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雕刻竹碗,再次生意
- 一覺醒來后,我帶著全村發家致富
- 曾綰綰
- 2039字
- 2025-07-02 09:38:04
宋淼用手擦她臉上的灰,“別擔心,等明天涼粉賣出去,家里就有錢了。”
宋明珠低著頭,“可是家里欠好多錢,我們能還完嗎?”
“怎么不能,別小臉抽抽了啊三妹,你這樣想,咱家再差能比以前差嗎?奶現在帶著家里做生意,每天都能掙銀錢的,姐算過了,不出兩個月家里就能還清。”
宋明珠抬頭,“真噠?”
宋淼點頭。
宋明珠腦袋想不明白,那么多錢啊,兩個月能還完?
但她心里十分相信宋淼,二姐不會騙她,一問再問只是不敢想,也想象不到,對她來說一兩銀都是一輩子沒見過的。
用宋淼的話來說呢,就是小時候十塊對她來說就是巨款,根本不敢想一萬塊是多么大的錢。
宋明珠轉頭就叮囑宋明玉,“四妹,家里掙銀錢的事你千萬不能往外說,不然大奶奶她們知道了,又來家里拿東西。”
宋明玉使勁點頭,“三姐姐你昨天就告訴過我了,我記著呢,才不告訴外人,不然我就沒糖吃了。”
看起來四妹還有些童真,但三妹是小小年紀操心不已,宋淼想了想,“等兩天生意穩定了,家里也忙完了,帶你們兩個去鎮上玩好不好?”
這話一出,宋明珠和宋明玉都停下了手上的動作,齊齊望著宋淼,異口同聲:
“二姐你說真的?”
“二姐你沒騙我吧?”
“當然是真的。”
兩小丫頭開心得蹦起來,“耶耶,太好了!”
“我還沒去過鎮上呢!”
“鎮上是什么樣子啊?”
“鎮上的人是不是頓頓都吃白米飯呀?”
“那鎮上的人長得是不是跟白米一樣白?”
三個女孩子說著又繼續磨碗了,只是這次的話題扯著鎮上的各種有趣事。
宋淼一心二用,一邊回答兩個妹妹的問題,一邊琢磨著怎么把竹碗做好看,心里很快有了各種圖樣,她倒是能畫出來,但雕刻就沒轍了。
請人雕刻的話不劃算,畢竟這種竹碗只能賣一文錢,瓷碗都才兩文,賣貴了絕對沒人買。
她那爹能行嗎?
想到家里宋爹做的慘不忍睹的凳子,宋淼打消了這個念頭。
實在不行她自己來雕刻,不就是在竹子上畫畫,跟在紙上也沒啥差別吧?
等地里干活的三人回來,秦金奶聽了宋淼的想法,“你爹那里有一套木工工具,是你爺爺置辦的,就是這些年都沒用過,我讓他拿出來你看看有沒有趁手的。”
宋永康把東西找出來后,宋淼心里感嘆,她那早死的爺爺是真能干啊,這些木工工具都得不少錢吧,好在原來的秦金奶和這個爹都是念舊之人,爺爺留下的東西他們沒舍得送人。
宋淼挑出幾樣,“爹,我想在竹碗上面刻一些畫,你學過嗎?”
“當然學過,你要刻什么我來就是了,你個小丫頭會什么。”
宋淼:“我想刻荷花和竹子,暫時這兩種,能把‘荷’和‘竹’兩個字刻上更好。”
這兩個字到時候她就去請教宋三叔教她,就不算憑空會了。
宋永康腦袋一麻,啥?荷花?
他哪里會畫。
卻見宋淼撒了一把草木灰在地上,用木棍幾筆就畫出來一朵惟妙惟肖的荷花,再畫下去,荷葉,花苞,簡直活靈活現。
他竟不知道這個女兒有這般天賦,看來真是爹顯靈了。
宋淼直接拿過一口竹碗在上面刻畫起來,很快她的額角冒汗,在這上面作畫真費勁。
宋永康還是有點用的,中途提點了她一些技巧和處理方式,宋淼沒有雕刻基礎,十分受用。
等一個竹碗刻畫好,已是一個小時過后,宋淼還精益求精,一直不停的潤色。
成品是一個淡雅的蓮花竹碗,一朵朵蓮與蓮葉相稱,呼之欲出。
沒想到吧,她還真行。
宋永康都看呆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他在娘的命令下一直陪著二女兒,那是親眼所見,這丫頭天生吃這碗飯的,可惜是個女兒,若是男兒身,他宋家就有指望了。
宋淼深吸一口氣,一鼓作氣又做了個竹葉的,那竹子亭亭玉立,好似竹影搖曳。
“天,打死我都不要再做了。”
太費時間!
還不如多做一些,要帶走的碗讓人大大方方帶走,下次過來鎮上還回來就行了。
要是有人敢不還?
沒事,她過目不忘,別叫她再遇見。
因著今天宋淼去了鎮上,又花時間雕刻,她才做好兩口竹碗,加上兩個妹妹的,一共六口。
現有十四口碗,這下怎么也夠用了吧。
第二天同一時辰到達鎮上,照例交了三文錢的攤位費。
宋永康聽秦金奶的指揮把東西放好。
宋淼把新做好的招牌放好,上面的口味價格一清二楚——
魚兒涼粉三文錢一碗
香辣、麻辣、糖醋、酸辣、甜口、焦糖
上面還有卡通圖案,絕對比這些古代人干巴巴的價格表吸引人。
今天增加了兩種口味,因為之前在山上碰到了野山椒摘下山,昨兒終于處理好了。
宋永康擺弄好跟秦金奶打報告,“娘,我走了。”
“去吧。”
沒一會兒來客人了。
巧了,竟是昨天的第一位客人。
大叔老遠看到她們的攤子就笑了,“嬸子,我就怕你今天沒來,還好來了。”
“來兩碗辣的,就我昨天的那味道。”
宋淼看他幾步跑過來額角都出汗了,“叔要不你坐著吃?”
“不了,我要帶走,還不是我兒子,昨天聞到我嘴巴的味道,非得要吃,等我被他纏得沒法來買,你們都收攤了。”
“什么辣度?”
“小孩子那碗嬸子少放些辣椒,我那碗比昨兒的再辣一些。”
“好嘞,一個微微辣,一個中辣。”
但微微辣油少了會不夠香,秦金奶有準備不辣的油,舀了一勺淋上。
大叔看到了,“嬸子,你這可真是大方,我還是頭一回見你這樣舍得的,昨天那碗也是,一點都不怕我不還給你。”
大叔是個話癆,自己就能不停的講,“我記得上次我也是買涼粉吃,想把碗帶走,說明兒給送回來,那家老板生怕我不還他了,從此再沒有買過他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