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機
- 陳旭
- 334字
- 2024-11-01 16:46:27
三思而后行:思危、思退、思變

三思而后行,居安思危,欲進思退,欲通思變。在安逸的氛圍中,要有危機意識;在矛盾的局勢內,要有退步的果斷;在變化的大勢下,要有變通思維。正所謂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注意不到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退了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里錯了,往后該怎么做,這就叫思變。
春秋年間,越王勾踐在范蠡與文種的輔佐下擊敗吳國,成就霸業。之后范蠡及時思危,察覺到伴君如伴虎的危險;然后思退,毫不猶豫地離開官場;最后思變,棄官從商,成就一代“商圣”美名。而做事不三思的文種,最后落了個被逼自刎而死的下場。
人生長路漫漫不可知,沒人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么,只有在面對誘惑與危機時,時刻三思,人生才能得安、得進、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