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準備干糧
- 農門嬌妻:獵戶娘子要逆襲
- 慕九晨
- 2488字
- 2024-10-29 18:44:15
郁宴考慮在三最終答應郁仁的提議,他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在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里湊夠五十兩,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山里找找出來尋找配偶的野獸。
要是能獵到一頭熊或者一頭老虎,他不僅能湊夠五十兩還能生下余錢,只是單憑他一個人想要獵殺這種兇猛的龐然大物并不容易,怕是還要依靠他這兩個堂哥。
郁宴心中對他那兩個從小喜歡欺負他的堂哥并沒有抱任何期望,只是將自己狩獵用的匕首、弓箭全部準備好以防萬一。
林小冉從針線活中探出頭來,看著郁宴大張旗鼓地將各種狩獵用的工具擺出來十分好奇,“你要去打獵?”
“嗯,后天我和村里的大伙兒山里打獵。”郁宴用油擦拭著自己的匕首,“晚上你給我準備些干糧,我們可能要兩三日才歸。”
“這么久?”林小冉停下手中的活,她記憶中打獵都是當天去當天回,而且山里晚上不安全怎么還在山上過夜?
“嗯,早春的動物不好抓,不過抓點蛇能賣個好價錢。”郁宴和她解釋了一下關于春天抓野獸的一些常識,什么幼獸、母獸不能抓,什么早春的蛇多數是無毒的云云,說完以后他忍不住小聲嘟囔,“若不是缺銀子,又何必這個時候進山啊。”
林小冉勉強聽清他說的話怔了怔,她隱約猜測到郁宴想做什么卻幫不了他,比起銀子她此刻比他更需要,畢竟她的小命還在系統手里。
有錢走遍天下,沒錢寸步難行,說的大概就是他們這樣的情況了。
“我去弄些草藥備著。”郁宴說完轉身走了出去。
早春的山里蛇多,雖然大多數都是無毒的卻也只是大多數,要是不小心被有毒的蛇咬到了草藥的作用就彰顯出來了,如果草藥一時半會兒也救不了的話,那就看被咬的人能不能撐到被送到醫館了。
林小冉回過神來,郁宴已經不見蹤影,她轉身去廚房準備他后日上山的干糧。
想要初春的天氣在山里還能吃上軟乎的食物,那么用發酵白面做包子饅頭最好不過,比起糯米糍粑而言這種作為冷食也不會難以下咽。
想好了要做什么,她起身往外走,家里煮飯的鐵鍋太小了,她要去四嬸家借蒸籠。
她沿著坑坑洼洼的小徑走了一段路,眼前出現七八間泥磚瓦房,從瓦房后面轉過去就能到這間房子的大門處。
正值申時三刻,這個時候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大多在地里干活,沒人在村子里瞎轉。
她看著瓦房上裊裊升起的炊煙,知曉四嬸家里有人,于是加快腳步,直奔門前有一棵桃樹的那屋。
大門沒關,她走進去的時候正好看到四嬸和郁敏慧坐在陽光下拿著刀在剝兩根手指大小的竹筍的外皮,二人見她走進來立馬停下手中的動作,張口招呼起來。
“小冉,快來這里坐,我們今兒個去山里討了一些竹筍,等下你帶點回去吃啊。”
林小冉不好意思地笑了,她走過去坐在郁敏慧從屋里拿出來的小木凳子,伸手幫忙剝竹筍,“看著這竹筍很嫩,這個時候竹筍還沒長多久吧?”
“很多都還是這樣的芽尖。”四嬸李氏拿起一根上半截青色下半截淺黃色的竹筍,一看下半截就知道這半截原本是埋在土里被挖出來的,“等過個四五天,這竹筍就迎風長,別錯過這段時間就能討到不少竹筍。”
林小冉翻了翻原身記憶后和對方扯了些關于竹筍和初春山里的野菜的話題,然后帶出自己過來這里的目的,“郁宴說后天要去山上抓蛇,要我給他準備些干糧,正好上次去縣里買了些白面,我尋思著給他做幾個饅頭帶著,不知道四嬸家是否有蒸籠?”
“你四叔早上也說起這個事,看來今年大伙兒抓蛇都日子早了些。”李氏飛快將手中的筍衣剝干凈將竹筍丟進一旁已經快裝滿的簸箕中,“這蒸籠我家有兩套,大的那套五格,小的只有三格,還小了一圈。”
“那就勞煩四嬸把小的那套借我用用了。”
林小冉抱著如愿以償借到的蒸籠和被硬塞的竹筍回家時又去村里的屠夫家買了二斤五花肉用來做包子餡,雖然缺錢但是她認為該花的還是要花,尤其是這次還是她第一次著實做食物出來要送郁宴的親戚們都嘗嘗鮮。
做包子除了是給郁宴用來帶去山里做干糧,另一方面還要按照原身記憶中準備送給郁宴家的親戚和周圍挨得近的鄰里嘗鮮的用量,禮尚往來權當他們在自己醒過來這些日子里幫忙的人情。
當然,她也想用這種方式融入村里,畢竟她上輩子雖然宅卻并不是個不擅長交際的人。
林小冉回到家后打水將沾灰的蒸籠和墊包子的布洗刷,初春的井水干凈放在門口的架子上晾干,然后走進臥房倒了一些白面在圓筲箕中,端著進了廚房。
她發面的酵母是買白面的店老板送的,好在這個時代雖然落后但很多東西都有,對于她這種對專研美食只是一時興起的人而言,這里的吃食至少不會沒那么難吃。
她翻了翻家里的食材,最終決定做兩種包子餡,一種用摘的椿芽和臘肉剁出來,這個考慮到大家的口味她做的比較少,主要是為了自己解饞;另一種就做點野菜和鮮肉餡。鮮肉是。
只是想法很美好,單純發面這一關就折騰她夠嗆,尤其是這里的酵母發酵慢,她反復揉搓面團就花了很長時間,當面團柔軟程度足夠之后,她用一塊濕布蓋在上面等面團膨脹。
然后開始清洗肉餡所需的材料:香椿、野菜、臘肉和郁宴上次去山里的陷阱中得到的野味。
那些野味是幾只品相不太好的野雞野鴨,之前郁宴拿回來當天就被清理干凈掛在了土灶上方煙炊著,這才幾日就已經有些臘肉的模樣了。
畢竟她當時抹了不少鹽,雖然這里的鹽并不便宜,但是普通老百姓還是能吃得上鹽的,據說是因為福喜縣隔了幾個山頭后面是大海,因為挨得近的關系這里的食鹽相對便宜。
不過這也是林小冉聽人說的,至于那海到底距離有多遠她并不清楚,她只知道在這窮山峻嶺的地方,可不像是附近靠近大海的模樣。
面團經過一段時間后發酵得已經是原來的兩倍大,她盯著面團上出現蜂窩狀小孔把蜂窩小孔全部擠壓掉,又揉了幾下后就開始包包子。
林小冉本質上不是個喜歡下廚的人,只是不喜歡并不代表不會,她不僅有一手好廚藝還會創新,因此自己做來吃吃還好,要她長久把下廚當成賺錢工具她是不樂意的。
她手很巧,一個個面團好似變戲法般在她手中吃上了期待已久的餡料,然后變成一個個帶著花紋的俏模樣端端正正地在蒸籠里排成行。
約莫半個時辰,兩個蒸籠里已經被填滿,她將蒸籠里的包子挪挪位置將手中最后一個放進去,然后蓋上了蒸籠蓋將剩下的餡料收起來,拿著案板出去洗干凈回來就開始燒火蒸包子。
她熟練地用火石點燃柴火,把蒸籠架在大鐵鍋上。
能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古代生活林小冉還得感謝原主,對方人雖死了卻把記憶和帶著做過農活記憶的身子給了她,很多時候不需要她刻意想著該怎么做身體就比大腦先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