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四早,李木盤膝于重慶府老君山的老君觀,他被同知特地安排在這里,以養精蓄銳。
而此時,他正存神煉將,于心中一點點用法力勾勒溫元帥的形象。按《太上說青玄雷令法行因地妙經》上言:
此神身高九尺、面容赤色、眼睛金色、牙齒如獠牙,嘴巴像火盆;身上又有紫巾前結,花袍束帶,腳穿吊墩皂靴,手持神鋒寶劍,騎著追風黑駿馬。
他需一點一點將此神形象在心中具象化,具象的越完整、越清晰所獲得風火雷也就越強大。
若完全勾勒出來,此神便會自元神中走出,相當于憑空多一具戰斗傀儡!
當然其歸根結底還是炁的一種,是法力的具象化;李木的忠孝雷兵則是第二種煉將,需要真正的兵卒。
辰時過半,李木收工心喜道:“還有幾次便能徹底勾勒出溫元帥的形象,屆時便可馭使雷法?!?
恰在這時,門外響起敲門聲!
“小子,都太陽曬屁股了,還沒睡醒嗎?”門外響起坡腳老道戲虐的聲音。
這幾日,老道時不時就來拉著他出去游戲。因所有開銷俱是牟姓買單,李木也不推辭,著實吃了不少的好東西。
李木開門,見坡腳老道身后還跟著兩個道士,這些道士都是老君觀的小道童。
老君觀雖也有法術傳承,但真法已斷!
“貧道已準備完善!”
李木道,隨后來到觀前盤膝而坐默念太乙守護神咒,靜靜等待山下傳來信息。
此地前臨長江,背靠南山,正適合他施法斷氣。
與此同時,金氏偽裝成上供的老人領著一群娃娃走向水龍王廟,這群娃娃全是那駝背張所做,是泥娃娃。
也不知他使用了什么法術,一個個娃娃活靈活現的,分不出真假!劃破手臂,還能聽到哇哇地喊叫,亦能看到血肉骸骨!
著實神奇,讓李木開了眼界!
不多時,金氏和駝背張來到水龍王廟,他們安排娃娃坐好,便一人一邊靜等著大妖前來。
為了使場景逼真,駝背張還驅使著娃娃四處跑動!
江面上,凌泉獨自一人負劍立于船頭,其四周又有掩飾的各種大船。
碼頭處,書生吳生佯裝成行人,但雙眼卻死死盯住江面,碼頭另一側,和尚沿街行走。
不多時,水面傳來響動,一蝦頭人身的小兵自水面浮現,他起身看了看左顧右看,便駛向水龍王廟。
剛進門,其看到一群娃娃,肥嘟嘟的小身子讓他垂涎三尺,左右看了看不見大肚便便的曹同,于是質問道:
“呔,你們大王哪去了?”
金氏起身討好道:“這位將軍,我們沒有大王,只有同知。”
“那你們同知哪去了?”蝦兵一揮長槍指著金氏道,“不要?;樱駝t讓我們大王知曉了。
淹了你們重慶府!”
金氏不與他計較而是說道:“這位將軍,我們同知正在趕來。這些都是我們準備的貢品,還望將軍通知你們大王,望他上岸一敘?!?
說著,金氏拿出一個瓷瓶遞了過去道:“這些是我們人類的丹藥,希望將軍喜歡?!?
蝦兵遲疑地接過來,他打開聞了聞,只覺得神清氣爽,猶入仙境,半響后才回神道:
“你見我們家大王干什么?按大王所言每月將貢品送上就行?!?
說著,他自然的將丹藥揣入懷中。
“將軍有所不知,我們同知想和你們家大王談一樁生意,日后貢品翻倍?!苯鹗系?。
蝦兵眼咕嚕一轉懷疑道:“你們有這么好心?”
金氏道:“當然,我們向來仰慕龍族。如今能投入龍族懷抱,高興還來不及呢。
還望將軍將大王請出來,我們好做商討。”
蝦兵想了想后道:“既然如此,你們在此等候。我去問問大王!”
說完,他便一頭鉆入江底。
不多時,江面彌漫起遮天大霧,站在碼頭看不見對岸,站在船頭看不見其余船尾。
老君觀前,李木神情緊張,起身吸氣:他知道,這大霧便是那大妖顯現的前兆。
可不知為何,大霧已彌漫至整個重慶府仍不見山下發送信號!
他只能繼續等待!
而此時的水龍王廟,金氏和駝背張正緊張的等待,下一秒便聽一聲高吟,接著一片陰影覆蓋整個龍王廟。
金氏和駝背張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之物。
那怪約莫五丈長,形似虎頭,口有利齒,眼似牛犢。
吼的一聲,那怪一出現便一口咬下泥娃娃,金氏立刻回神暗道一聲壞了:“此怪不是那江中大妖,而是一頭未見過的妖物!”
她當即一拍胸脯,一頭小鬼自胸中飛出,欲出去傳遞情報!
可小鬼剛飛出,那獸怒吼一聲,猶如天塹,那小鬼瞬間魂體慘淡,哀嚎不止。
“不對,這聲....”金氏臉色大變,再無先前鎮定,“是虎嘯!”
虎天生便可知鬼怪,故有倀鬼之說!
“回來!”她大喊一聲,卻見妖怪咧嘴一笑,自嘴中走出數頭倀鬼,那些倀鬼形態各異,有纖夫,有先前降妖的道士、和尚。
甫一出來,便撲向駝背張,駝背張慌忙丟出一泥人,那泥人迎風而張,于空中大呵一聲:
“呔!關某在此,休敢放肆!”
這泥人化作的分明是關圣帝君,其手掄青龍偃月刀,口中叱咤,一時間竟叫倀鬼無法近身。
金氏見此,一抖衣裳,自衣袖中飛出數道小鬼,小鬼見了龍屬,顫顫巍巍不敢上前;金氏無奈又喚出一只手臂長的六翅蜈蚣,那蜈蚣見了龍屬,絲毫不懼,張牙咧嘴便沖了過去!
大妖見狀,揚天咆哮,這一吼攪人心神,金氏和駝背張皆七竅流血,躲于背后的小鬼更是神魂聚散,再無戰力。
同時似有風自四面八方吹來,這風非凡風,將六翅蜈蚣團團圍住,叫它如同無頭蒼蠅亂撞,找不到方向,更施展不出神力。
駝背張見狀不再猶豫,一連扔出四五個泥娃娃。
只聽一聲聲爆呵:
“呔!你張爺爺在此!”
“某趙云來也!”
“吾乃馬超!”
“吾乃黃忠!”
源于民間傳說的五虎上將將那大妖團團圍住,妖怪絲毫不慌,大吼一聲便沖了上去。
江面,凌泉見大霧彌漫,頓感一絲不妙,他想了想長劍出鞘,準備御劍飛行于天上一觀。
可長劍剛出一半,便聽到噌的一聲,五道水柱沖天而起,接著一道黑影自江面竄出。
凌泉臨危不亂,長劍鏘的一聲出鞘,于空中直刺黑影。
那妖物不知從哪祭出一圓球,接著似有無數水氣擋在其前,將長劍擋飛。
凌泉召回長劍,身影瞬息消失,下一秒便出現在妖物背后,凌空一斬,似有萬道劍光沖向妖怪。
這時,凌泉才看清了妖怪長相:約莫十丈長,龍頭鯉魚身,腹有兩爪,似龍非龍,似魚非魚!
察覺到萬道劍光飛來,妖怪冷笑不斷驅使法寶,自有九條水龍從江面飛出,盤旋于前。
轟的一聲,水龍與劍光碰撞,爆發出驚人的威力,江面頃刻間掀出一道大坑,四周數十只大船裂為兩截。
凌泉虛踏于半空之中,和馭云使氣的敖瑾隔空相望。
敖瑾化作人身龍頭,立于白云之上道:“本王曾聽父王說過,蜀山劍俠有九等,不知你是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