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回來的正是時候。
金山寺已經山窮水盡,若法海還不回來,主持靈臺都盤算著帶著全寺一百多僧人下山化緣乞討了。
法海將敖冀資助的三千貫交給靈臺,他笑的連眼睛都合不攏,竟連法海的傷勢都顧不上問。
對于這個便宜師父,法海算是看透了,也不指望什么。
這一次見到靈臺,法海才發現原來他這個便宜師父居然只是一介凡人。
此前他從來沒有用法力探查過靈臺,今時他的修為已經不俗,只需用法力感應便可知一人底細。
靈臺的身上竟然沒有一絲靈氣波動。
不過,他也沒有將此放在心上,靈臺不管有沒有修為,他都是自己的師父。
此后,他安心在寺中養傷,一來二去就是兩個多月。
他回寺中第一件事就是翻看《白蛇傳奇》。
這一看之下,也是大驚。
書中的劇情竟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法海所經歷的一切都已成為了書中的情節。
其中細節更是絲毫不差。
法海萬萬沒有想到是這種情況。
此書居然會根據法海所經歷的一切自行修改劇情,也真是神了。
法海翻到自己回到寺中這段,書中關于自己的劇情戛然而止,接著寫的卻是白素貞和許宣的故事。
白素貞和許宣在杭州開了一間藥鋪,甚至還穿插著寫了陳大官人和黃天德越獄之事。
法海可謂是書生不出門,盡知天下事。
再往后看,來年春暖花開,陽春三月之時,白素貞和許宣大婚。
接著便是端午佳節,白素貞誤喝雄黃酒,顯出白蛇真身將許宣嚇死。
白素貞為救許宣,前往昆侖山盜藥。
救回許宣之后,杭州城發生瘟疫,白素貞和許宣夫妻二人施藥救人,查出兇手黃天德,與其大戰并將其斬殺。
白素貞和許宣成婚半年,法海終于登場。
法海為阻止人妖結合,有違天道,于是將許宣帶回金山寺,想要讓其與白素貞斷絕關系。
不料,許宣執迷不悟,引來了白素貞和小青水漫金山。
在此過程中,白素貞產子,生下許仕林。
金山寺僧眾死傷無數,法海不再姑息,親自出手將白素貞鎮壓在雷峰塔下。
十八年后,許仕林高中狀元,沐浴著皇恩,帶著天下道門,祭塔拜母,感動上蒼,救出白素貞。
白素貞和許宣一家團聚,書中劇情到此結束。
法海看到此處,心中突然有些疑惑。
許仕林祭塔救母,為何天下道門會景從,上蒼又是如何被感動的呢?
這一點書中沒有盡寫,只怕其中多有緣故。
不過,所幸目前的情況都還算正常,符合書中劇情發展。
兩個多月中,法海除了靜心養傷以外,其余時間便是潛心修煉。
他身懷當今天下道家和佛門兩大絕世功法,道佛雙修。
盡管如此,他依然無法突破督脈小周天之境。
督脈與任脈之間的溝壑猶如天地,這一步若沒有大的機緣終究不能突破。
此時,他再次回想起當初在《白蛇傳奇》中看到的昆侖山劍仙之事。
那名劍仙,前三十年在紅塵蹉跎,無意中進入一處上古仙跡,得了莫大的機緣,匆匆半載就成了聞名天下的劍仙。
法海之前就打算搶先進入上古仙跡,得了機緣,一直以來事趕事,無暇前往。
如今修煉卡在瓶頸之處,是時候去尋找突破之法了。
尋到上古仙跡,取了機緣,突破任脈大周天之境后,法海就打算前往昆侖山,尋找萬年桃樹,解救張老七。
法海如是打算著。
這天夜里,法海傷勢好的七七八八了,打算與靈臺辭行,前往上古仙跡。
誰知,突然之間風起云涌,幾百道強大的氣息自云巔落下。
一時間,金山寺前強者林立。
“金山寺法海可在?”
隨著一聲洪亮的聲音響起,金山寺所有僧人都從睡夢中驚醒。
不多時,所有人都來到大雄寶殿前。
靈臺開門出來,瞧見法海就站在門外。
他慈眉善目的笑著:“徒弟勿慌,一切有為師在。”
法海聞言,覺得有些奇怪。
靈臺的反應似乎一切盡在掌握。
他心中微微有些起伏不定。
對突然造訪的幾百人,他有一個大概的猜測。
指名道姓的來找自己,定然是來者不善,大概率是蜀山長老蕭天磊。
上一次有活佛濟公,他才僥幸逃得一命。
如今蕭天磊找上門來,又待如何呢?
靈臺如此反應,莫非他也是書生不出門,盡知天下事?
法海搖搖頭,跟著出來。
他在心中做好了打算,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些人傷害到金山寺的僧人。
所有的事情,他都一力承擔。
反正他死了輪回便會自動觸發,無非是再經歷一回三萬多次的輪回。
他不相信在這無盡的輪回中他都找不到破局之法。
唯一擔心的是,輪回的時間節點他還不確定在哪里。
總之,走一步看一步。
來到大雄寶殿,果然便看到蕭天磊。
然而,這一群幾百人卻不盡都是蜀山之人。
站在最前面的,除了蕭天磊以外,還有七八個法海看不透修為的人物,一個個穿的珠光寶氣,氣勢非凡。
其中竟然還有數十個僧人。
靈臺作為主持,當仁不讓的走出來,笑臉相迎。
“敢問諸位道友,大駕光臨我金山寺有何貴干呀?”
蕭天磊冷哼道:“法海何在?莫非是要當縮頭烏龜?”
法海聞言,立即來到靈臺身邊,爭鋒相對的道:“縮頭烏龜叫誰?”
蕭天磊不假思索的道:“叫的正是你!”
法海哈哈大笑:“原來縮頭烏龜是你呀!”
此話一出,眾人才反應過來,金山寺眾人哄堂大笑。
蕭天磊這邊的人雖然神情肅穆,但嘴角都是在強壓著。
兩個月之前,法海在他眼底下逃走,這讓他大為光火。
他以為法海身后有人族隱士相助,輕易動不得。
回山門之后,跟掌門匯報此事,兩人一合計決定聯合天下各方勢力,親自上門討伐。
法海濫殺蜀山弟子,這是修真界的大忌,蜀山糾合修真界各門各派,打算以大義來威逼法海身后的人族隱士知難而退。
蜀山發出討伐令后,事情出奇的順利,天下各門各派響應者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