神山,扶助我主?
若大荒一統(tǒng),豈不名垂青史!”
石柷聽聞笑道:
“石家歷代無心功名,只在乎山水之間,一心求道。何況天道自有安排?!?
前羽正欲言語,早有一人大聲打斷。……
究竟何人?且看后文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