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軍官回到他們的會議室,室內燈火通明,同僚們焦急等待。
見他歸來,眾人急忙圍攏上來,急切詢問王朝歌的態度。
軍官環視一周,表情凝重:“王元帥拒絕了,他說不想當皇帝,還把詔書燒了。”
他話語剛落,議事廳內瞬間炸開。支持擁立王朝歌的同僚們頓時炸開了鍋,他們的情緒如同被點燃的火藥桶,瞬間爆發出來。
他們紛紛拍案而起,大聲質問:“這怎么可能?王朝歌元帥可是我們唯一的希望啊!”
“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了,難道要我們繼續讓那個乳臭未干的小皇帝來領導我們嗎?”言語中滿是不甘與憤怒,顯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他們認為,只有王朝歌的領導才能讓日月帝國走向繁榮。
而另一部分同僚則試圖緩和局勢,他們勸解道:“王朝歌元帥的決定自有他的道理,也許他有更深遠的考量。”
“我們需要尊重他的意愿,國家的穩定才是當務之急。”他們試圖讓眾人冷靜下來,理解王朝歌的選擇。
雙方的支持者各執一詞,爭吵聲越來越大,臉紅脖子粗,互不相讓。
支持擁立的同僚們情緒激動,認為拒絕擁立王朝歌是放棄帝國復興的唯一機會;而理解王朝歌決定的同僚們則努力強調穩定的重要性,認為強行擁立只會引發新的動蕩。
爭吵愈演愈烈,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完全無法達成共識。
最終,在一番激烈的爭吵后,議事廳內的氣氛降到了冰點。
支持擁立的同僚們滿臉憤懣,他們對王朝歌的決定感到失望,同時也對同僚們的不支持感到憤怒。
他們紛紛起身,摔門而去,留下另一部分同僚面面相覷。
議事廳內一片狼藉,爭吵聲戛然而止,只留下一片尷尬的寂靜。王朝歌的選擇在這幫同僚中引發了巨大的裂痕,他們帶著各自的情緒和立場,不歡而散。
而這場爭吵,也預示著日月帝國未來的道路,仍將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
但至少在這個夜晚,王朝歌的決定為國家的穩定爭取到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第二日,日月帝國議會廳內空氣緊張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會議伊始,王朝歌剛踏入廳內,便覺察到氣氛不對。
只見議會席位已被三股勢力悄然瓜分,中間虛空一片,如對峙的戰場。
徐黨,即保皇黨,以王朝歌為首,他們主張維護幼主徐云瀚的皇位,同時由王朝歌擔任攝政王,直至徐云瀚成年親政。保皇黨成員多為朝堂老臣與皇室忠臣,他們遵循傳統,尊奉皇權,認為君主立憲制是維系國家穩定的基石。
軍官黨則是另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主要由中下級軍官構成。他們對王朝歌的領導才能深信不疑,私下集會,意圖擁立王朝歌為帝,以實現日月帝國的強勢復興。可惜,昨日被王朝歌的拒絕狠狠潑了一盆冷水。
議會黨由議會中的開明議員構成,他們主張擴大議會權力,推行君主立憲制,削弱皇室的實權。他們善于權謀,在朝堂上縱橫捭闔,為議會爭取更多權力。如今,他們見王朝歌拒絕稱帝,便欲拉攏他,共同推進政治改革,擴大議會權力。
至于革新黨,他們宛如暗夜中的毒蛇,靜伏于陰影之中。革新黨主張廢除帝制,建立全新的三權分立或議會共和制度,但因人數較少,只能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王朝歌敲響木槌,議會廳內瞬間安靜下來。他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同僚,今日議會的首要議題,是確定帝國未來政治體制的走向。”
他的聲音剛落,議會廳內便炸開了鍋。保皇黨成員立刻高聲表示支持徐云瀚繼位,同時擁護王朝歌擔任攝政王。他們認為,這是維持國家穩定的唯一途徑。
王朝歌微微點頭,目光掃過全場,他的眼神堅定而沉穩。軍官黨成員則情緒激動,高聲呼喊著擁立王朝歌為帝。
他們認為,只有王朝歌才能帶領日月帝國走向真正的繁榮。
然而,他們的呼聲很快被保皇黨和議會黨成員的反駁聲淹沒。
議會黨成員則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他們希望在君主立憲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議會的權力,同時限制攝政王的權力。
他們認為,這是既能保持國家穩定,又能推動政治進步的最佳選擇。
三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議長幾次試圖維持秩序,但都無濟于事。議會廳內一片混亂,爭吵聲、呼喊聲交織在一起。
王朝歌站起身,緩步走向議會廳中央。他的聲音不高,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諸位同僚,帝國如今正處于多事之秋,我們需要的是團結與穩定,而不是內部的爭斗。”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我希望維持傳統,維護幼主的皇位,這是對皇室的忠誠。議會希望擴大議會權力,這是對國家未來的考量。然而,現在的帝國,經不起內耗。”
他的聲音漸漸提高,回蕩在議會廳內:“我王朝歌,愿以攝政王之位,輔佐幼主,直至他親政。在此期間,我將與議會緊密合作,推動必要的改革,以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我深知權力的誘惑,但我更明白,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讓我們攜手共進,為日月帝國的未來而努力。”
會議散會后,暮色四合,天邊殘陽如血。
議會黨成員如約來到明都郊外的一處幽靜涼亭。
此地四面環山,涼亭掩映在一片翠竹之中,鮮有人至,是絕佳的密談之地。
成員們個個面色凝重,互相對視一眼后,依次落座于涼亭四周的石凳上,環視一周,確認無人窺視后,議會黨魁、副議長年沛文率先打破沉默。
“諸位,今日議會之變,大家也都瞧在眼里。王朝歌看似承諾與議會共治,可大家別忘了,他一家獨大,深得兩朝先帝信任,如今更是三朝老臣。這幼帝在位,徐家雖是皇族,但實權已逐步轉至議會。可王朝歌的心,誰人不知?他早晚會把我們議會的權利慢慢的轉移回幼帝。”
年沛文壓低聲音,字字珠璣,每一個字都似重錘敲擊在眾人心里。
涼亭內瞬間被一層壓抑的氛圍籠罩,成員們或點頭、或緊鎖眉頭,顯然都被年沛文的話觸動了心底的擔憂。
“年大人所言極是。依我看,王朝歌口中的‘共治’不過是緩兵之計。等他羽翼豐滿,議會的權力怕是要被一點點蠶食。”一位中年議員率先附和,他的眼神中透著一股狠勁,顯然是對王朝歌的崛起感到深深的忌憚。
另一位年輕議員也緊跟著開口,聲音里帶著些許急切:“那依年大人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難道真要眼睜睜看著議會的權力旁落他人?”
年沛文微微一笑,眼中精光閃爍:“自當反擊。王朝歌雖有攝政王之實,但皇帝年幼,皇權虛位以待。我們完全有機會重塑皇權歸屬。”
此言一出,涼亭內的氣氛瞬間緊繃到了極點,成員們紛紛前傾身體,急切地想要探尋年沛文心中的全盤計劃。
“換皇帝。”年沛文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似有千鈞之重,“這皇帝,憑什么非要是徐家人?換成王家人、張家人、李家人、趙家人,甚至是議會推舉的賢能之士,又有何不可?我們議會如今手握實權,只要操作得當,這皇位的歸屬,未必不能改寫。”
涼亭內一片嘩然,成員們或是震驚、或是興奮、或是遲疑,各種情緒在他們臉上交織。
這無疑是一個石破天驚的提議,一旦付諸實踐,整個日月帝國的權力格局都將被顛覆。
年沛文環視一周,待眾人稍微平復情緒后,繼續說道:“我知道,這個計劃風險極大。可若不冒此險,等王朝歌穩固了攝政王之位,我們議會的下場可想而知。我們要么主動出擊,要么坐以待斃。”
他的話語如同一把火,在涼亭內迅速點燃了成員們內心的野心與危機感。有人開始摩拳擦掌,有人則陷入沉思。
“具體的計劃,大家回去仔細思量。三日后,我們再次碰頭,共商大計。”年沛文站起身,結束了這次討論。
成員們紛紛起身,帶著各自復雜的心思,悄然散去,只留下涼亭在夜色中靜默,仿佛在見證著這場可能改變帝國命運的秘密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