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經文,頓悟劍術
- 家族修仙:風起仙途
- 平陸澄江
- 2615字
- 2024-10-27 22:42:14
長老最后只留了一句五日之后四人去任務堂接取任務,就讓他們離去了。
沈和謹和沈和熹兩人回到幽篁里。
“啊謹,你陪我練習一下瞳術唄。”沈和熹說到,他的瞳術需要有人反饋才好進步。
聽到這個,沈和謹很干脆的搖頭,不是他不愿意,而是對他練習沒有用,可能是因為他自修行開始,又開始重新早課的內容。
而這些經文有些在這個世界依舊神異,每當他念誦清靜經的時候,就覺得他的存在,就像是一片寧靜的海洋,無論外界如何波瀾壯闊,他都能保持一份從容和淡定。
這是最好的修行狀態——心如止水。雖然距離修行的至高狀態不為萬物所動,不為世俗所擾還很遙遠,但依舊是一個巨大的跨越。
所以導致沈和熹的瞳術和媚骨作用對他都沒什么效果。雖然中間也有沈和謹的修為略高的原因,但還是心境占絕大部分原因。
“哼,你不說我都忘了,對著你練,就跟木樁沒有區別。”沈和熹小聲埋怨道。最后還帶上了一份惑音,很顯然,這小子還沒有死心,但是看到面前的沈和謹依舊面帶淡笑的看著他,眸中罕見的喊著戲謔。
不禁有些尷尬的邊喊邊跑,“行了行了,我去找其他人。”甚至都運用了身法,不一會就消失在沈和謹的視線之中。
沈和謹也沒多留,回到練功的靜室之中。
開始誦讀《黃庭經》。
這些年除了《道德經》《清靜經》就是《黃庭經》誦讀的最多。
道德經在娘胎之中時,助他吸收先天之氣,現在可以吸收每日的先天紫氣為他菁純每日打坐吸收的靈氣。
清靜經有清靜心境的功效,是靜心入定的不二選擇。還可以提高對抗幻術媚術的抗性,這一點在沈和熹身上有很好的實驗。
而修行黃庭內景經后,沈和謹發現自身的悟性,神魂強度都有不小的提高。
可不敢小瞧這小小的提升!
這一步快,步步快,這三部經文可以說是為他打下十分牢靠的基礎,甚至于他主修的功法也不是什么一般貨色!
當然,這些經文,沈和謹也想過上交家族,但是他試過,寫下來,但是一落筆,紙張就會化為灰燼,所以這件事便擱置了。
黃庭誦完,已是半個時辰后。
沈和謹走出門,細雨如絲,悄無聲息地織入了院中,四周的竹林在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與雨滴落在屋檐、地面上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自然的交響樂。
他的呼吸漸漸與這雨聲同步,他的心神也隨之融入了這片寧靜之中。
腦中想起來之前先生對他說的話,“沈和謹,你的劍法,沒有一絲一毫的偏差,甚至每一劍都像是經過精心計算,但是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他還記得當時先生一言難盡的表情,因為他對于劍法不是沒有天賦,甚至不差,只是缺少靈性,更像是標準答案的復制粘貼。
他曾嘆息,說他的劍法如同枯木,缺乏生機。
其實他自己也明白他的劍法雖然標準,卻缺乏了一種靈動和變化。
聽雨劍法,由他用出,就像是一潭死水,平靜,缺乏了一種活力和生機。
沈和謹走到院子中,手中握著那把平日練習的木劍。
他閉上眼睛,聆聽著雨滴落下的聲音,那是一種寧靜而又充滿力量的聲音。
雨,開始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起初只是零星幾點,隨后逐漸變得密集。
沈和謹的心境也隨之變化,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他開始想象,如果自己是一滴雨,會如何落下,如何與大地接觸,如何融入江河湖海。
隨著雨勢的增強,沈和謹的心中突然閃過一道靈光。他睜開眼睛,手中的長劍仿佛有了生命,隨著雨滴的節奏舞動起來。
他的劍法不再僵硬,而是變得靈動,每一劍都似乎與雨滴的節奏相呼應。
雨越下越大,沈和謹的劍舞也越來越快,他的身影在雨中變得模糊,仿佛與雨融為一體。
聽雨劍法,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本劍法與雨脫不開關系,這次也是偶然,在這場雨中頓悟。
聽雨劍法第一式雨落無聲:
劍尖輕點,看似無力,實則暗藏殺機,劍尖如雨滴般連綿不絕地攻向對方。
第二式雨幕天成:
舞劍成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第三式雨后初晴:
這一招強調的是劍法的連續性和穿透力,如同雨滴不斷滴落,最終穿透堅硬的石頭。是聽雨劍法中的反擊招式,在對方攻勢最猛烈時,突然改變劍法的節奏和方向,如同雨后初晴,讓對手措手不及,從而找到反擊的機會。這一招象征著在混亂的戰斗中找到一線生機。
當雨漸漸停歇,沈和謹收劍而立,他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他領悟到了雨之意境,使得他在聽雨劍法的領悟之上得到了質的飛躍。
如果繼續領悟下去他可以觸及更高深的水之意境。
不過他現在雖然可以靠著聽雨劍法使用雨之意境,但不是長久之策,畢竟他領悟的不是劍意,而想要充分發揮雨之意境,最好還是將已經與水系術法結合起來。
不過現在去最主要的目標還是現將聽雨意境熟練使用。
這么想著沈和謹趁著時機正好,再次開始揮動手中的木劍。
這一次在他的手中,劍不再是一節枯木,而是化作了一道道靈動的雨絲,隨著他的步伐和呼吸,潺潺流淌,仿佛有生命一般。
劍尖輕點,如同水滴落在平靜的水面,激起一圈圈細微的漣漪,劍影隨之擴散開來,輕柔而不失銳利。
每一次揮劍,都像是溪流在山間蜿蜒,時而急促,時而緩慢,但始終保持著一種難以捉摸的節奏。
劍法中的每一次轉折,都如同溪水遇到巖石的阻隔,巧妙地繞過障礙,繼續向前流動。
劍光在空氣中劃過,留下一道道透明的軌跡,就像是水流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最終,劍客收劍而立,劍光如水般緩緩消散,只留下一片寧靜和深邃,仿佛剛才那如流水般的劍舞,只是一場夢幻般的表演。
一場頓悟,他的聽雨劍法直接從小成進入到意境的層次。
這代表了他有了跨階作戰的實力。
而此時院外傳來了一陣掌聲,“啊謹,你的劍法突破了。太漂亮了吧!”
劍舞如霜雪,清輝映孤影。
這是沈和熹第一眼看到沈和謹舞劍的時候的第一感受,這么的是太美了。
細雨綿綿之中暗藏的鋒銳殺機,這劍美,人也很美。
沈和熹其實在沈和謹剛開始舞劍的時候就回來了,但是并沒有打擾,反而欣賞了一場瑰麗的表演。
“果然,先生說你是我們之中悟性最好的,結果被劍法脫了后腿,現在怕是先生都沒辦法說什么了。”沈和熹笑盈盈的對沈和謹說到。
沈和謹倒是沒有理會他的調笑,而是直接對人說了三個字,云夢糕。
隨后便轉身除了院子,后面那人馬上就追了上來。
“我都忘了,今日有云夢糕,你怎么不提醒我。”有些氣哼。
沈和謹是沒理他,這五年他也了解沈和熹的性子,沈和熹就是個戲精,越理他越上綱上線。
而云夢糕是食堂提供的一種特殊的糕點,以一種特殊的迷幻草為原料,口感綿軟,仿佛能讓人進入夢境。
對于沈和熹來說不僅味道美味,還可以鍛煉自己的神識,琢磨其中的幻術特點。
而其余族人也因為云夢糕能夠增強對幻術的抗性,所以導致云夢糕供不應求。
云夢糕的其余食材其實不珍貴,就只有迷幻草,因為迷幻草的領地在筑基期妖獸的領地,低階修士采摘不了,高階修士不在乎,這導致迷幻草還蠻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