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的玉米和蘋果,我吃過了,很甜!”
“沒事,你喜歡就好。”
常守看著陳彤給他發來的微信,松了一口氣。
不知為何,他現在有種上班摸魚被老板盯上的感覺。
常守握著手機,緊盯著微信的聊天記錄。
良久后,他將手機放下,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
“算了,為了生活,還是別得罪這個女人好了。”
他將烤架上的玉米和蘋果吃完,隨后站起身,來到小院里看他的貓和雞。
兩只動物此時靜悄悄的,母雞正趴在自己的雞窩中睡覺,而團子則是離著雞窩遠遠地,緊盯著雞窩。
“怎么了,害怕這只母雞來到家里會讓你失寵?”
“喵!”
團子嘲諷的看了常守一眼,隨后三步兩步跳上院墻,慢慢向自己的貓窩方向走去。
常守苦笑了一下,他本來是想在院子里養寵物、來讓自己的家熱鬧起來的。
可是現在這兩只寵物誰都不把對方看在眼里,頗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味。
面對這種狀況,常守也沒有辦法,他總不能逼著貓去和雞玩,或者逼著雞整天纏著貓。
“算啦,我還是去瞧瞧我的那些小魚好了!”
到魚塘旁邊,常守拿起放在這里的一捧大米,就向魚塘里撒出去。
下一刻,魚塘的水面猶如突然沸騰起來一般,無數小魚爭搶著吃下沉入水中的大米。
“還是這些魚叫人省心!”
草魚是很能吃的,它們的生長速度也很快。
常守買來的都是2厘米長的魚苗,需要將近一年時間才能將這些草魚養到和市場上銷售的草魚相同大小。
他是能夠接受這個成長速度的,反正他也沒什么事情,養魚權當樂子就好了。
“現在我的家里已經有了貓、雞和魚,還缺什么呢?”
常守被突然從腦海里冒出來的問題難住了。
他搬來椅子,坐在水塘前,拿起手機觀看農家的生活視頻。
現在的他家和一些農家已經沒有多大區別了,甚至在有些方面,很多農家還不如他的家。
至少在養寵物方面,農家人也只會養只貓或者養只狗,南方的農家可能會養一只大白鵝。
鵝那東西戰斗力太高,而且在北方,想見到零售的活鵝實在是太難了。
常守靜靜地看著視頻。也許是中午飯攝入太多糖分的原因,不知不覺之間,他放下了手中的手機。
手機摔在松軟的土壤上,沒有受到一絲傷害。
他就這樣側著身子歪倒在椅子上,在長長的打了一個哈欠后,沉入了夢鄉。
遠處的團子在回到自己的貓窩之后,并沒有像往常一樣縮成一團睡覺。
它小心翼翼的觀察著自己的新鄰居,發現鄰居并沒有冒犯他的意思,便暫時將這個鄰居拋之腦后。
團子慢悠悠的走出貓窩,進行著每天飯后必備的消食運動——巡查領地。
院子旁邊的小屋門是關著的,團子聞了聞,并沒有聞到屋子里有鏟屎官的味道。
它感覺這里有些無趣,便一路歪歪扭扭的走著,向著水塘的方向走去。
熟悉的氣溫令團子抬起頭。在水塘旁邊,鏟屎官正斜靠著椅子,不時的發出低沉的鼾聲。
真是個懶惰的鏟屎官!
鏟屎官腳邊還掉落著他每天都要拿在手里的小盒子,團子不明白,兩腳獸為什么總喜歡對著一個小盒子發呆。
難道是不用找吃的所以才那么悠閑嗎?
這個問題令團子陷入深思,它望向水塘里靜靜的水面,等待著大魚跳出水面。
抓條魚回去,自己就又能吃飽一頓飯了!它這樣想道。
幾個小時過去了,當常守醒來時,他發現自己家的貓正睡在他的腳邊。
貓一天要睡10到16個小時,成長中的小貓可能會睡更長的時間。
看著自己養的到哪里都能睡著的懶貓,常守又好氣又好笑。
他蹲下身子,把手機放在衣服口袋里,隨后將團子輕輕抱起來,向小院的方向走去。
“喵?”
“你醒啦,想睡就回窩里去睡吧,不許在水塘邊睡覺!”
團子伸出腦袋再看了一眼遠處的水塘,隨后,它像是放棄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一般,低著頭,任憑常守將它放進貓窩。
“在這里睡總比在外面睡要強的多,想睡就睡吧。”
“喵!”
......
又過了幾天,常守收到了一個新的快遞。
快遞是湯子喬給他發過來的,里面裝的是他按照常守要求鋪設的硬化路面。
常守小心翼翼的避開躺在生態箱1號中的動物們,將路面鋪設在小屋門前到玉米種植地的位置。
隨后,他來到生態箱內。
踩在新鋪設的路面上,令他有一種非常踏實的感覺。
“這樣我不管往哪里走,都不會深一腳淺一腳的了!”
由于常守之前是在這片土壤上種植蔬菜的,經常松土,所以現在的土壤很稀松。
走在上面,無論穿的是什么鞋,都會因為壓力過大而把腳陷到土里面。
常守索性就不穿鞋了,生態箱中的土很干凈,沒有玻璃碴和碎石頭塊,不會割傷腳底的皮膚。
但不穿鞋始終不算舒服,直到今天將里面鋪設完成,常守才將一雙拖鞋放在了生態箱里。
“穿拖鞋就好了!”
生態箱里的供水是用一個礦泉水瓶接滿水來供給的,常守在瓶子上用釘子扎了一個洞,讓水一滴一滴的流進生態箱里。
平時,他就是用這樣的供水方式進行清洗蔬菜、以及給植物澆水的。
而現在,他還可以用這里的水來清洗腳上的泥土。
“這樣好像小時候,在下雨天趟過水后回家沖洗腳上的泥漬啊!”
常守興沖沖地拿來手機,將自己的小屋、小院,以及遠處的路面拍了下來。
他在發送朋友圈前,特意避開了陳彤和湯子喬,以避免這兩人通過照片看出什么。
【圖片】
“自家的小院終于修好了!”
和之前一樣,有很多人驚訝于常守真的像是離開了城市、去田野鄉村開始了新生活。
也有人詢問常守家的具體位置,想也要參加進來。
而很快,常守接到了一條微信。
“有興趣將你的田園生活發在斗音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