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25:韓非?李斯
- 神話:從諸子百家開始
- 大風丨負子
- 2112字
- 2024-11-21 12:01:00
趙政與負九的面前,那一卷《性惡》竹簡上,一道水光沖涌而上,化作一個個小人,這些小人兒,從嬰孩呱呱落地,他們為了尋找母乳,而撕咬著竹簡,好似吃下竹簡上的道韻,就能讓他們滿足。
如同野獸一般,吃下這些誕育他們的道韻,他們不斷成長。
但是,如同負九之前所見,這些竹簡上不過些許道韻,如何能滿足如此多的小人們成長?
霎時間,爭奪如同‘母乳’一般的道韻,這些小人們大打出手,撕咬對方,不過幾息,這些小人就被吞噬大半!
也是這時,外面傳來一聲低沉沙啞,略帶陰鷙的聲音。
“韓非師弟,逗弄這兒孩童作何……讓屈吉先生知曉了,怕是會去咱們夫子那,告上一狀。”
負九聞聲,先是一愣,卻又心中感嘆一聲:是何人……竟然如此了解他那假正經的叔父。
等等……
韓非!
負九與趙政對視一眼,趙政好似不知道此人,但也詫異此人的逗弄。
而另一人,負九心中有了了解。
李斯!
秦國相,歷史上曾經助嬴政橫掃六國,輔佐一統天下。
不過。似乎因為他,歷史有了改變。
竟然提前在這邯鄲的典籍宮中,有了照面,也不知道這高傲如李斯,是否看得上此時的嬴政,若是給嬴政留下居高自傲的印象……
有趣。
既然事已發生,負九也只能抱著觀望的態度,走一步算一步。
“哈哈…李斯師兄,不過是看之,而喜,為,夫子解言。”韓非的聲音溫潤,帶著謙和,不過卻略有磕絆……是個結巴;以至于,言說言語,讓人心中煩躁,難聽進他的言語。
若是尋常人,怕是早就蹙眉不喜。
不過負九與趙政都非尋常人,此刻見到韓非出現,都相互對視,后又微微一禮。
韓非及冠,應當近三十之年,一副君子貴者姿態,望之尊貴。
韓非見到兩個孩童行禮,也不倨傲,反而很謙和地回禮。
“瞧。”禮畢后,韓非指著剛才的竹簡,只見上面只剩下一個滿身漆黑的小人,這小人奇異,融合了竹簡上所有的《性惡》道韻。
“汝…汝二人可能,能解之?”
韓非早已不是毛頭小子,口吃滑稽也不能再影響他的意志。
隨著他步入室內,似乎是見到負九可愛帥氣,就微微俯身,想要摸一摸負九的腦袋。
“哼……一群缺齒小兒,能道破個什么?”
李斯這時也從一側走近,目光不喜地望來,當然,其不喜之意大部分在韓非身上。
“師兄…不可,可如此說,他們皆是,孩童,后,后學之輩,當以才而教,即使,即使失敗,也無礙,重整旗鼓,自開生面。”
難為韓非的肯定。
“汝要試試么?”趙政對負九道,同時他也對韓非問道:“吾對《性惡》喜之,對于這小人也感興趣,就是不知這物是何,解之何用?”
那韓非聞聲,還未解釋,一側的李斯就道:“讓他來說,怕是日落西山也說不清楚。”
李斯看似陰鷙的面龐下,完整負九與趙政也無惡意,反倒是為二人解釋。
“《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此言為《性惡》一書的開篇。”
“如何解答是其一,明白言說的惡為何,才是首要。”
“若是能解答其一,那無用,若是能解答首要……很好汝二人有大機遇。”
李斯幽暗的目光中,閃爍一縷精光,他嘴角勾起淺笑,顯得城府極深,但他脫口之言,卻格外幼稚。
“這般罷,給汝二人三日光景,誰人能解出此題,吾二人各贈一文,以做加冕。”
言語間,李斯那初入大能的氣勢,揮灑而出。
院外,一陣狂風掃過,積攢在院中的厚雪被吹飛,卷在半空,整個場地顯得凌亂不已,雖然因為身處典籍宮,而不敢太過放肆,只把風勢控制在一院之中,但也展現出李斯的實力。
揮手來風,以亂天地!
“如何,吾這師弟雖口吃,但也是大能之軀,能否傳文。”
趙政微微凝眉,見獵而喜。
負九卻看著原本寧靜安逸的雪景被破毀,微微蹙眉道:“為何不讓風拘謹一些,只將攔住道路的雪掃開,留下那些美景。”
聞聲,趙政還沒什么,但韓非與李斯都對視一目,皆笑。
不過韓非是溫和一笑,對負九略微頷首,可又搖頭,似乎在說:汝言是好,但不行。
而李斯就沒有這般溫柔,他嗤笑一聲,卻也不與負九一般見識,只對韓非道:“吾就與師弟各擇一人罷,吾選那黑面小子。”
黑臉小子。
呵呵,負九暗笑。
這趙政確實是黑臉小子,不過趙政并不以此為厭,目光淡淡,他并不在意何人選他。
此刻,他已經在觀摩那漆黑的小人,已經試著解答《性惡》一說。
負九看似別無選擇,但對于這二人那隱隱浮現,針鋒相持的態度,卻看得清楚。
“汝二人準備給吾二人什么文?”
“非上等之術,吾可不要。”
“哦?”李斯笑而搖首,自道:“《賦鼠》一文,內藏有上術也。”
灑脫一言,即許諾上術,且望向韓非。
好似在說:敢不敢?
韓非反倒是蹙眉,他本逗弄孩童,也只尊卑留下那黑色小人,講解一二,卻沒想到賜術。
且還是上術。
“師兄何必,如此,如此不重文章,孩童,尚小,怎能,怎能讀懂上術,應當,當一步一印,,如同,如同夫子《勸學》一,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哈哈……”李斯笑了一聲,反駁道:“師弟莫忘,夫子《勸學》也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吾傳之上術,自然知曉他們修不成,但可讓他們知曉上術之大,學問之大,而感知自己渺小,如此才能積跬步、積小流。”
“吾……吾言不過汝。”韓非不擅辯論,他雖有感李斯傳上術只是為了與他爭鋒,但李斯之言堂堂正正,他也無力反駁,只能順之。
這時,李斯又激將道:“師弟入門不過記載,尚且單薄,是否猶豫傳何文……師弟不是正在著書嘛,何不傳此書?”
韓非一驚。
“怎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