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墨家劍術
- 神話:從諸子百家開始
- 大風丨負子
- 2078字
- 2024-11-14 00:02:00
負九目光清明,極為理智,道:“若是死亡之前,垂垂老矣才成為大巫,那吾的大半人生皆已過去,治不治病毫無意義。”
“吾要學是現在的道,而不是過去,更或者未來的道。”
“如今,活下去才要緊些,未來的病痛……再說罷。”
放著康莊大道不走,去走前路迷茫的小道。
他的游戲修行已經是小道,難道還要他從小道中再走更偏僻的小道嗎?
或許小道清靜,更適合他養病。
但,更多是在自尋死路……
一側,趙政聞負九之言,似感同身受,他審視負九,好似看見了自己,但也看見更為真實的負九。
朋友!
或許他們能成為朋友。
他趙政的第一個朋友。
……
這時的趙政與負九,皆經歷著苦楚的人生,他們所要的,不再是最適合他們的力量,而是能讓他們適合這個世界的力量。
無怪乎,趙政會有這樣的心思。
而再看負九。
他確實是認真考慮過巫醫之道。
可說到底,巫醫只是醫者,如何能讓他適應春秋戰國這個戰亂紛飛、不知何時就會國破家亡的世界?
身體健康是好,但首先得活下去。
一具健壯的尸體與一具病重的尸體,在戰場上沒有區別,都是死人。
負九盯著青年,誠懇詢問:“風先生……不知您走的是何道?”
那青年明白了負九的心思,知曉負九在拒絕他的好意。
即使如此,他還是輕笑道:“自然是此世主流,順大勢而行,走的人道,百家之言。”
負九蹙眉,又問:“那為何學巫醫祝由術?”
青年再笑,目光深遠。
“只要人道之天地開拓,吾之天地,亦然開拓;遂人道有需,吾自習之。”
負九愣然,他好像知道青年為何一身的君子氣息,端端如玉,讓人親善,這青年所言,已見胸襟。
難道這就是這個時代,百家爭鳴下的士人君子嗎?
這是他此時,無法達到的思想境界。
他如今,只想掌握術法,報仇雪恨,再尋找離開游戲,現世復活的辦法。
其余的說再多,對他此時而言,都是空談。
負九道:“吾知曉了,但是吾現在沒有心思治病。”
青年微微頷首。
垂眸道:“可惜…可惜,若是汝愿意學巫醫之路,吾就可得一聲“風師”尊稱。”
為何要給出‘風先生’與‘風師’兩個選擇。
自是有心收徒。
負九并不是真的愚笨,當然也聽了出來。
但他的道,不在巫醫。
青年收了祝由鈴鐺,面上顯露出一二惋惜之色,不似作假,他應當是真的有心收負九為弟子。
他望著負九,好似透過負九,看著些什么。
終于還是道:
“吾名風允,古之大庭氏后裔,原居吳越之地,此刻周游于天地四方,倒是無家矣。”
“罷了罷了。”
風允并不因負九的拒絕而惱怒。
他只惋嘆一聲,就輕輕放下此事,隨即起身道:“汝不修行巫醫祝由,在此道上,吾與汝無師徒之緣,但見之有緣,吾就傳汝劍術,算是結交。”
“汝二人,且隨吾來院中罷。”
……
屋外,天色已晚,月幕繁星,秋風吹過月華,帶來一陣陣涼意。
趙政母親藏身一側,特意裝點的發飾十分精美,美玉之中倒映著入水的月光;她趁著月色偷偷打量著院中身形如松,俊朗異常的風允,似癡了……在這邯鄲中衣冠楚楚之人眾多,皆以君子自稱,看如同風允這般英姿卓絕之人,卻唯有得見一人,一時間,趙政之母眼波輕蕩,也不知在想什么。
可風允卻無心理會趙政母親,而是看著面前的兩個孩童,笑著抬手。
在月光下,風允的衣袍潔白,笑意溫柔,更顯其風采。
只見他雙指并攏,如同施決揮劍。
“且看好,此劍術,乃天下墨者之源頭。”
憑空之中,一道文氣涌出,化作劍氣環繞風允周身。
負九與趙政皆癡癡看著劍術。
相比于招魂之術,他們是別無選擇,若是不然,他們自然更喜這殺伐之術,痛快之術!
劍氣離指,風聲聚來,在風允手中形成一柄風劍!
“嗖!”風聲再起,人影動。
在二人目光中,風允揮劍,一擊、一刺、一擋,在黑夜中明滅不定,劍光遷躍……時而厚重如山,時而纏綿如澤,時而靈巧如風,時而果決如光。
“嗖嗖嗖……”
星夜被撕開一小塊,露出一簇黑暗,訴說天星背后的混沌天地。
這一招一式,散發道韻,這是復刻之物難以承載的力量,隨著流光遷躍,道韻化作術法,皆烙印在負九的心中,震撼無比。
這風允是何種實力?
絕非一般文人修士!
……
風允收招,周身劍氣震蕩,他回身望向遠處黑暗中,走來的一位壯碩漢子。
一身墨衣,抱負黑劍。
風默,他還是找來了,且是以墨家游俠的姿態。
游俠者,天地可往,這是向風允表明決心。
“此為基礎劍術,汝等謹記其訣竅……”風允不理會走近的風默,而是繼續與負九與趙政言語,傳授劍術,而他周身的劍氣也在此時匯聚,竟然化作一本帛書劍術。
“此物,就交給汝二人,但只有一冊,望汝二人分別之時,此物已無用。”
負九愣愣接過,不解道:“基礎劍術?”
風允頷首,不做多言。
只道:“邯鄲城中,吾有故友在等,吾也該離去。”
言畢,負九與趙政這才看見不知何時到來的風默,不等二人挽留,風允已經在風默的護送下,向邯鄲趙王宮方向走去。
“唉,風先生……”
趙政母親快步走出,可看見趙政的目光,又只能尷尬一笑,自言道:“人家幫了吾等,免得那些鄰里孩童再找麻煩,作為待客之道,怎能讓客人深夜離去。”
“況且還傳授汝二人劍術,算是師長,當獻禮束脩,才合禮儀。”這般說著,趙政母親卻忘記,自己家何來的肉干,能去送拜師之禮。
趙政并非瞎子,他也不言語,只是拉著負九往偏房去。
趙政母親看見,可心思已不在趙政身上,只是蹙眉,又無奈自嘲‘吾算什么,一亂世女子,無人憐惜”,笑一聲后,就沒有再說話,往大屋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