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殉國
- 殉國后我成了質子的妾
- 露弦弦
- 2063字
- 2025-04-06 02:58:01
“聽聞你剛剛念及我,我若再不出面,怕是有些不合時宜了。”只見一道黑影自書房的梁上縱身躍下,一位身著黑衣的男子穩穩落地。他邁著從容的步伐,徑直走到那堆滿奏折的書案旁,輕輕一躍便坐了上去。他伸出修長的手指,饒有興致地翻看了幾頁案上的奏章,目光在字里行間緩緩游移。
黎裳看清來人后,一直懸著的心才落了地,長舒了一口氣。
“你此番前來所為何事?膽子可真不小,都到這個節骨眼上了,還敢獨自闖入皇宮。難道就不怕我早已設下埋伏,將你一舉擒獲嗎?”
那男子并未回應她的話,只是漫不經心地將手中的奏章隨手丟回書案,紙張散落發出沙沙聲響。隨后,他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不羈與灑脫說道:“你在這里翻看這些奏章,倒不如直接問我。畢竟,此刻在皇城二十里外領軍駐扎的南國軍隊,其統帥正是我——蕭夜闌。”
黎裳黛眉微蹙,輕輕嘆了一口氣,語調中滿是無奈,“所以,你今夜前來,所為何事?”
“裳兒姐姐,隨我去南國吧!”那聲音滿含期許。
黎裳目光清冷,聲音平和卻帶著一絲疏離,“以何種身份呢?”
“自然是我的皇妃。”回答堅定而熱切。
黎裳神色莊重,語氣決絕,“你走吧。守護大涼,是我身為大涼公主不可推卸的責任。若留我在你身邊,終究會成為你逐鹿天下的阻礙。”
“你既然決定要成為天下共主就不要為情愛所累,我不會怪罪你的選擇。”
蕭夜闌面色凝肅,眸中幽光閃爍,似藏著千般情思、萬種無奈。他長身玉立,衣袂飄飄,緩緩開口,聲如幽弦:“裳兒姐姐,你這般決絕,莫非真要將你我情分就此斬斷?”
黎裳微微顫抖,雙手緊握,強抑心中酸楚,朱唇輕啟:“情之一字,固然動人,可這大涼社稷、萬千蒼生,皆系于我身。我若隨你而去,便是置家國大義于不顧,日后有何顏面面對列祖列宗、大涼百姓?”
蕭夜闌長嘆一聲,負手踱步,其影如墨,似被這夜的深沉所吞噬。“裳兒姐姐,你我相識多年,難道就不能為了你我二人的未來,放下這沉重的枷鎖?”
黎裳閉上雙眸,兩行清淚悄然滑落,浸濕了她的羅裳。“有些責任,一旦背負,便再難放下。你有鴻鵠之志,當以天下為懷。若因我一人,誤了你的千秋大業,我又怎能心安?”
蕭夜闌佇立良久,終是緩緩抬起頭,望向窗外那輪冷月。月光如霜,灑在他的身上,更添幾分孤寂。“罷了罷了,既然姐姐心意已決,我又怎敢強求。只是這一別,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再相見。”
言罷,他整了整衣衫,瀟灑轉身,步履從容地走向門口。每一步,都似踏在黎裳的心上,疼得她幾近窒息。
黎裳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淚水決堤而下,喃喃自語:“此去山高水遠,望你保重。愿你能得償所愿,成就一番霸業。而我,亦會守好這大涼的江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翌日
蕭夜闌的大軍排山倒海般壓向大涼,馬蹄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奏響了一曲末日的悲歌。他站在軍隊的最前方,望著那座熟悉而又陌生的都城,心亂如麻。
黎裳身著華服站在城頭,風吹動著她的發絲,她的眼神堅定而又決絕。她知道,這場戰爭是大涼命運的轉折點。
戰爭開始了,雙方的士兵像潮水一般相互沖擊。大涼的軍隊雖然英勇,但在蕭夜闌訓練有素的大軍面前,漸漸有些招架不住。
都城的城樓之下,敵軍的營帳密密麻麻,旗幟獵獵作響,似是在囂張地宣告著勝利。
黎裳身著一襲宮裝,絢麗的錦緞如今在硝煙中顯得黯淡無光。她緩緩登上城樓,每一步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風,如刀割般劃過她的臉頰,吹起她的發絲,卻吹不散她眼中的絕望與決絕。
站在城樓之巔,公主俯瞰戰場上的慘景,百姓們流離失所,士兵們浴血奮戰卻已難挽頹勢。曾經那座充滿歡聲笑語、繁華似錦的都城,如今已淪為一片廢墟。她想起兒時在宮中的歡樂時光,想起父母的疼愛、百姓的愛戴,而如今,這一切都將在這戰火中灰飛煙滅。
蕭夜闌在城下仰頭望著她,大聲喊道:“黎裳,此戰涼國注定失敗,現在投降為時不晚。”
黎裳冷笑一聲,聲音清脆卻又帶著無盡的悲涼:“休要妄想!我是涼國之主怎能輕易投降。”
她轉身面向城內,深深地看了一眼,仿佛要將這一切都刻在心中。然后,她張開雙臂,宛如一只火鳳,毅然決然地縱身跳下城樓。
衣袂在風中獵獵作響,似是她對這世間最后的眷戀。她的身影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而又悲壯的弧線,然后重重地摔落在地。鮮血在地上蔓延開來,如同一朵盛開的彼岸花,鮮艷而又慘烈。
城下的敵軍一時間都安靜了下來,被公主的剛烈與決絕所震撼。而城墻上的士兵和百姓們,看著公主的身影,紛紛落淚,他們心中燃起了最后的斗志,即便國家即將覆滅,也要像公主一樣,為了尊嚴和自由,戰斗到最后一刻。公主以她的生命,奏響了一曲悲壯的絕唱,成為了這個國家不屈精神的永恒象征。
大涼的防線徹底崩潰,敵軍如潮水般涌來。黎裳知道,一切都結束了。
蕭夜闌沖過去,抱住了她。黎裳的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衫。
拼著僅剩的一點點意識,黎裳囑咐著:“蕭夜闌,你在涼國遭遇的不公,我還清了,請善待我的子民,照顧好棠兒和舅舅,我的使命完成了。”說完,便閉上了眼睛。
蕭夜闌抱著黎裳的尸體,淚水奪眶而出。他知道,這場戰爭他雖然贏了,但他卻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景和三年五月,南王蕭夜闌揮師北上,歷經三月滅涼,國君黎裳殉國,國舅護國大將軍被俘后不知所蹤,太子黎棠封安涼王,南國北方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