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間的晨霧如同絲綢般流淌,將遠近的山巒裹挾在朦朧的意境里。天剛蒙蒙亮,老程就已經背著他的胡琴,踽踽獨行在通往縣城的山路上。六月的露水打濕了他灰藍色的布衫,在衣褶處暈開深色的痕跡,如同歲月在他皮膚上刻下的皺紋。
他姓程,村里人都尊稱他程師傅。那些懂行的人更愛叫他“老程匠“,因為在這方圓百里的山區里,再找不出第二個像他這樣的制琴師來。他不光會修琴,還能從一塊普通的木料中,雕琢出音色純正的好琴來。
今年他七十三歲了,眼睛早已昏花,手也不似從前那般穩。但只要說到琴,那雙渾濁的眼睛就仿佛能透出光來。此刻,他的背簍里正躺著一把斷了弦的二胡,那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
三年前,他用一塊百年棗木做琴身,精挑細選的蟒皮做音箱,整整耗費三年工夫才完成。這把琴原本屬于縣里戲班子的李班主,專門用來演奏大戲。前些日子琴弦斷了,李班主特意派人送來請他修理。
“程師傅,這把琴若是修好了,我家班主說重重謝您。“送琴來的后生滿臉懇切地說。
老程擺擺手,沾滿老繭的手掌在空氣中劃出一道溫和的弧度:“不用謝,修琴是我的本分。“說這話時,他的目光落在那把斷了弦的二胡上,仿佛在看一個受傷的故人。
清晨的山路上只有他一個人。腳下是他走了大半輩子的石板路,每一塊青石板都仿佛刻著他的記憶。即便眼睛再花,他也能憑著腳底的觸感認得路。這些年,他眼見著鄉親們紛紛搬到縣城去,連帶著聽戲的人也越來越少。可他始終放不下這門手藝,總覺得每一把琴都是一個生命,都寄托著某個人的夢想。
山風裹挾著露水的清涼拂過他的臉龐,帶來遠處杜鵑的啼鳴。老程停下腳步,仔細辨認那啼聲的來處。這是他年輕時養成的習慣,常年和琴打交道的人,對聲音總是格外敏感。
“咳——“他輕輕咳嗽了一聲,握著拐杖的手不自覺地緊了緊。
這一年來,他越發感覺力不從心。不僅眼睛更加模糊,連手也時常不聽使喚地顫抖。可他知道,自己還不能停下。因為在這個山村里,還有一個人在等他教授制琴的手藝。
那是他的關門弟子,一個叫小晨的年輕人。
天邊漸漸泛起魚肚白,山野間的霧氣緩緩消散。老程踏著早露,一步步朝縣城走去。每邁出一步,背簍里的二胡便輕輕晃動一下,發出細微的“咚咚“聲,仿佛某種生命的脈動。
想起小晨,老程的眼角不自覺地柔和了幾分。那孩子是去年冬天來找他學藝的,說是看了一場昆曲演出后,對制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起初老程并不愿收徒,他見過太多半途而廢的人。可那孩子跪在他家門口整整跪了三天三夜,直到他松口才站起來。
“師傅,我知道現在聽戲的人少了,可是這門手藝不能丟啊。“小晨的眼睛里閃著執著的光芒,“我爺爺生前就說,咱們祖祖輩輩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山里的每一根草、每一棵樹都有它的聲音。制琴的人,就是要把這些聲音收集起來,讓它們永遠流傳下去。“
這番話打動了老程。他從小晨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那時的他,也是帶著這樣的赤誠與熱愛,拜在師父門下學藝。
“叮——“一聲清脆的琴弦斷裂聲在記憶深處響起。老程的腳步頓了頓,抬手抹了抹額頭的汗水。那是他第一次修琴時的情景。因為手法不夠純熟,不僅沒修好琴弦,反而把整個琴頭都弄壞了。師父沒有責罵他,只是說了一句:“琴如人心,太急躁了反而容易出錯。“
現在想來,那句話不僅是在說修琴,更是在說做人。
拐過一道山彎,前方的視野豁然開朗。遠處的縣城在朝陽中若隱若現,房屋的輪廓模糊得像一幅水墨畫。老程知道,李班主一定已經等急了。這把琴對戲班子來說極為重要,下個月就要用它演出《牡丹亭》。
可就在這時,一陣劇烈的咳嗽突然襲來。老程不得不扶著路邊的欄桿彎下腰,整個人劇烈地顫抖著。等咳嗽平息,他攤開手掌,掌心赫然有幾點暗紅。
“看來,時間真的不多了。“老程望著遠方喃喃自語。去年秋天,縣醫院的大夫就說他的肺出了問題,讓他好好休養。可他又怎么能休得下來?小晨的技藝還未純熟,李班主的琴還等著修,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個未完成的心愿。
那個未完成的心愿,藏在老程的木匠鋪里,一個上了鎖的老柜子深處。那是一份圖紙,畫的是一把他構想了大半輩子的琴。這把琴如果能做成,或許能讓山野間的風聲、溪水的潺潺、飛鳥的啼鳴都融入其中。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材料。
老程抹去嘴角的血跡,繼續向前走。太陽已經升得老高,穿透云層灑下斑駁的光影。前方不遠處就是李家戲班子的院子,隱約能聽見有人在練功的吆喝聲。
“程師傅來啦!“眼尖的后生遠遠看見他,連忙跑過來接他背上的簍子。“您老慢些走,小心臺階。“
院子里飄來陣陣熟悉的脂粉香。幾個青衣花旦正在廊下描眉畫眼,見了老程都起身行禮:“程師傅好。“老程朝她們點點頭,那些年輕的面龐讓他想起了什么。
“老程,你總算來了。“李班主從正屋里迎出來,頭發已經花白,卻依然精神矍鑠。“這把琴可是關系到下月的大戲,你要好好修啊。“
“放心吧,我曉得輕重。“老程輕輕撫摸著那把斷了弦的二胡,目光溫柔得像在看自己的孩子。
屋里點著一盞老式油燈,昏黃的光線剛好夠看清琴上的細節。老程小心翼翼地檢查著每一處。這把琴用的是上等蟒皮,年代久遠后反而更顯韻味。只是琴頸處有一道細小的裂紋,若不仔細很難發現。
“原來如此。“老程嘆了口氣,“不是琴弦的問題,是琴頸傷了。“
李班主皺眉:“能修好嗎?“
“能。不過得把琴頸拆開,重新鑲嵌。要三天時間。“
“三天?“李班主急了,“下星期就要彩排了啊。“
老程抬起渾濁的眼睛:“你要信得過我,就給我三天。要是信不過,現在就可以另請高明。“
李班主語塞。他當然信得過老程,這些年但凡是老程修過的琴,無一不是精品。
“那...就麻煩程師傅了。“最終他還是點了點頭,“您老要不要在我這兒住下?免得來回奔波。“
老程搖頭:“不了,我還有個徒弟要教。再說...“他沒有說完,但眼神飄向了遠處的山巒。那個木匠鋪是他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臨死前,他想把更多時間花在那里。
回程的路上,山風漸漸大了。老程的腳步卻輕快了許多,仿佛身上的病痛都被拋在了腦后。他記得小晨昨天說要磨一整天的漆,現在也該完工了。那孩子雖然性子急,但做事踏實,很像年輕時的自己。
轉過山坳時,遠遠地就聽見木匠鋪里傳來細微的琴聲。那是一首《梁祝》,音色還略顯生澀,但已經能聽出幾分韻味了。老程停下腳步,靜靜地聽著。這是他教給小晨的第一首曲子,當年他的師父也是用這首曲子教他的。
琴聲戛然而止,小晨從木匠鋪里跑出來。二十出頭的年紀,穿著一件沾滿木屑的灰布褂子,臉上還帶著些許稚氣。
“師父,您回來了!“他從老程手中接過背簍,又攙扶著老人走進屋里。“我今天按您說的,把那塊桐木磨了整整一天。您瞧,手都磨起泡了。“他撩起袖子,露出滿是水泡的手掌,一臉邀功的表情。
老程卻皺起眉頭:“笨孩子,你這是在糟蹋木料。“他拿起那塊被磨得锃亮的桐木,手指輕輕撫過木料表面。“磨漆不是光靠力氣,要用心去感受每一道紋理,就像在撫摸一個孩子。太用力,反而會傷了木頭的性子。“
小晨訕訕地低下頭:“師父,我就是想快點學會...您看這木料都磨壞了,我重新來過。“
“不用重來。“老程的聲音忽然柔和下來,“這塊木料雖然磨得不夠好,但它會記住你今天的心意。將來做成琴的時候,這份執著也會化作琴音的一部分。“
屋外的暮色漸漸深了,老程點起一盞煤油燈。昏黃的燈光下,滿屋子的木料、工具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角落里堆放著幾十年來積攢的木材,每一塊都是他踏遍山野精心挑選的。
“師父,您今天去縣里,李班主的琴修好了嗎?“小晨一邊收拾工具,一邊問道。
“還要三天。“老程走到柜子前,取出一卷圖紙,“你來看看這個。“
泛黃的宣紙上畫著一把二胡的設計圖,筆觸細膩,每個細節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這是老程畢生的心血,一把能容納山野間所有聲音的琴。
“這把琴如果能做成,或許就能讓人聽見山里的風聲、溪水聲,還有飛鳥的啼鳴。“老程的聲音里帶著向往,“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木料。“
小晨仔細端詳著圖紙:“師父,這琴身的構造好特別。您是怎么想到的?“
老程的思緒又回到了五十年前。那時他剛開始跟師父學藝,常常一個人在山里轉悠,聽各種聲音。有一次,他發現山谷中的回音特別動聽,就琢磨著是不是能把這種效果做到琴里去。
“這些年,我一直在找一種特殊的木料。“老程指著圖紙上的某處,“要百年以上的老楓木,而且必須是生長在懸崖上的。那種木料經過風雨的洗禮,紋理會特別通透。“
“懸崖上的百年楓木?“小晨眼睛一亮,“師父,我知道哪里有!后山有塊懸崖,上面就長著幾棵老楓樹。去年我去采蘑菇的時候看見的。“
老程的手微微顫抖起來:“當真?“
“騙您做什么。不過那地方很危險,您可去不得。“
老程沉默了。他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實不適合去那種地方。可是,眼看著生命將盡,這最后的心愿卻近在咫尺...
“師父?“小晨見老人半天不說話,有些擔心。
“沒事。“老程回過神來,把圖紙小心地收好,“時候不早了,你該回去了。明天早點來,我教你修琴的手藝。“
送走小晨后,老程獨自坐在燈下,久久地凝視著那把斷弦的二胡。屋外蛐蛐兒叫得正歡,夜風輕輕拂過檐角的風鈴,發出清脆的響聲。
那天夜里,老程睡得很不安穩。他夢見自己站在懸崖邊上,面前就是那株百年楓木。樹干如同盤龍般扭曲著生長,每一道年輪都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可就在他要觸碰到的時候,一陣劇烈的咳嗽驚醒了他。
窗外已經泛起了魚肚白。老程摸索著坐起來,胸口還在隱隱作痛。他知道,這是病情又加重了。可現在不是示弱的時候,李班主的琴還等著修,更重要的是...他看向那個上了鎖的柜子,嘆了口氣。
“師父!師父!“小晨的聲音從外面傳來,比平常來得要早。
老程慢慢挪到門口,還沒開門就聽見小晨急切的聲音:“師父,您快看我發現了什么!“
門一開,一截表皮斑駁的老木頭伸到了老程面前。木頭只有小臂長短,但那特殊的紋理讓老程的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這是...“
“是楓木!“小晨興奮地說,“我天沒亮就去后山了,在懸崖下找到的。肯定是從上面掉下來的,您摸摸看,這紋路多好啊!“
老程的手指輕輕撫過木料表面。確實是楓木,而且年份很足。經過風雨侵蝕的木質特別松軟,正適合做琴。但他隨即板起臉來:“你自己跑去懸崖那邊了?多危險!“
“我小心著呢。“小晨不以為意,“您看這木頭行不行?要是行,我這就去把整根弄下來。那上面還有不少呢!“
“不行!“老程的語氣前所未有的嚴厲,“那地方太危險。再說,斷枝做不了琴,得是活木。“
“可是...“
“沒什么可是的。“老程轉身進屋,聲音里透著疲憊,“今天先幫我修李班主的琴吧。“
小晨還想說什么,但看見師父彎曲的背影,終究沒有出聲。自從上次在縣醫院檢查后,師父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總覺得師父在瞞著他什么,可又不知道該怎么問。
破曉的陽光從窗欞間漏進來,照在那把斷弦的二胡上。老程輕輕撫摸著琴頸處的裂紋,仿佛在撫摸一個老朋友的傷口。
“看好了,“老程的聲音恢復了往日的溫和,“修琴最重要的不是手藝,而是心意。你得把它當成一個生命來對待。“
小晨點點頭,湊近了看。只見師父先用細砂紙輕輕打磨裂紋周圍,動作輕柔得像在給嬰兒擦臉。等表面的漆層褪去,裂紋的全貌才顯現出來。
“你發現什么了嗎?“老程問。
小晨仔細端詳:“這裂紋...好像不是最近才有的?“
“不錯。“老程贊許地點頭,“這是道老傷。十年前我就發現了,但那時候還不礙事。這些年,裂紋一直在慢慢擴大。就像人老了會生病一樣,琴也會老,會生病。“
說著,他從工具箱里取出一包特制的木粉,是用上等檀木磨成的。又調配了一種獨特配方的膠水,開始細細地填補裂縫。
“師父,您這膠水...“
“這是我師父傳下來的配方。“老程一邊干活一邊說,“普通膠水遇水會化,只有這種才能真正和木頭長在一起。“
陽光漸漸強烈起來,照得滿屋子都金燦燦的。老程的動作很慢,但每一下都準確無誤。小晨在一旁看得入神,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大半天。
“好了,“老程直起腰,眼中閃著滿意的光芒,“明天等膠水干透,就可以上漆了。“
“師父,您真厲害!“小晨由衷地贊嘆。這時他注意到老程的衣襟上有幾點暗紅色的痕跡,心里一驚:“師父,您又咳血了?“
老程擺擺手,想掩飾過去,但一陣劇烈的咳嗽還是暴露了他的虛弱。小晨連忙扶他坐下,倒了杯熱茶遞過去。
“師父,您到底是怎么了?“小晨的聲音里帶著哽咽,“您得去醫院看看啊!“
老程緩緩喝了口茶,抬頭看著滿屋子的木料和工具。夕陽的余暉透過窗欞灑進來,給每樣東西都鍍上了一層金邊。這些年,他從這些普通的木料中雕琢出一把又一把琴來,每一把都承載著某個人的夢想。
“我的病我清楚,“老程終于開口,聲音平靜得出奇,“醫生說最多還有兩個月。“
“什么?“小晨一下子站起來,“不,不會的...您一定是聽錯了...“
“我沒聽錯。“老程的目光落在那個上鎖的柜子上,“所以,我想在走之前,完成最后一件事。“
屋子里陷入了沉默。遠處傳來幾聲烏鴉的叫聲,襯得這份沉默更加厚重。小晨呆呆地站著,眼淚無聲地流下來。他這才明白,為什么最近師父總是特別著急地教他各種技藝,為什么會把那張珍藏的圖紙拿給他看。
“那副圖紙上的琴,是您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吧?“小晨突然問。
老程點點頭:“四十年前,我在山里聽見了一種奇特的聲音。風吹過山谷,跟溪水、鳥鳴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特別的韻律。從那時起,我就想做一把能容納這些聲音的琴。“
“所以您一直在找那種特殊的木料?“
“是啊。普通的木料承載不了那么多聲音。必須是經過風雨洗禮的懸崖楓木,它的每一道年輪里都藏著大自然的聲音。“老程的眼神變得深邃,“可惜,我怕是等不到了。“
“不!“小晨猛地跪下來,“師父,我去給您找木料!讓我去后山那塊懸崖上...“
“不行!“老程厲聲打斷他,“那太危險了。而且...“他忽然咳嗽起來,聲音里帶著血腥氣。
小晨扶著師父躺下,看著那張被病痛折磨的臉,心如刀絞。這個教了他那么多的老人,現在卻連說話的力氣都快沒有了。
夜幕降臨,老程昏昏沉沉地睡去。小晨坐在一旁,看著月光從窗外灑進來,照在那把正在修復的二胡上。琴頸的裂紋已經被填補好,就像是愈合的傷口。
他悄悄起身,從柜子里取出那張圖紙。月光下,每一個細節都那么清晰。這不僅是一把琴的設計圖,更是師父畢生的追求。如果能在師父走之前,讓他看到這把琴完成...
想到這里,小晨的眼神變得堅定。他輕手輕腳地收拾了一些工具,又看了看熟睡的師父,轉身走進了夜色中。
月亮高懸,給群山披上一層銀紗。小晨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通往后山的小路上。他知道自己在賭命,可是為了完成師父的心愿,這個險值得冒。
后山的懸崖在月光下顯得格外陡峭。小晨手腳并用地往上攀爬,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崖壁上零星長著一些灌木,他就靠這些植物作為著力點。月光被云層遮住了大半,只剩下微弱的光線指引方向。
“師父,您等著我。“小晨咬緊牙關,繼續向上爬。背上的工具叮當作響,繩子和斧頭撞在一起的聲音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
爬到一半時,他找到了一處較為平整的巖架,在上面稍作休息。抬頭望去,那株百年楓木就在頭頂不遠處。月光透過樹冠灑下來,在巖壁上投下斑駁的影子。樹干確實如同盤龍般扭曲,每一道褶皺都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就在這時,一陣山風呼嘯而過。樹葉嘩嘩作響,與遠處的溪水聲、夜鳥的啼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奇特的韻律。小晨突然明白了師父所說的“大自然的聲音“是什么。
“原來如此...“他喃喃自語,“難怪師父說只有這種木料才行。“
正要繼續往上爬,忽然一塊松動的巖石從腳下滑落。小晨趕緊抓住一旁的藤蔓,但那藤蔓也開始松動。就在千鈞一發之際,他猛地扯住另一根樹根,整個人貼在崖壁上,心跳如鼓。
腳下的巖石一路滾落,在寂靜的山谷中激起一串回音。小晨大口喘著氣,后背已經被冷汗浸透。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
“不能放棄...“他深吸一口氣,繼續向上攀爬。每一步都更加謹慎,每一個著力點都反復確認。
終于,他摸到了那株楓木的根部。月亮這時也從云層中鉆出來,將整棵樹照得清晰可見。樹干上的紋理比想象中還要細密,透著一種古樸的氣息。
小晨仔細檢查著樹干,尋找最適合做琴的部分。師父說過,制琴用的木料必須要有穩定的紋理,而且要足夠密實。他輕輕敲打樹干的不同部位,聽聲音判斷木質的好壞。
突然,一聲清脆的回響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靠近樹根的一段,形狀恰好適合做琴身。更重要的是,這部分的木質似乎特別好,敲擊時的聲音特別通透。
“就是這里了。“小晨取下背上的工具,開始小心地鋸割。月光下,鋸齒反射著寒光,切割的聲音在山谷中回蕩。
與此同時,木匠鋪里的老程卻睡得很不安穩。他夢見自己站在這株楓木下,聽著風聲、水聲、鳥聲交織在一起。可突然間,一聲巨響打破了這份寧靜。他猛地驚醒,發現屋外下起了雨。
“不好!“老程掙扎著坐起來,這才發現小晨不見了。工具箱也空了大半,他立刻明白發生了什么。
“這孩子...“老程的心一下子揪緊了。后山的懸崖本來就危險,現在又下起了雨...
他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想要去找小晨。可剛走到門口,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喉嚨里泛起腥甜,他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到了極限。
雨越下越大,敲打在屋頂的聲音如同催命的符咒。老程扶著墻壁,目光落在那把正在修復的二胡上。琴頸的裂縫已經愈合,卻還沒來得及上漆。
“天啊,“他喃喃自語,“保佑那孩子平安...“
雨越下越大,閃電撕裂夜空,照亮了整個山谷。小晨的處境越發危險,濕滑的巖壁讓他幾乎無法站穩。但他還在堅持著切割那段楓木,雙手已經被粗糙的樹皮磨出了血。
“快了,就快了...“他喃喃自語,雨水順著臉頰流下來,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
突然,一道閃電劈在不遠處的山崖上。巨大的聲響讓整個懸崖都在震動,小晨感覺腳下的巖石開始松動。危急時刻,他本能地抱住了那段已經切割了大半的楓木。
“師父,對不起...“在往下墜落的瞬間,他腦海中閃過師父蒼老的面容。
就在這時,一股力量拉住了他。是纏在腰間的安全繩勾住了一塊突出的巖石。小晨在半空中搖晃,那段珍貴的楓木還緊緊抱在懷里。
雨聲中,突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小晨!小晨!“
是師父!
老程拄著拐杖,冒著大雨艱難地沿著山路往上走。他的咳嗽聲斷斷續續地傳來,在雨聲中顯得格外刺耳。
“師父!我在這兒!“小晨聲嘶力竭地喊著,“您別上來!太危險了!“
可老程還是一步步地往上爬。他的衣服已經全部濕透,白發貼在額頭上,但那雙渾濁的眼睛里卻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師父,快回去!“小晨急得快哭出來,“您的身體...“
“傻孩子,“老程的聲音雖然虛弱,卻異常堅定,“你以為我真的在乎那把琴嗎?“
這句話讓小晨愣住了。雨還在下,但他似乎聽見了什么東西在心里碎裂的聲音。
老程繼續往上走,一邊走一邊說:“我這輩子做了幾百把琴,每一把都傾注了心血。可是啊,再好的琴,也比不上一條人命貴重。“
“可是...可是那是您畢生的心愿啊!“
“心愿?“老程苦笑了一下,“我的心愿是把這門手藝傳下去,讓更多的人能聽到琴聲。你知道嗎,這些年,我最大的欣慰就是收了你這個徒弟。“
說著,老程已經爬到了小晨的下方。他扶著巖壁,一點點地靠近。
“師父...“小晨的眼淚終于奪眶而出。
就在這時,山崖上方傳來一聲巨響。一塊巨大的巖石從頭頂滾落下來。老程抬頭看了一眼,毫不猶豫地撲向小晨。
“師父!小心!“
電光火石之間,老程用盡全身的力氣推開了小晨。巨石擦著他們身邊落下,激起漫天的泥土和碎石。
而此時的小晨,已經被師父推到了一處相對安全的巖架上。那段珍貴的楓木從他懷里滑落,隨著巨石一起墜入深谷。
雨漸漸小了,月光透過云層灑下來。老程癱坐在地上,身上滿是泥水和血跡。但他的臉上卻露出欣慰的笑容。
“師父!“小晨手忙腳亂地檢查師父的傷勢,“您怎么樣?“
“沒事,老毛病了。“老程擺擺手,卻又忍不住劇烈咳嗽起來。月光下,他的臉色慘白得嚇人。
小晨將師父背起來,一步步地往山下走。每走一步,都能感覺到師父的身體在微微顫抖。雨后的山路濕滑難行,但小晨的步伐卻異常堅定。
“師父,“小晨哽咽著說,“對不起,都是我太任性了。那么珍貴的木料...“
“傻孩子,“老程的聲音虛弱卻溫和,“你知道我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在找那種特殊的木料嗎?“
小晨搖搖頭。
“其實啊,不是木料特別,而是我太執著。“老程停頓了一下,似乎在積攢力氣,“我以為只有最好的材料才能做出最好的琴,卻忘了琴聲動人與否,關鍵在于演奏者的心。“
夜風吹過山谷,帶來遠處傳來的陣陣蛙鳴。老程繼續說:“你聽,這就是大自然的聲音。風聲、雨聲、蟲鳴鳥叫,哪一樣不是天籟?我們何必非要把它們困在一把琴里呢?“
小晨愣住了。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回到木匠鋪時,天已經微亮。老程的情況很不好,發起了高燒。小晨連忙去村里請來了大夫,打了一針退燒針,又熬了一夜的中藥。
第二天中午,老程的燒終于退了。他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要看那把正在修復的二胡。
“師父,您別動,我去拿給您看。“小晨將二胡輕輕拿到床前。
老程撫摸著已經修復的琴頸,眼中閃著淚光:“你知道嗎,這把琴的裂紋,其實是我當年刻意留下的。“
“什么?“
“那時我剛開始制琴,總想追求完美。可我師父說,真正的完美不是沒有缺陷,而是懂得接納缺陷。“老程的聲音越來越輕,“這道裂紋,就像人生中經歷的磨難,它不會毀掉這把琴,反而讓它的聲音更有故事。“
小晨默默聽著,眼淚不住地往下掉。
“你去把我的工具箱拿來。“老程說。
小晨照做了。老程從工具箱底部取出一個布包,小心地打開。里面是一塊形狀奇特的木料,散發著淡淡的檀香。
“這是...“
“四十年前從山上找到的,一直舍不得用。“老程露出一絲微笑,“現在,它是你的了。“
“可是師父,這么珍貴的木料...“
“木料再珍貴,也不如傳承重要。“老程握住小晨的手,“答應我,別再執著于完美無缺的琴。真正的匠人,要學會在平凡中見真章,在缺憾中尋找美。“
陽光透過窗欞灑進來,落在床前的二胡上。那道修復的裂痕在光線下若隱若現,如同歲月留下的印記。
那天下午,李班主派人來取琴。老程堅持要親自為這把琴裝上新弦。
“師父,讓我來吧。“小晨心疼地說。
老程搖搖頭:“這是我欠李班主的。“他的手還在微微發抖,卻執意要自己來。
給琴裝弦是個細致活。老程的動作很慢,但每一下都準確無誤。陽光下,他布滿皺紋的臉上帶著專注的神情,仿佛忘記了身上的病痛。
“你知道嗎?“老程一邊調弦一邊說,“每一根琴弦都有自己的脾氣。有的容易斷,有的不易調準,就像人一樣。關鍵是要理解它,包容它。“
小晨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不舍得錯過師父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
終于,最后一根弦也裝好了。老程輕輕撥動琴弦,一串清越的音符在屋內回蕩。那聲音清澈見底,卻又帶著幾分滄桑,恰如那道修復的裂痕,讓整個音色更添韻味。
“好琴啊!“來取琴的后生也被這琴聲打動,“程師傅,這琴比以前更好聽了。“
老程欣慰地笑了:“這是最后一次了。“他的語氣里帶著釋然。
送走了后生,老程將那塊珍藏的木料又拿出來,細細地端詳著。
“師父,我不要這木料。“小晨忽然說,“您留著做您那把理想中的琴吧。“
“不,“老程搖頭,“我明白了,那把理想中的琴,其實一直都在我心里。我們追求完美,但生命中總會有缺憾。就像這塊木料,它看似完美,可若不經過雕琢,終究只是一塊木頭。“
“可是...“
“你還記得那天晚上在山上聽到的聲音嗎?“老程打斷他,“風聲、雨聲、溪水聲,還有我們的心跳聲,這些才是最美的樂章。一把琴,無論做得多么精致,也不過是傳遞這些聲音的媒介。“
夕陽西下,余暉透過窗欞灑進來,為老程的白發鍍上一層金邊。他將木料鄭重地交到小晨手中:“以后你就明白了,真正的手藝不在于把東西做得多么完美,而在于把自己的心意傳遞給別人。“
“師父...“小晨哽咽著。
“去把你的琴拿來。“老程說。
小晨取來自己平時練習用的二胡。這是把普通的琴,木料一般,做工也不算精細。但這是他跟著師父學藝時制作的第一把琴。
老程撫摸著琴身,眼中泛起柔和的光:“來,讓我聽你拉一曲。“
小晨架起琴,猶豫了一下:“拉什么?“
“就拉《梁祝》吧,“老程靠在床頭,“這是我教你的第一支曲子。“
琴聲響起,初時有些生澀,漸漸變得流暢。小晨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中,仿佛要把所有的情感都傾注進去。那些跟師父學藝的點點滴滴,在琴聲中漸次浮現。
當最后一個音符落下時,老程已經閉上了眼睛,臉上帶著安詳的笑容。
“師父?“小晨輕聲喚道。
沒有回應。夕陽的余暉染紅了整個房間,連那道修復的裂痕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
十年后的深秋,山間的楓葉已經泛紅。
小晨的木匠鋪里,一個小女孩正專注地看著他修琴。陽光從窗欞間灑進來,照在墻上一把掛著的老琴上。那是當年李班主的那把琴,修復的裂痕依然清晰可見。
“師父,為什么不把這道裂痕修得看不見呢?“小女孩指著琴問。這是他收的第一個徒弟,一個對琴特別著迷的孤女。
小晨放下手中的工具,望著那把老琴出神。十年過去,他已經記不清師父的容貌,卻始終記得那雙布滿老繭的手,和那天傍晚的琴聲。
“這道裂痕啊,“他輕輕撫摸著琴身,“就像人生中經歷的滄桑,它讓這把琴有了故事。“
女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晨從柜子里取出一塊木料,正是師父留給他的那塊檀木。十年來,他一直沒舍得用它。
“來,我教你識木料。“小晨讓女孩摸著木料的紋理,“每一塊木頭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卻能做出好琴來;有些看起來完美的,卻未必合適。就像人一樣,不在于表面,而在于內里。“
女孩的眼睛亮了起來:“就像師父說的,山里的每一樣東西都有聲音?“
小晨笑了:“對,你還記得。“他走到窗前,推開木窗。秋風吹進來,帶著山野的氣息。遠處,一隊大雁正掠過天際,發出陣陣鳴叫。
“聽,這就是最美的音樂。“他說。
突然,風吹動了那把老琴的琴弦,發出一聲輕響。那聲音空靈澄澈,仿佛跨越了時空。小晨恍惚間,似乎又看見師父坐在那里,執著地修補著琴上的裂痕。
“后來我才明白,“他對女孩說,“藝術不在追求完美,而在于真實。就像這把琴,它的裂痕讓它變得獨一無二。“
他取下那把老琴,輕輕拉了一個音。琴聲悠揚,在山谷間回蕩。
“一把好琴,應該能傳遞出制琴人的心意。“小晨繼續說,“我師父窮盡一生追求一把完美的琴,到頭來卻發現,最珍貴的不是琴本身,而是那份執著的心意。“
女孩認真地聽著,目光落在墻上的一張發黃的圖紙上。那是師父設計的那把理想之琴的圖紙,小晨一直把它掛在最顯眼的位置。
“總有一天,“小晨說,“我們會完成這把琴。不是為了追求完美,而是為了傳遞一份心意。“
夕陽西下,余暉染紅了整個木匠鋪。小晨抬頭望向遠方的山巒,那里的楓樹依然挺立,經歷過無數風雨,卻依然向天空伸展著枝干。
“師父說得對,“他喃喃自語,“生命中最美的音符,往往來自那些不完美的時刻。“
外面的楓葉紛紛揚揚地落下,如同歲月撒下的金幣。木匠鋪里,師徒倆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琴聲悠揚,穿過山谷,飄向遠方。
那些音符中,承載著一代代匠人的心血,也傳遞著生命最質樸的真諦——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學會欣賞每一個不完美的瞬間。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誰讓他修仙的!
“我反復強調,修仙界的風氣本來就是歪的,不是我帶歪的,都說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那為什么我獲勝了還總是有人誣陷我?”陸陽劍仙面對記者采訪如此說道,表示非常憤怒。第二天。“我反復強調,修仙界的風氣是我帶歪的,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我獲勝了!”陸陽劍仙面對記者的采訪時如此說道,表示非常憤怒。——《修仙日報》為您報道。
輪回樂園
蘇曉簽訂輪回契約,進入各個世界執行任務。他曾目睹一個世界崩滅為塵粒,也曾與被遺忘的王者持刃而戰。暗鴉在低語,黑淵下巨獸咆哮。歡迎來到,輪回樂園……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大奉打更人
《大奉打更人》(第一卷)實體書已在天貓、當當、京東等全平臺,以及各個實體書店發售。這個世界,有儒;有道;有佛;有妖;有術士。警校畢業的許七安幽幽醒來,發現自己身處牢獄之中,三日后流放邊陲.....他起初的目的只是自保,順便在這個沒有人權的社會里當個富家翁悠閑度日。......多年后,許七安回首前塵,身后是早已逝去的敵人,以及累累白骨。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