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下館子
- 影視:從小巷人家開始
- 夜聽江雪
- 2461字
- 2024-12-02 00:03:00
“那行,等你爸回來,媽幫你一起說。”
黃玲知道莊圖南人雖小,但卻是個有主見的,所以并沒有反對。
“還有一個,就是以后我寫稿子賺來的錢,你和爸爸能不能讓我自己保管?”
見黃玲同意,莊圖南沒有多大意外,很快又提出了另外一個要求,并且保證道:“媽,你放心,這些錢我絕對不亂花,而且如果你需要用的話,也可以隨時跟我要。”
莊圖南想要自己管錢,不是他舍不得把賺來的錢給黃玲,而是想要爭取一個經濟“自由”的權利。
這個自由,不止是有足夠的錢,還要有自由支配的權利。
主要他現在還小,所以才要爭取。
“這……”
面對莊圖南的這個要求,黃玲卻有些遲疑,沒有馬上答應。
按說莊圖南自己掙來的錢,即便她是當媽媽的,也不能直接就揣自己兜里,哪怕不是她自己想藏私。
畢竟這和過年壓歲錢的性質不一樣。
這種問題,黃玲也是第一次遇到,一時間為難了起來。
“圖南,你為什么想自己管錢啊?”
思考了片刻,想了個“兩全其美”辦法的黃玲,對著莊圖南試探道:“你看這樣行不行?
你的這些稿費,你自己留一部分,剩下的媽來幫你保管,等你什么時候需要了,再找媽媽拿,怎么樣?
你放心,這些稿費是你掙的,媽不會亂動你的,如果有需要用的話,也會提前跟你商量……”
如果這些稿費,是兩塊三塊也就算了。
但二十四塊,顯然不是什么小數目,差不多是她半個月的工資。
對于莊圖南一個小孩子來說,更是一筆巨款。
這么多錢,放在莊圖南的身上,黃玲顯然不放心。
“媽,這些錢我都是有計劃的。”
莊圖南相信黃玲不會騙他,但他還是不滿意,繼續爭取道:“我現在已經不小了,明年小學一畢業,馬上就是一名初中生了。
學校里老師經常叫我們要學會獨立,在家多幫助爸爸媽媽干活做家務,我現在能掙錢了,不光要學會生活獨立,還要試著經濟獨立,學會怎么管理自己的錢。
我要用我賺的錢,給你們買各種好吃的,買好看的布做衣服,讓你和筱婷還有爸,將來都過上好日子。
還有……
媽,你也看到了,兒童文學雜志的編輯叔叔和阿姨,給我送了稿紙和鋼筆,我得回禮感謝他們。
我打算買一點咱們蘇州特色的糕點和糖果,給他們寄過去,不然的話,都不好意思白拿他們的禮物了。
這些都需要用錢……
你要是不放心的話,可以幫我在銀行開一個賬戶,我以后把多的錢存在里面,平時出門也不帶太多的錢……”
莊圖南必須征得黃玲的同意和支持。
否則他一個小孩子,別說是在銀行存錢了,就算是拿著匯款單去郵局取款,如果沒有大人陪同的話,恐怕郵局的工作人員都不給他辦理。
“行吧……”
看到莊圖南這么堅持,而且連她擔心的地方都考慮了,黃玲也不忍心拒絕。
至于說要買糕點糖果給兒童文學的編輯部回禮,黃玲非但沒有反對的意思,反而感到很欣慰。
莊圖南能夠想到這個問題,說明他是真的長大了。
雖說這些稿紙和鋼筆是別人自愿贈送的,但他們也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尤其是一支鋼筆并不便宜,可以稱得上重禮了。
禮尚往來,是最基本的禮數。
爭取到了黃玲的支持,莊圖南很開心。
接下來自然就是去郵局取錢,然后下館子,去外面買買買了。
因為莊圖南賺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筆錢,并且主動要請她這個媽媽出去下館子,黃玲的心里很喜悅,甚至有點小激動。
面對這個人生中最重要的場面之一,她并不打算馬虎,還專門去洗了頭,換了一身衣服。
對此,莊圖南沒有半點的不耐煩,反而因為黃玲的重視而感到開心。
這就是所謂的儀式感。
莊圖南本身不在意這些東西,但黃玲在意的情況下,他愿意配合。
一切準備妥當,莊圖南和黃玲帶著莊筱婷,一家人滿心歡喜的出門。
至于莊超英,周六下午在學校還有課,中午不回來,通常都是在學校食堂解決午飯問題,莊圖南就不帶他了。
本來黃玲還說,是不是等晚上莊超英回來了,帶上他再一起下館子,結果被莊圖南找了個理由拒絕。
等晚上莊超英回來,莊圖南說不定還要就自己的稿費問題,跟他面對面的進行“談判”,到時候哪有心情去下什么館子。
在黃玲的陪同下,莊圖南先是去郵局把匯款單上的錢取出來,然后開了本存折,最后跟黃玲和莊筱婷找了家面館。
自己掏錢請客,就算請不起滿漢全席,按照莊圖南的設想,起碼也得有魚有肉,哪怕把今天這些稿費全都炫到嘴里,也在所不惜。
提升國內的恩格爾系數,他莊圖南責無旁貸。
奈何黃玲是不可能同意的。
二十四塊的稿費不少,但黃玲也不可能讓莊圖南這么揮霍和糟蹋錢。
好在莊圖南聽勸,沒有剛賺點稿費,就得意忘形的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說起面館,這蘇州的面館餛飩業,可以說是由來已久的一大特色產業。
在蘇州,面條古稱“湯餅”,面點講究湯水、面澆頭,吳俗有言“小兒周歲,老人壽辰皆用之”,可見其地位。
蘇州有名的面館很多,光是莊圖南這段時間了解和聽說過的,就有不下十數家。
有近水臺刀削面,四時春小肉面,張錦記白湯面,鴻興館蔥油蹄膀面,關振興花色面,松鶴樓鹵鴨面,老丹鳳小羊面等等。
只是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城內的面館餛飩店大量關停,現在所存寥寥。
得等改革開放了,過兩年餐飲行業體制改革,這些老面館才能重新開張,逐漸恢復以前的生機。
進了店,莊圖南的目光落在掛在墻上的菜單和木牌子上面,不由打量了起來。
店里不止賣面條,還有大餅和湯包這些。
一個大餅兩分五,鮮肉大包七分錢,湯包兩毛錢一份,陽春面一毛一,燜肉面兩毛二。
在莊圖南看來,這些價格并不算太貴,問題是要票。
很多人不到外面來吃,不光是錢的問題,還有手里糧票和肉票不夠的原因。
好在這次出門,莊圖南專門讓黃玲把家里的票都帶上了。
手里頭握著二十四塊巨款的莊圖南財大氣粗,直接對著莊筱婷和黃玲問道:“媽,筱婷,你們吃什么?”
“我要陽春面。”
從一進來就盯著墻上菜單看的莊筱婷,聽到莊圖南的詢問,俏生生的說道。
黃玲聞言,也開口道:“我也要一碗陽春面。”
莊圖南一聽,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店里這么多好吃的,她們毫無例外都點了陽春面。
肯定不是她們不喜歡吃別的,而是因為陽春面便宜。
莊圖南沒有看不起陽春面的意思,但店里的陽春面之所以便宜,是因為是素面,連肉都沒有。
自己第一次請她們下館子,下面館也就算了,總不能這么寒酸,草草吃一碗陽春面了事吧?
糧票肯定是夠的,掂量著黃玲帶出來的那些肉票,莊圖南對著服務員說道:“服務員大哥,我們要三碗燜肉面,一份湯包,再加兩個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