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是時候借雞生蛋了
- 都擁兵百萬了,誰還跟你君君臣臣
- 想入一磨
- 2136字
- 2024-11-21 06:57:33
“民富則國富,民強則國強!這個錢,百姓拿不出來,朝廷也必須把它拿出來,必須花!把灌溉系統落實到位,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吳巍沉聲說道。
“臣已經計算過了,這個水車要用大量的木頭,還有鐵,另外還要開渠引水,人工,工具損耗,這些都是錢,要想建設一套灌溉體系出來,少說也得上百金。而如果要在雍涼全境推廣,光是水車的建造,開渠等工作,便需要近十萬金了。”
“另外。”
“陛下曾經分析過,要提升糧食的產量,一是改良種植技術,二是改良糧種,三,便是擴大耕地面積。但我們雍涼之地的耕地面積早已經飽和,要開墾新的田地,只能在北邊開墾了。”
“但咱們雍涼之地歷來苦寒,只有南邊和東邊稍微宜居一點,大批的良田也都集中在南邊和東邊,如果現在在北邊開墾田地,那就必須南水北調。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沒有幾十萬金,上百萬金,恐怕完不成。”
百萬金?
換算成銅板,已經一百億了!
就這么算了算,勞景程的嘴角都抽搐了一下。
“臣已經跟工部尚書季云山商討過了,如果要使北地千里貧地變成沃土,必須以舉國之力,挖一條大渠。南引秦河,北接陽水,總長五百里,底寬五十米,頂寬百米,沿途筑壩調水,保證旱澇無憂。”
吳巍認真的說道,“此大渠一旦建成,至少能灌溉百萬畝良田,從此我雍涼之地再也不是苦寒邊塞,將成為塞上江南!”
秦蘇聽完,久久的沉默,認真的思索。
雍涼之地整體地勢南高北低,尤其是陽水所在的東北區域,地勢最低,所以,引南邊的秦河水到東北的陽水,完全行得通。
“如果真的成功,確實也能讓百萬畝良田受益......”
“這大渠,必須修。另外,水車以及配套的灌溉系統,也必須開始建設。”
秦蘇沉吟了不久,便斬釘截鐵的開口。
“陛下,百萬金,不是百萬銅,這是一筆巨款,現在拿不出這么多錢來啊。”
勞景程站出來阻攔,身為戶部尚書,他自然知道國庫里面有多少錢。
就這么一窮二白的修大渠,前景很美好,但也很有可能把新生的大涼給拖死。這是在賭國運。
他的臉色也是早已經比鍋底還黑了。在他看來,吳巍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想象得很美好,但完全不顧實際的情況。
這什么大渠,以大涼現在的國力,根本沒能耐修筑起來的。
秦蘇假咳一聲,說道:“勞愛卿先別急著拒絕,其實錢的事情,朕有辦法快速解決,先讓吳愛卿帶你去看看水車再說。”
說著他又扭頭看向吳巍:“吳愛卿,國庫的開支可都是勞愛卿在管,朕有時候都要聽他的,你可要全力展示水車啊。”
吳巍連忙說道:“臣知道了。陛下,勞大人,請,這水車保證不會讓你們失望。”
沒多久,他便領著眾人來到了試驗官田。
遠遠的,便能看見一架高大的木制輪子在緩緩的轉動,光是固定這個巨大輪子的木樁,便十分高大粗壯。
離得進了,眾人才看到,這水車的輪盤上有著一個個的小木斗,水流的沖刷,小木斗不斷裝滿水,再被水流推動著往上旋轉,當往上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微微傾斜的木斗就會把里面的水嘩啦一聲倒進邊上的溝渠之中。
水流順著溝渠流遍田野,如此循環往復,搭配著復雜又精細的溝渠,每一塊田都能被澆灌。
就這么一架水車,灌溉效率就幾乎能夠頂替整個村子的勞動力了。
“這就是水車?”
勞景程被眼前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他自然知道,這樣的灌溉神器,意味著什么。
隨行過來的那些隨從,也是瞪圓了眼睛,他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神物,每一個人的表情,都是十分的震驚。
“在陛下把水車還有各種農具的設計圖紙交代下來后,我跟工部的人費了許久的功夫,才成功的把這些農具制造出來,在官田實驗了一下后,大獲成功,保守估計,官田下一個季度的糧食,能增產三成左右。”
吳巍沉聲說道。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勞景程絮絮叨叨,一邊嘀咕,一邊還快步走到了水車邊上,仔細的觀摩,要不是有人攔著,他甚至都想跳進水中,去摸摸那緩緩旋轉著的水車了。
如果是這種東西,不要說每一架的建造成本高達百金了,就算千金,那也得咬著牙,硬著頭皮在大涼境內推廣啊!
而且,那個聯通秦河與陽水的秦陽渠,也必須挖通!只有這樣,才能讓水車的功效最大化,才能如吳巍所說,化貧壤為沃土!也只有這樣,大涼的糧食安全,未來才不會受制于人!
“陛下,您剛才說,有辦法解決這巨大的資金缺口,不知道是什么辦法?”勞景程迫切的看向了秦蘇。
秦蘇笑道:“勞愛卿這么快就轉變想法,要支持水車建造,大渠挖掘了么?”
勞景程板起臉:“陛下,臣在跟您商討國之大事。”
秦蘇知道他心虛,也不揭穿,笑著說道:“要解決這巨大的資金缺口,很簡單,借錢!”
借錢?
勞景程和吳巍面面相覷,不知道秦蘇這是什么意思。
主要他們也想不出來,能到哪兒去借這么多錢,那可是至少百萬金的資金款項啊,要知道涼州城作為大涼首都,房價當屬整個大涼最高,但一套占地百畝的房子也就價值千金而已,百萬金,買房子都能買多少套了?即便是最富裕的那一批商人權貴,短時間也拿不出這么多錢啊。
而且,人家也不一定要借給你啊,無利可圖,人家憑什么拿出這么多錢外借呢?
“朕說的借錢,不是以往的那種借錢,而是發行國債。”
秦蘇淡淡道:“以朝廷的信用做背書,向全國百姓借錢,甚至向其他國家借錢。而這個債券可以分為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時間越長利率越高,購買的金額越高,到期以后,能夠得到的利息就越多。”
發行國債的想法,秦蘇也是剛剛想到的。
他也是發現了,目前的商業版圖賺錢速度太慢,根本支撐不起日益龐大的各項支出。
所以,也是時候借雞生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