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王父王母趕集歸來。王母肖中燕臉上掛滿了笑容,王亦見狀急忙詢問雞樅賣得咋樣,王母笑道:二十八一斤,兩百零一塊錢,七斤二兩!。
王亦也高興,半個月工資有了!還別信,現在才02年,雖說零六年以后日均工資能漲到七八十塊,但現在也才十幾二十塊,九幾年更甚,有的才幾塊錢。
因為王亦下午做了飯,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了晚飯。王亦心中怎么計劃搞錢!道先肯定搞中藥材,村里現在沒什么可以發家致富的項目,如果不快速地積攢錢,兩年后鎮上的地皮也是快速飛漲。三千一平的地基讓24年的王家里也望而生畏,王亦突然想到十幾年后某音上到處是各種小吃鹵煮的配方!他也做過賣鹵菜,但是十幾年后賣小吃的遍地開花,你沒有獨特的口味吸引不了別人。
有幾個配方王亦也特地去學過,口味雖然可以但是學的人多了也就沒有新意了!不過放在現在,那也算是獨特。王亦家所在是地處于貴省西南自治州,當地特有的小吃最具代表性的就屬于一種叫做卷粉(也叫剪粉)的米制食品,外表跟粵省的沙河粉很像,它的種類就像是結合了兩廣地區的腸粉跟河粉的特征!
既然現在有這種配方,他打算讓父母也搞這種小吃賣!街上賣卷粉的當地人做的粉都是半吊子水平!如果把隔壁縣獨家秘方辣椒紅油做出來,加上特制的卷粉,在鎮上還不是吊打。王亦也想過,配方的成本也不高,十幾塊錢綽綽有余,光嘴上是勸不動父母的,誰會去相信十歲小屁孩的話!
心動不如行動,王亦計劃著自己攢點私房錢,買原材料的錢就有了,做出來后讓父母償試后不就妥了嗎!
轉眼過了一個月,王亦在按部就班地上學時不忘在村周邊尋找各種中藥材,趁著周末趕集日去賣了百來塊錢!也把自己準備做紅油辣椒的材料買齊,按后世學到的方法做了出來,味道還挺不錯!因為做卷粉的工序復雜,沒有條件,只能從集市上買現有的做出了美味的龍縣紅油卷粉,讓家人特地地嘗了一下,得到了中肯的評價!
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商量了一下,老媽也是欣然同意。別問為什么不經老爸同意,問就是家里老媽獨大,老爸也只能附和著。
要做卷粉還得要買特有的大米,當地種的一種舊種水稻,不算雜交品種(算優),這種米做出來的粉具有糯米的糯性,也有香稻特有的香味。買了幾十斤來,王母按照王亦所教的方法按每一道工序做了一些出來,加上他特制的紅油和油炸黃豆,吃得妹妹滿嘴紅油都止不住她還想再吃一碗的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