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宴筵群儒舌戰急
- 金大少穿越到了大梁國
- 金鉉紅石
- 2347字
- 2024-11-20 08:57:13
金碧輝煌的大殿內,絲竹聲聲,酒香四溢。
金鉉端坐席間,卻如坐針氈。
周圍的官員們觥籌交錯,談笑風生,可投向他的目光卻帶著審視、懷疑,甚至敵意。
他明白,郊外之事雖已平息,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果然,酒過三巡,茹丞相放下玉杯,目光如炬地看向金鉉,“金先生大才,近日名聲鵲起,只是老夫愚鈍,尚不知先生師承何處,有何抱負?”話語看似客氣,卻暗藏鋒芒。
金鉉起身,拱手道:“丞相大人過譽了,金某不過一介布衣,略通些許雜學,并無師承,至于抱負,唯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布衣?”茹丞相輕笑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布衣能有如此身手,如此謀略?金先生莫非是戲弄老夫?”
金鉉心中一沉,知道茹丞相是在試探他。
他強作鎮定,答道:“丞相大人明鑒,金某的確出身鄉野,只是自幼喜好讀書,略有所得罷了。”
“哦?如此說來,金先生倒是自學成才了?”馮媒婆尖細的聲音突然插了進來,她搖著手中的團扇,一臉的刻薄,“只是這自學成才的,大多都是些旁門左道之術,也不知道金先生學的是什么……”
她的話引起周圍一陣低笑,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金鉉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一位儒士站起身來,拱手道:“金先生既有如此大才,不如即興賦詩一首,也好讓我等見識一番。”
緊接著,另一位儒士也附和道:“不錯,金先生,我等都等著領教你的高才呢。”
金鉉環顧四周,一張張臉上都帶著戲謔的笑容,他明白,這些人是有備而來,今晚注定是一場惡戰。
他握緊了手中的酒杯,沉聲道:“既然諸位如此盛情,那金某就獻丑了……”
金鉉沒有卑躬屈膝地解釋,反而將酒杯重重地頓在桌上,灑出幾滴酒液。
他環視眾人,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獻丑不敢當,諸位大人飽讀詩書,金某不過略知皮毛。只是,金某認為,空談詩詞歌賦,不如談談如何治國安邦,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眾人皆愣住了,沒想到金鉉會如此直白,如此大膽。
馮媒婆掩嘴輕笑,語氣中帶著一絲譏諷,“喲,金先生口氣不小啊,治國安邦?這可是國家大事,你一個平民百姓……”
“平民百姓又如何?”金鉉毫不畏懼地打斷了她的話,“難道平民百姓就不能心懷天下嗎?難道只有高官顯貴才能憂國憂民嗎?”他頓了頓,聲音更加洪亮,“金某雖是一介平民百姓,卻也讀過圣賢書,也知曉民生疾苦!金某的抱負,便是要讓這天下再無饑荒,再無戰亂!”
他的話擲地有聲,在大殿內回蕩。
一些年輕的官員眼中閃過一絲欽佩,而老成持重的官員則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揣測著金鉉的意圖。
茹丞相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只是輕輕地捋了捋胡須。
馮媒婆見金鉉如此強硬,心中有些不悅,繼續煽風點火:“金先生好大的口氣!只是,光說不練假把式,你說要治國安邦,可有什么良策?”
金鉉嘴角微微上揚,他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良策不敢當,金某只是有一些淺薄的想法……”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停留在茹丞相身上,“比如,關于如今的賦稅制度……”金鉉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說道:“如今賦稅制度繁雜,百姓負擔沉重。我認為,應當簡化稅制,輕徭薄賦,讓百姓休養生息。”
一位老儒士不屑地冷哼一聲:“荒謬!賦稅乃國之根本,豈能輕言減少?如此一來,國庫空虛,如何支撐國家運轉?”
金鉉早有準備,他引經據典,從古代賢君治國之道,到現代經濟學原理,侃侃而談,旁征博引,將老儒士駁斥得啞口無言。
“賦稅并非越多越好,關鍵在于如何合理分配。只有讓百姓富足,國家才能真正強大。”金鉉擲地有聲的話語,讓在場的官員們陷入了沉思。
馮媒婆見縫插針,尖酸刻薄地說道:“金先生說得頭頭是道,可有實際經驗?紙上談兵誰不會?”
金鉉目光如炬,直視馮媒婆,說道:“金某雖無治理國家之經驗,卻親眼見過百姓疾苦。我曾走訪民間,目睹了賦稅之重壓垮了多少家庭!金某認為,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躬身實踐!”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定能證明我的想法!”
殿內氣氛緊張,眾儒士面面相覷,他們沒想到金鉉如此伶牙俐齒,竟然將他們的刁難一一化解。
茹蓮在一旁看著金鉉,眼中滿是崇拜。
金鉉感受到了茹蓮的目光,心中充滿了力量。
他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他要改變這個時代,讓百姓安居樂業!
茹丞相一直默默觀察著金鉉,他原本對金鉉心存疑慮,但此刻,金鉉的才華和膽識讓他刮目相看。
他輕輕地敲了敲桌子,緩緩說道:“金先生之言,頗有見地……”
茹丞相捋了捋胡須,眼中精光一閃。
他原本對金鉉的輕狂之言頗為不滿,但金鉉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加之對民間疾苦的真切關懷,讓他對這個年輕人有了新的認識。
他緩緩開口道:“金先生之言,雖有激進之處,卻也發人深省。不知先生可有具體的施政方略?”
這無疑是拋出了橄欖枝,也給了金鉉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馮媒婆見狀,眼珠一轉,陰陽怪氣地說道:“丞相大人,這金先生巧舌如簧,可別被他花言巧語蒙蔽了啊!”
金鉉并未理會馮媒婆的挑釁,而是從容應對茹丞相的提問。
他從稅制改革入手,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構想,包括簡化稅種、降低稅率、鼓勵農商等一系列措施。
他結合現代經濟學理論,深入淺出地分析了這些措施的利弊,并以數據和案例佐證,邏輯清晰,論證嚴密。
殿內原本竊竊私語的儒士們逐漸安靜下來,他們被金鉉的學識和見識所折服,不少人甚至開始點頭贊同。
金鉉的侃侃而談,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漸漸地,甚至先前對他抱有敵意的儒士也開始認真傾聽。
一位老儒士撫須嘆道:“老夫鉆研經史數十年,今日方知,治國之道,并非一成不變。金先生之言,實乃振聾發聵!”
另一位儒士也附和道:“金先生之才,實乃國之棟梁!我等佩服!”
金鉉謙遜地拱手道:“諸位謬贊,金某愧不敢當。金某只是想盡綿薄之力,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盡忠。”
眼見眾儒士已被金鉉說服,馮媒婆臉色難看,卻也無話可說。她悻悻地閉上了嘴,不再言語。
宴會結束后,一個宮女走到金鉉面前,輕聲道:“金先生,公主殿下有請,請隨奴婢來。”金鉉心中一緊,茹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