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20.我不同意
- 重回八十年代悠閑小漁村
- 月桂墨影
- 2059字
- 2024-12-05 19:23:46
農村的夜晚雖然清凈但也無聊。
不過沒有電視,沒有手機的日子倒也沒有那么痛苦,很多東西習慣就好。
等陳明輝再一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天空再一次泛起了白色泡沫。
原本還是寂靜的早晨讓一聲怒吼劃破。
“我不同意!”
陳明輝家旁邊也就三五家人,哪里有吵鬧,一溜煙的全都能跑出來看熱鬧。
只見陳父拿著根木頭棍子就要打人。
陳明會可不是以前那傻傻的樣子,只會立正挨打。
陳父這個年紀的身體怎么比的上一具年輕力壯的身軀。
陳父的臉上一下漲成紫紅色,脖頸處青筋暴起,像是蜿蜒隆起的地脈。腮幫子鼓起一道道棱,眉頭緊緊擰成一股死結。
鋒利的眼神讓旁邊的小輩們大驚失色,畢竟陳父也很少在人面前露出這樣的姿態。
“你要干嘛。”
一道尖銳的嗓音從屋內傳出來,陳母罵罵叨叨的拉扯著陳明輝和陳父。
讓兩人坐下來好好說話。
“你兒子干的好事。”
陳父看著一臉無所謂的陳明輝,愈發生氣。就連手里的煙桿都拿不穩了,點了三兩次才點著火。
“原本我就不同意這么分,你非要偏袒這個逆子。
平日沒干什么事情分東西倒是積極,你看看他拿錢干什么,才到手就花的一分不剩。”
聽到這話陳母頓時不高興了,這家里誰偏袒誰還真不好說。
“分都分了怎么了,這錢就沒有我一份。
還有啊,我兒子花錢買船。那是正兒八經的正事。”
說到這兒來,陳父倒是越發生氣了。
“哼,你看你這兒子把我放在眼里沒。買船就算了,自己的事兒不安心做好,就想著去養海鮮。”
陳母不善的對著陳明輝,氣不打一處來。
“我兒子養海鮮,那你不也還養豬嗎。你們一個兩個沒一個讓我安心。”
“我養豬能一樣嗎,我那不是……”陳父臉上才褪去的血色又填充了上來。
但看見陳母那樣子,也不好多說什么。
陳明強在屋里聽見動靜,趕緊出來拉過陳明輝的手把他往外拽。
“什么情況。”
陳明輝不想和老頭爭執多的,不代表他心里就舒服到哪里去。
平靜了好一會兒才收回自己的一張臭臉。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養海鮮被爹知道了。”
看著二哥質疑的表情,他原本不想說太多,還是不耐煩的解釋道。
“今天早上我在門口碰到張姨,就向她打聽咱們村以前廢棄的那口水塘怎么處理的。”
“就是,二道口那個拗口那個地方。咱以前不是經常在那游泳摸魚嗎,我就想著把那個地方承包下來搞魚塘。”
陳明強聽了直直點頭。
老人家早上起得早,就是被聽到了太不小心了。
陳父也一直是這個樣子,一般人都覺得是個和氣老實的人。也就自己家知道這老人時不時就犯犟,而且怪的很。
“那你準備怎么辦。”
陳明輝隨手拔了根草叼在嘴里露出潔白的大牙齒。
含糊的從嘴里擠出幾個字來。
“反正早晚都會知道,咱們這地方還能有事情藏住?
而且分都分家了,他還能把我怎么樣。”
陳明強原本還和氣的態度一下子變得急促了起來:“怎么說話的。”
點了點陳明輝的肩膀。
“再怎么說,也是你老子。”
不過陳明輝倒是一副我知道錯了,但我不服的表情讓人無奈。
“行那我走了。”
“去哪。”
“村口打牌。”
拍了拍屁股,大搖大擺的就朝著家門口走了出去。
.
.
“林叔,村委會怎么走啊”
在這個林姓占比極大的魚躍村,喊“林叔”準沒錯。
“前邊直走,在房子最多的拐角處東邊拐一下,里面有個大院子就是了。”
“行,謝了叔。”
陳明輝提著一包媳婦從娘家拿的特產就往前走。
左拐右拐總算是看見村委會了。
這地方一般人沒事兒誰來啊。
“咚咚咚”
“誰啊,進。”
陳明輝提著東西就直溜溜的進來了。
這年代沒那么講究。
“是陳老二家的輝子吧。才幾天沒看見壯實了不少。”
“林書記,這倒沒有。就是曬黑了點”
陳明輝一張人畜無害的表情,以及一張微笑的臉讓人很難有不好的情緒。
“呵呵,在船上干活總是辛苦的嘛。”
“說吧,什么事。”
陳明輝也不含糊。
“就是咱們村子東邊不是有個魚塘嘛,我就是想把它承包下來。”
林主任略有所思的看著陳明輝。
“明輝啊,你可別被人騙了。至于那地方你想養東西就拿去養吧。
那地方早就荒廢了,也沒人要。”
陳明輝倒是心急了。
這些地方在以后可都是好地方,現在沒有人爭,等到以后可不好說
現在一般人別說要了,路過那地方都感覺臭熏熏的。
不過要是等到陳明輝賺到錢了這歸屬可就扯不清了。
“書記,我就是想養點蝦之類。感覺那地方還行。
上頭不是支持搞經濟嗎。我這就隨便搞搞。”
林耀西想了想就同意了。他也知道陳明輝想什么,但這地方反正也沒人要,空著也就空著了,不如承包給別人。
“那行,就簽個承包個三十年。一年五十塊錢。”
聽到這陳明輝兩眼發光。
這地方雖然不咋地,但一次三十年也是出乎意料。
這個年代的人膽子確實大。
基本上批一塊地都是頂格處理的。不管好地方還是壞地方只要你給錢就給你開綠燈。
不過這些人再過個二十年基本是都得被罵個半死。
原本屬于集體的荒地變成寶地,但是又和自己無關,村民的怨氣可想而知。
“那書記,我等會兒就把錢拿來。”
“呵呵,不急。”
陳明輝知道走出來都是暈乎乎的,就這么簡單粗暴就辦成了。
他原以為在這個供銷社都不鳥人的時代要好好拉扯一番。
想不到幾分鐘不到就搞定了。
這位林書記是個辦事的實在人。
不過陳明會不知道的是,溫市隔壁省已經開啟了出國浪潮。
他們村子也是蠢蠢欲動。
家里要是沒點產業,估計要不了多久這些年輕人得走不少。
畢竟有的村集體偷渡的也不是沒有。
他這個村書記壓力也是大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