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蛀蟲
- 崇禎圣朝
- 神癢
- 2385字
- 2024-11-10 00:01:00
朱由檢的怒吼聲在乾清宮內繞梁不止,殿內的空氣瞬間冷至冰點,群臣都噤若寒蟬,怎么陛下最近老發雷霆?這和當初登基的他完全判若兩人啊!
朱由檢沒想到,自己只是想抄八家晉商的家,賺點銀子花花,不曾想卻捅到了馬蜂窩。
原來賬冊不單只有此次清抄所得物品的數目,還附帶了一份與走私有關的名單,是田爾耕和許顯純,審問范永斗等人所得。
名單有里一批文官,武將,甚至前幾任巡撫,總兵有幾個也在,這些朱由檢并不奇怪,可名單最前面,代王朱鼎渭,晉王朱求桂,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允禎,恭順侯吳惟英......和一串勛貴等人的名字赫然紙上。
名單后還附帶幾行小字:“據王家王大宇交代,他們從朱純臣等人處采買器械,盔甲,火藥,大炮等,而朱純臣等人,將本是三大營的軍械物資賣給了他們,甚至有的還從江南那邊,通過運河運過來,用的還是官府的船......”
“啊!”朱由檢心中氣到了極點,嗎的,怪不得,怪不得大明會亡國,從上到下,從藩王到勛貴再到整個機構,都爛透了,殺!就算十七年后老子要上吊煤山,我現在也要先殺了你們這幫逆賊,白眼狼爽了再說!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他未發一語著下了臺來,從李若漣腰間取出寒光泠泠的寶劍,在群臣驚恐的目光下,猛然揮劍斬向一旁精美的瓷瓶,這景德鎮官窯所制的瓷瓶,在劍光重擊下瞬間破碎,碎片灑落一片,正如提劍之人的心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殺!
他沒有和任何人商議,直接乾綱獨斷,大喝道:“李若漣,駱養性,田爾耕,許顯純!”
四人當即應道:“臣在!”
朱由檢手中的劍仿佛在燃燒著熊熊烈焰,散發著濃厚殺氣,這句話幾乎是從朱由檢口中砰出來的:“立即將代王,晉王下獄論罪!立刻將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允禎,恭順侯吳惟英等有關案犯,抄家下獄!以正國法!”
轟!朱由檢這話宛若地震,像九霄神雷在群臣腦中炸響,人人都頭皮發麻,什么?陛下要將代王,晉王,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允禎,恭順侯吳惟英拿下!他們和晉商這事有關?!這怎么可能!
不說朱純臣,徐允禎二人是國公,代王和晉王可是國之親王!怎會行此通敵叛國之事!你們朱家的天下,你們自己也不要了?
朱由檢走向英國公張維賢,在對方戰戰兢兢的目光中,將寶劍掛在他肩上,聲音沒有絲毫溫度:“來,魏伴伴,你跟諸位大人們說一說,這些人干了什么好事!”
好事二字,他加重了語氣。
“是。”
魏忠賢明白朱由檢為何如此失態,當初他得到這份名單時,也是難以置信,這么多與國同休的勛貴,藩王為了銀子,竟一點家國天下都不顧了!
大明養了你們祖上幾百年,現在你們卻在背后捅刀!怕是巴不得大明亡了?陛下死了?真是一群狼心狗肺的笑面虎!
他不急不忙的開口:“據查代王,晉王,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允禎,恭順侯吳惟英及歷任大同巡撫,總兵等,皆私通八家晉商,以王府,國公府,官府名義采買糧食,鐵器,衣物,運往遼東建奴處。”
說到這,他頓了頓,掃了眼睛像要從眼眶里飛出來的群臣一眼:“朱純臣,徐允禎等勛貴貪贓枉法,罪大惡極,將本該裝備我京營將士的盔甲,軍械,火藥,大炮等賣給范永斗等人!”
甚至借國公府的名義令工部產的器械,鎧甲,火器也賣了出去,這些最后都出現在了遼東,成為了射向我軍將士的利箭,射向我軍將士的炮彈,成為了他們身上刺不破的盔甲,成為了他們手上收割我軍將士性命的利刃!”
。。。。。。
乾清宮內靜得連蚊子嗡嗡飛的聲音都能聽見。
群臣都是目瞪口呆,他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代王,晉王,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允禎,恭順侯吳惟英等勛貴,竟能做出此等聳人聽聞之事。
將自家的兵器,糧草,大炮賣給女真人!這是什么行為!通敵!賣國!賣祖宗!天理難容!
雖然我們也都多少收些孝敬,可比起這些勛貴,不知好了多少倍!想發財可以,但得有底線!有紅線!
一時間,不少大臣義憤填膺,憤怒不止。
孫承宗這位須發皆白的老人,氣得胡須亂顫,他向前一步,大聲說道:“陛下!今日之事,自我大明開國以來聞所未聞,凡有關之人當從嚴從重,處以極刑!”
徐光啟也站了出來:“臣附議!無論牽涉何人,身居何位,殺之!”
錢龍錫也高聲道:“這些逆賊行此大逆之事,實是背叛了陛下,背叛了祖宗,背叛了大明,背叛了供養他們的百姓,與南宋秦檜一般無二,臣請殺之!”
“對!”
“臣請殺之!”
“臣請殺之!”
“請殺之!”
“殺之!”
。。。。。。
群臣齊聲高呼:“殺!殺!殺!殺!”
他們怒火如潮,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似乎要將乾清宮淹沒。
他們都目光不善的盯著英國公張維賢,這位勛貴之首,張維賢心里直叫苦,這事雖然和自己沒關系,可朱純臣,徐允禎販賣軍械武器,他是知道的。
可他佯裝不知,現在事發了,作為勛貴領頭人,也脫不開個失察的罪名,陛下和群臣還會懷疑自己有沒有通敵叛國。
現在群臣看向自己目光和掛在肩上的利劍就是明證。
朱由檢表情冷得像北極的冰山,聲音如同千年冰川:“英國公以為呢?”
張維賢心里一緊,好像一股殺意鎖定了自己,有一種只要自己說的話,不讓面前人滿意,下一刻自己就會身首異處的感覺。
數百年英國公府,也會擔上個通敵叛國的罪名化為灰燼,祖上傳下來的“英國公”匾額會被踐踏,而他會被釘在恥辱柱上,罷了,死道友不死貧道。
朱純臣,徐允禎你們自尋死路,別怪我不拉你們。
張維賢額上冒出細漢,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顫抖道:“這些逆賊,臣羞與為伍,但他們祖上曾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臣請先捉拿下獄,待查明真相后,再議處不遲。”
他最終還是沒有把話說絕。
首輔張瑞國也說道:“陛下,代王,晉王乃皇室宗親,當慎之!。”
次輔李國普表情沉重,滿是擔憂:“陛下,事關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貿然殺之于我大明局勢不穩,臣請先捉拿歸案,審問清楚后再治罪不遲。”
他們能不知道名單上這些人德行?十有八九是真的,可暴怒的陛下和慷慨激昂的群臣,個個都說要殺,可他們想過殺了之后會怎樣嗎?
這些藩王,勛貴,都是百年望族,盤根錯節,勢力龐大,真殺了,天下必然動蕩。
各地藩王,勛貴怎么想?會不會造反?會不會再現建文之事?應付后金已經夠吃力了,別再內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