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真的只是簡單的故事
- 別搞,我真不是文娛教父
- 喝酸奶會變白
- 2590字
- 2024-11-26 23:58:59
很快紀少華看起這篇名為《打火匣》的童話故事,文章很好找,因為封面的文章都是放在第一篇。
可看著看著,紀少華很快就皺起了眉頭。
這寫的什么玩意,實在是太三觀不正了,要是他,肯定不會給這樣的文章進入《文摘》,更別說作為封面了,這是他的下意識的想法。
不過當他想到這篇文章的批語是不單單是一篇童話故事后又決定再看一遍。
結果就是這再看一遍讓他有些心驚起來,隨即在看一遍。
紀少華也不愧為秦洲新生第一才子,天賦自然是極高。
一遍下來后他懂了為什么會說這不單單是一篇童話故事,這哪是給孩子看的童話故事啊,分明是一篇揭露人性的文章,屠龍者最終成龍。
帶著這樣的想法他又看了一遍,這次又看出了不一樣的感覺。
文中所寫的事跡不正是那個時代勞苦的民眾嗎。
一遍兩遍,每一遍都讓他越看越心驚。
他沒想到只是短短的一篇文章居然包含了這么層的信息。
“我不如他。”
紀少華呢喃了一聲,他此刻很好奇這篇文章到底是什么人所寫,莫非是哪位大家取了個馬甲寫的。
這種事情在文壇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有一些知名作家就喜歡到處穿馬甲發書。
這類作家的心里想法就是,你們喜歡我的文章不是因為我的名氣而是真的喜歡我的書。
只不過據他所知喜歡寫揭露暗喻人性以及社會的作家有不少,但是這類作家中可沒有擅長寫童話故事的。
準確的說放眼秦洲寫童話故事能寫成這樣的,在此之前他并沒有見過,這也是為什么秦洲實體文學出版社童話編輯部如此冷清的原因。
倒是歐洲那邊有幾位寫這種風格出名的作者,莫非是對方來到秦洲發文?
紀少華暗暗思索著,雖然說歐洲那邊文學十分鼎盛,但這樣來秦洲發書這無異于挑釁秦洲文壇,估計對方不敢這么做。
就在他思索的時候,看到眼前有不少顧客來到《文摘》的書柜前拿起書看了一會兒后就拿起書前去付賬。
他可以肯定對方看的肯定是第一篇的《打火匣》,然后就被打動去買了這本書,
這讓他有些茫然,什么時候我們秦洲讀者的文學素養都這么高了嗎?
他可是看了好幾遍才理出了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各層意思。
就在他思索的這段時間內,已經接連有不少顧客都買下了《文摘》。
反觀《秦報》那邊,雖然也有顧客拿起書看了一下,但隨后都放下了書。
倒是有一些人直接過來拿了一本看都沒看就去付錢,顯然對方就是奔著《秦報》而來的,是《秦報》的讀者。
就在此時,他看著一位約莫三十來歲的男人先是拿著《秦報》看了一下,似乎有點不滿意,然后來到《文摘》這邊拿起只是看了一會兒,就滿臉欣喜的拿起《文摘》準備去付錢。
他趕忙把對方攔下好奇的詢問起來:“這位老哥,我能好奇的問一下,你為什么會選擇買《文摘》,是因為看出了這篇《打火匣》的不一般嗎?”
聞言男人有些茫然的回道:“啊?什么不一般,我覺得這篇童話故事寫的很有意思啊,和當下那些王子公主格格類的童話故事都很不一樣,我家里有小孩,她看那些書都煩了,剛好我看這篇文章寫的很有意思就買了下來。”
“?”
紀少華有點懵,繼續問道:“你沒有看出文中所表達的隱喻嗎?”
“隱喻?什么隱喻,這不就是一篇童話故事嗎?寫的好看就行了,要什么隱喻。”
男人莫名其妙的看了紀少華一眼,拿著《文摘》前往柜臺付錢。
“寫的好看就行了。”
一句話,直接讓紀少華怔住了,隨后直接笑了起來。
“哈哈哈。”
紀少華這笑聲直接把同行的幾位同學給吸引了過來。
“少華,你怎么了,不就是上個《秦報》,不至于開心成這樣吧。”
“就是,沒必要這么開心吧。”
“我怎么感覺少華像范進中舉了一樣。”
“算了,就當做沒認識這個人吧。”
聽到這話,紀少華這才收斂了笑容,看向幾人道:“只是心有所感,我覺得我的第二篇三大刊文章馬上就要寫出來了。”
“吹牛。”
“呵呵。”
幾人只當做紀少華實在吹牛,紀少華現在已經快他們一步登上了三大刊,這要是紀少華已經第二次登上三大刊他們還一次都沒與登上三大刊,他們就要一頭撞死了。
“少華,你想到了什么。”其中一人問道。
“就在這篇童話故事當中。”
紀少華拿起這一期的《文摘》指了指封面道。
“童話故事?這還挺稀罕的。”
“這是新人寫的?”
幾人都是天資聰慧之人,剛剛紀少華看得出來的細節他們自然也看得出來,然后就是人手一本看起了文章。
“這些的什么玩意,簡直是三觀不正。”
“不能這么說,你看看這故事寫的,其實很有意思,屠龍者終成惡龍。”
“如果這個兵士變成了和國王一樣的人,那么最終的下場也會和老國王一樣。”
“寫的太妙了,你們看看這個故事情節......”
要不說文人都喜歡聚集一起討論文章,幾人只是看了兩遍就把文章中所寫的隱喻暗喻給討論分析了出來。
“寫的確實好,我承認我寫不出這樣的故事,但是你也寫不出來,所以感悟了什么?”
幾人看向紀少華問道,他們作為紀少華的同學,很清楚紀少華的水平,現在雖然比他們快了一步登上三大刊,但其實大家水平相差無幾。
“哈哈,你們發現沒有,《文摘》比《秦報》賣的更多。”紀少華回道。
“發現了,但這有什么好開心的。”
他們自然也注意到了《文摘》比《秦報》賣得好,但不清楚紀少華為什么會笑的這么開心,要是他們的文章收錄在《秦報》之中。看到《文摘》比《秦報》賣得好,早就心急如焚了。
“就是因為賣得好,所以我悟了,剛剛我問了一位買書的男子.....”
紀少華把剛剛所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
聽完之后幾人都是有些愕然:“只是一篇簡單的故事,賣得好?”
“對,就是賣得好,和我們之前上地方報不一樣,地方報相比較賣得好其實更看重文章以及作者名氣,所以我們之前只需要寫出自己所滿意的文章就行。”
“但是我們那點名氣對于三大刊來說并不算什么,而三大刊雖然是文學三大報刊,但歸根結底也是商業報刊,所以不單單要求文章之路寫得好有內涵,還有最簡單的一條,那就是故事簡單易懂,大眾能喜愛。”
“你們寫的文章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但卻偏偏大眾喜愛不起來,陶浩,你之前寫的那篇文章得到了所有老師的一致認可,甚至得到了李捷老師的夸贊,但依舊被三大刊拒稿了,懂是為什么了嗎?”
陶浩聽著哪還能不懂:“你是說我那篇文章寫的大眾看不懂,所以才被拒稿的。”
“對了。”紀少華點點頭。
幾人頓時恍然,原來不是他們的文章寫的不夠好,而是賣點不夠。
“好吧,算你厲害,不過嘛,我覺得我登上三大刊也不遠了。”
“我還有事,我就先走了。”
“我媽喊我回家吃飯了,我就先回去了。”
很快幾人人手一本《文摘》《秦報》拿著結完賬就離去。
紀少華見幾人離去笑了笑,看著《文摘》賣的這么好還是沒忍住嘆息了一聲,畢竟是第一次登上《秦報》,結果銷量被《文摘》比下去了,還是有些難受。
對于這篇故事的作者他也是無比的好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