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星夜里李斯獻計
- 大秦呂氏子
- 隨云逸
- 2035字
- 2024-11-30 23:22:47
在呂弼這里得到了方案的嬴政,在對呂弼進行封賞之后,也是馬不停蹄地便回返了皇宮。
當然,因為還需要交接的緣故,呂弼倒是沒有隨嬴政一同離開。
只是,因為銳士營營寨較遠的緣故,等嬴政回到王宮,已然是深夜之中了。
而就在嬴政帶著激動的心情準備就寢之時,宦者令趙高卻是來報,李斯求見。
瞬間,嬴政便已經(jīng)猜到了李斯的來意——定是為了白日里的事情而來。
雖然此刻嬴政已經(jīng)有了呂弼給出的方案,但嬴政卻并沒有因此而拒絕與李斯見面。
“讓李斯到偏殿等候吧。”明明已經(jīng)很是疲憊了,嬴政卻還是對趙高下令道。
“是。”趙高隨即也是應(yīng)下。
而嬴政也是再度吩咐道:“給寡人更衣。”
“是。”身旁的宮人們也是紛紛答應(yīng)道。
重新穿戴整齊,嬴政也是很快來到了偏殿李斯的面前。
“見過大王。”見到嬴政的到來,李斯也是立即拜見道。
“愛卿請起。”嬴政隨即也是虛扶起了李斯道:“愛卿此來,可是有了辦法?”
“正是。”李斯頗為自得地點頭道。
顯然,李斯在來之前已經(jīng)知道嬴政才剛剛從軍營回返宮中的消息。
也就是說,幾乎跟秦王前后腳到達的李斯,一定是第一個給秦王提出建議之人。
更進一步,那就是說他李斯,就是秦王手底下最聰明的那個人。
當然了,這并不會有任何的表彰,但只要能在秦王的心中立下這個信念,日后李斯的機會還會少嗎?
想到這兒,李斯的嘴角也是不由得露出了一抹自信的微笑。
只是,李斯沒有發(fā)覺的是,眼前的秦王卻并沒有早間的那般迫切的眼神。
不過,嬴政還是開口道:“卿且說來聽聽!”
“是。”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李斯當即也是答道:“首先,我們進入了一個誤區(qū)。韓國確有疲秦之策,但若非鄭國主動承認,是推不出鄭國就是那個屁秦楚的執(zhí)行者的;同樣,鄭國或許有罪,卻也并不意味著鄭國渠就是錯誤的。”
說著,李斯也目光灼灼地看著秦王。
只是,他預(yù)想中秦王的疑惑、驚訝的眼神并沒有出現(xiàn),甚至秦王的臉上還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不待李斯開口,秦王便是接著李斯的話語,繼續(xù)開口說道:“既然鄭國渠是我朝廷大臣們共同選出的結(jié)果,我們當然不能就此而停止了。將此任務(wù)交給嬴稷,坐等其犯錯。
最后,再由一人上奏山東士子與我大秦之重要,同時寡人再將所有的責任承擔下,從而消弭掉這次的危機。
你想說的,是這樣嗎?”
聞言,李斯頓時也是下意識地發(fā)出了“啊?”的聲音。
沒辦法,秦王所言正是李斯冥思苦想才想到的辦法啊,如今卻被秦王和設(shè)計師輕易給看清了底細,這著實是讓李斯頗有些無地自容了。
“我王,您也已經(jīng)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了嗎?”雖然有些失望,但李斯還是故作驚喜而道。
李斯著實也是沒有想到,自己最大的第二年不是王綰,也不是蒙恬而是秦王自己。
說是心里面沒有疙瘩,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李斯當即也是換上了一副高興的模樣,說道:“微臣恭喜陛下了。”
見李斯來拍自己的馬匹,秦王也是干脆地擺了擺手,道”非是寡人也,乃是呂相之子呂弼所提之諫言也。”
隨即,秦王也是將呂弼的謀算全都說給了李斯聽。
“呂弼?”而聽到呂弼這個名字與自己基本一致的想法,李斯也是眉頭微皺,隨即也是在記憶的深處,試圖尋找到這個人的身影。
你別說,作為呂府的常客,李斯還真就見過呂弼。
只是回想起呂弼略帶木訥的模樣,李斯簡直難以相信這樣的諫言會是出自呂弼之口。
可王上也沒有必要欺騙于自己啊!
更令李斯感到駭然的是,據(jù)李斯所知,呂弼現(xiàn)在乃是在銳士營中。換言之呂弼竟然是在知道了此事后的第一時間,就已經(jīng)想出了辦法。
這份政治敏銳度與聰慧,簡直讓李斯都感到望塵莫及啊!
當然了,除了敬佩之外,李斯也是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脅。
畢竟,領(lǐng)導(dǎo)的注意力就那么一點,呂弼分走一點,他李斯就少一分。
更別說呂弼還是呂不韋之子,這卻是讓李斯生出了些一些無力感。
“不想,我竟然是與弼世子,有了一樣的想法。”李斯無奈地調(diào)侃道:“只可惜,李斯之能力,卻要比弼世子慢了半日不止。”
“愛卿何以妄自菲薄?!能有如此見解,愛卿已遠超常人多矣。便是寡人何嘗不是為之束手。”嬴政隨即也是安慰道。
“謝我王。”當即,李斯也是就坡下驢道。
雖然李斯并沒有如呂弼般驚才絕艷,但能僅僅用一日的時間,就想出辦法,李斯也是有些能力的。
因此,嬴政對李斯依舊是十分的看重,也就有了這樣的安慰之言。
不僅僅要言語上安慰,在行動上,嬴政也要對其進行安慰。
隨即,嬴政也是一臉笑意的看向了李斯。:“不過,這諫言之事寡人還正在物色人選,如今看來,愛卿當是這不二的人選。”
李斯當然知道,一旦自己撰寫了這份諫言的奏章,勢必將在山東士子之中享有極大的威望和聲譽,甚至搞不好還會名垂千古。
前者自不必多說,那是李斯登上高位的必由之路。
而后者,更是多少人所夢寐以求的事情。
千百年后,人們甚至只會記得在此次事件中走在臺前、勸阻帝王的李斯,而忽略了那只摟著他的腰、牽著她的手的幕后黑手。
這當然也是秦王對李斯星夜前來獻計的一種補償吧,雖然李斯的計策早已經(jīng)沒了作用。
李斯可不會客氣,雖然沒能完全地達到全部的目的,但無論是現(xiàn)在的聲望還是未來的名譽,都是李斯所追求的目標。
因此,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李斯便是再度抱拳答道:“多謝我王,微臣必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