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一個寧靜的小村莊里,住著一位名叫老楊的農夫。老楊是個勤勞善良的人,他靠著自己的一片農田維持生計。
有一天,老楊決定去集市上買一頭毛驢來幫助他耕種農田。經過一番挑選,他相中了一頭看起來強壯而又精神的毛驢。
這頭毛驢毛色烏黑,眼睛明亮,蹄子健壯,老楊覺得它一定能成為自己的好幫手。
老楊滿心歡喜地牽著毛驢回了家。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給毛驢套上犁具,準備去田里干活。然而,這頭毛驢卻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情愿,它站在田邊,死活不肯邁出一步。
老楊好言相勸:“毛驢啊毛驢,你乖乖聽話,幫我耕好這田,到了年底,有你好吃好喝的。”可毛驢根本不理會老楊的話,依然倔強地站在那里。
老楊無奈,只好拿起鞭子輕輕抽打了毛驢一下,想讓它動起來。這一下可惹惱了毛驢,它猛地一甩蹄子,差點把老楊踢倒在地。老楊氣得不行,但又拿它沒辦法,只好暫時放棄,讓毛驢在一旁休息。
接下來的幾天,老楊用盡了各種辦法,哄騙、利誘、威脅,可毛驢就是不肯耕地。它總是找各種借口,不是說天氣太熱,就是說自己太累,或者干脆躺在地上裝死。
老楊的鄰居老張聽說了他的煩惱,過來給他出主意:“老楊啊,你不能對這毛驢太心軟,該打的時候就得打,讓它知道誰是主人。”老楊聽了老張的話,心里有些猶豫,他覺得毛驢可能只是還不適應新環境,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但是,眼看著農時就要過去,田里的活兒還一點沒干,老楊心里越來越著急。終于,在毛驢又一次拒絕耕地的時候,老楊狠狠地抽了毛驢幾鞭子。毛驢被打得疼痛難忍,大聲嘶叫著,在田里亂跑起來。
它跑了一會兒,突然停了下來,回頭看著老楊,眼神中充滿了憤怒和委屈。老楊以為毛驢終于屈服了,正要過去給它套上犁具,誰知毛驢卻轉身朝著遠處跑去,一溜煙兒就不見了蹤影。
老楊著急地四處尋找毛驢,找了整整一天,也沒有找到。他心里懊悔不已,覺得自己不該那么沖動,把毛驢給逼跑了。
就在老楊心灰意冷的時候,毛驢卻在半夜自己跑回了家。老楊驚喜萬分,趕緊給毛驢準備了食物和水。毛驢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飽喝足后,它默默地走到老楊身邊,用頭蹭了蹭老楊的手,似乎在表示和解。
老楊撫摸著毛驢的頭,輕聲說道:“毛驢啊毛驢,以后咱們好好合作,不要再鬧別扭了。”毛驢點了點頭,仿佛聽懂了老楊的話。
從那以后,毛驢開始乖乖地耕地,它的力氣很大,干活也很賣力,老楊的農田在它的幫助下很快就耕種完畢。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到了收獲的季節。老楊的莊稼因為耕種及時,長得又好又飽滿,獲得了大豐收。他把糧食拿到集市上賣了個好價錢,不僅換了新衣服,還買了許多生活用品。
老楊高興地對毛驢說:“多虧了你啊,咱們今年才能過上好日子。”毛驢也歡快地叫了幾聲,似乎在為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驕傲。
然而,好景不長。村里來了一個富商,他看中了老楊的毛驢,想出高價買下它。老楊一開始堅決不同意,可富商給出的價格實在太誘人了,老楊猶豫了。
他心想:“有了這筆錢,我可以買更多的田地,擴大自己的產業。而且毛驢跟著我也只是受苦受累,說不定跟著富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經過一番思想斗爭,老楊最終還是決定把毛驢賣給富商。
毛驢被富商帶走的那一天,它不停地回頭看著老楊,眼神中充滿了不舍和悲傷。老楊不敢看毛驢的眼睛,他害怕自己會改變主意。
富商把毛驢帶回家后,給它安排了一個舒適的馬廄,每天都給它提供最好的食物。但是,毛驢卻一點也不開心,它整天無精打采,也不愿意吃東西。
富商以為毛驢生病了,請來獸醫為它診治。獸醫檢查了一番后,說毛驢身體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心情不好。富商不明白,為什么給毛驢提供了這么好的生活條件,它還不開心。
有一天,富商帶著毛驢去參加一個聚會。聚會上,人們都對毛驢贊不絕口,說它長得漂亮,力氣大。富商聽了心里很得意,他想讓毛驢表演拉車,展示一下它的能力。
然而,毛驢卻倔強地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富商又氣又急,拿起鞭子抽打毛驢。毛驢被打得皮開肉綻,但依然不肯屈服。
富商無奈,只好把毛驢帶回家。從那以后,毛驢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任何人都無法接近它。富商覺得這頭毛驢已經沒有什么用了,就把它趕出了家門。
毛驢無處可去,只好四處流浪。它想起了和老楊在一起的日子,雖然辛苦,但卻很快樂。它后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珍惜和老楊的感情。
經過漫長的旅途,毛驢終于回到了老楊的村莊。當老楊看到毛驢瘦骨嶙峋、滿身傷痕的樣子時,心疼得流下了眼淚。
他抱住毛驢說:“都是我的錯,不該把你賣掉。以后咱們再也不分開了。”毛驢也嗚嗚地叫著,仿佛在說:“我再也不會離開你了。”
從那以后,老楊和毛驢又過上了平靜而幸福的生活。毛驢再也沒有任性和倔強,它盡心盡力地幫助老楊干活,而老楊也更加珍惜毛驢,不再輕易被金錢所誘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真正的幸福并不是物質的豐富,而是彼此之間的陪伴和信任。在面對誘惑時,我們要堅守自己的初心,不要因為一時的利益而失去最寶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