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上人頭攢動,大家都在等著顧辰發表他的“英雄感言”。
站在高臺上的顧辰,先是掃視視了一圈周圍圍觀的人群,在確認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之后,顧辰的嘴角揚起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清了清嗓子,調整了一下衣領,微微仰頭,用一種頗具儀式感的語氣正式開口——
“咳咳,諸位——”
“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愿意駐足傾聽……”
話音剛落,臺下便響起了一陣莫名其妙的笑聲。
“哈哈哈哈,顧辰這小子,他還挺會裝啊。”
“他是在開個啥大會嗎?”
“別說,還挺有味道,這至少是個處長級別的了。”
“說什么呢,顧辰這才叫專業,這才叫重視方才的危機,和那個敷衍的園長可不一樣,這才是會像那樣救人的主角的發言啊!”
顧辰聽得一清二楚,但他絲毫不為所動,反而愈發投入。
領導范兒十足的寒暄足足延續了五分鐘之久。
終于,在臺下的觀眾都要等不下去想要離開的時候,顧辰終于開始了他的正文。
“下面,我有十個大點要強調,第一大點——”
哈?
什么玩意兒?
夢回中學教導主任在臺上訓話,他們仿佛是臺下站著昏昏欲睡的中學生。
只見,顧辰頓了頓,右手突然伸進褲兜里,似乎在翻找著什么。
片刻,他眼睛一亮,看來是找到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顧辰莫名其妙的舉起了一根細長的掏耳勺,神情莊重,似乎是要宣布什么關乎人類命運的大事兒一般。
“剛才,有人問我,這東西能干什么。”
“我想,它不僅僅是一件工具,更是我們共同面對困境時,智慧與團結的象征!”
臺下頓時鴉雀無聲,許多人被這突如其來的正經話整懵了。
“今天的摩天輪事件,是一次突如其來的考驗。在這過程中,我看到許多人,雖然無力直接參與救援,卻默默守候、祈禱;我也看到維修人員雖陷困局,卻堅持不懈。我想,這不正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寫照嗎!”
【檢測到宿主抽象行為,名氣值+100】
顧辰見狀,頓時來了興致。
果然可以加名氣值啊,真不錯,趕緊攢夠了又可以抽獎了。
“……”
顧辰的一番激情洋溢過后,全場無語。
半晌,終于才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
好好好,真是有當領導的潛質啊。
建議顧辰不要再混演藝圈了,去官場混不好嗎。
看見在場的觀眾五顏六色的表情,顧辰有些得意。
這才哪兒到哪兒啊,正菜還在后面呢。
顧辰裝腔作勢的捂嘴咳嗽兩聲,突然背起雙手,搖頭晃腦的吟唱起來,“所以啊,同志們——”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啊?
怎么這顧辰又開始吟詩作對了?
真是才華沒處施展了嗎?隨地大小作?
臺下眾人恨得牙癢癢,有在這非正式場合浪費的過多才華,不如給他們啊!他們想要還沒有的呢!
顧辰一邊閉著眼睛,一邊搖頭晃腦的踱來踱去。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不得不說,之前在系統抽到的保底還是有點東西的。
就連之前覺得完全是“雞肋”的“開鎖技能書”,就是那個勞什子的“二十年老賊的血汗結晶”,都是完全超出如今的世道的開鎖技巧了,要不然剛才那個摩天輪艙門的鎖,他也不可能在所有的維修人員都無能為力,只能暴力破門的時候,還能夠輕松打開了。
而這個“文學技能書”就更甚,不僅提供的那兩首《一切》和《這也是一切》很帶勁兒,他這個大學學哲學的都能夠輕易看出其中精妙,更重要的當然還是它背后的文學技能。
經歷了當時一番痛苦的洗禮過后,顧辰覺得自己真是升華了,一通百通,他覺得自己現在真是堪比過去現在未來的大文豪了。
那絕對是出口成章的水平啊。
就這篇,他暫時給它命名為《禮運大同篇》的文章,就是他方才在救援行動中,看見大伙兒齊心的有感而發罷了,就那么感慨著,文章就如同泉水一樣輕易的流瀉出來了。
他得意的笑了笑,他現在算是理解那些天才所謂的“感覺”和“語感”這些抽象的東西是個什么鬼了。
想著,顧辰繼續沉吟開口。
“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臺下瞬間嘩然,眾人面面相覷。
“我去!我才反應過來,顧辰這是作了一篇文言的文章?!”
“還能這樣!?”
“啥意思啥意思啊,我讀書少我看不懂啊啊啊!”
“我也似懂非懂,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了啊!”
“大家!我是H大文學系的教授,顧辰作的這篇文章相當厲害啊,怎么說,我真是相形見絀啊,我個人認為,這篇文章頗有先賢戴老的風范啊,我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我靠,H大的教授!那可是H市最好的一所985大學啊,這顧辰究竟是有什么能量,竟然能夠把H大的教授都給炸出來了!”
“顧辰這是描述的一種大同社會吧,一種人人相親相愛、各安其位的和諧社會,那真是關于人類幸福的終極追求了。”
“天哪,我就聽他在哪兒像個煞筆一樣搖頭晃腦了,原來這么吊的嗎?還好我錄像了,記下了這牛比的一刻。”
當最后一個字落地時,顧辰緩緩的睜開眼睛,滿臉虔誠地看向人群,仿佛自己剛剛完成了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演講。
看見顧辰從狀態當中緩了過來,臺下才像是終于反應過來了一樣,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人,這顧辰真是個人才!”
“顧辰,你是什么時候作的這篇文章啊?一定籌劃了很久,構思了很久吧!請問您是從哪里獲取的靈感呢?您的論述風格和古時候的先賢戴圣戴老的很像啊,您一定把戴老的著作都拜讀了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