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圖紙,燃氣輪機
- 文明試煉:從長城守望開始鑄奇跡
- 討口子的小阿抄.
- 2118字
- 2024-11-12 22:33:24
文明試煉的時間過得很快。
眨眼的功夫,已經過去了24小時。
此時的國內與國外,出現了天翻地覆的差距。
國外。
01號神明肆虐,召喚出無數的蟲潮和微生物,吞噬著無數的人類。
02號神明游蕩,雙目將黑死蔓延至全世界,收割無數脆弱的生命。
然而華夏國內。
神明降臨的直接沖擊已被成功化解。
所有人都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節奏。
除去那一個個的黑幕遮蓋住的高大身影,其余的幾乎看不出和試煉前有什么區別。
不過聯指中心卻是全速運轉了起來。
對接艦隊,接回國外的英雄。
協助第三研究所,護送建筑師前往邊疆,實地考察長城烽火臺基站的選址。
調動衛星,監控華夏外圍神明動向。
問責倭國,索要朗基奴斯槍。
如今,又多了一個新任務——接洽巴羊國,運送科技圖紙回往研究中心。
“劉總工,半夜把我們叫過來是有什么緊急任務嗎?”
聯指中心大廈的后方。
原本露天的臨時場地已經改造完畢,形成了一個擁有四層作業平臺的研發場。
一身書卷氣的劉總工正指揮著吊車,將一臺臺測試儀器放置在研發場中。
“華夏特級重大科研項目,華夏一級攻關項目,華夏聯指中心最高級征召令,華夏反降臨研究院最高級研發任務。”
看著風塵仆仆趕來的一眾工程師們,劉總工將手中的四張文件一一碼在了控制臺上。
“嘶——”
聽到這幾張幾乎只存在于傳說中的密令,所有工程師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各位同僚應該已經猜測到了,我們要開展的研發項目是什么。”
其實,這些工程師在落地聯指中心的時候,基本都猜到了這次的任務內容。
因為全國精通并參與過設計重型工業燃氣輪機的,只有他們幾個。
“重型燃氣輪機?”
“嗯。”
“長城守望計劃還在平穩推進,未來會有更多的烽火臺基站,會需要更多的電力供應。”
“按照現在的境外神明遷移速度,局勢將在數天后急劇惡化,屆時,烽火臺基站需要常規化開啟。”
“但,華夏不可能24小時抽調全國的電力供應!”
“所以,我們必須趕在局勢惡化前完成研發。”
“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
聽到劉總工慢條斯理地描述,所有工程師都頓感壓力倍增,但又都是雙眼精光直射。
“我就知道肯定有我們的任務!”
一名手提公文包的工程師激動萬分。
“劉總工!關于500兆瓦的試驗機我已經有想法了!”
這名工程師當即把公文包打開,掏出了一沓寫滿驗算數據的草稿。
“試驗機有什么用!300兆瓦的試驗機2024年10月就已經上馬了!但這些試驗機功率再高,最多就只能部署一臺!”
“華夏目前規模化部署的量產機,是50兆瓦的!我們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把量產機的功率提升上去!”
別看這些工程師平時聊天交流都是客客氣氣的。
一旦涉及到專業技術問題,氣氛瞬間就會焦灼起來,甚至討論到分歧大的時候,打破狗腦子的情況都有。
看著這些工程師越說越亢奮,甚至有的已經開始臉紅脖子粗,準備擼袖子好好辯論辯論的時候。
劉總工輕咳了一聲,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的話語不緊不慢,但卻有一種讓所有人都停下來,聽他講話的氣質。
“各位,我們今天的任務,是1500兆瓦的J級重型工業燃氣輪機,而且是規模化量產機。”
此話一出,所有工程師都愣在了原地,像是忘記了剛剛在吵什么。
剛剛那名設計出500兆瓦試驗機的工程師瞇起眼看向劉總工,語氣已經有些被戲弄的不忿。
“劉總工,我們敬您為華夏設計出了數座大壩、地下核基地還有長城烽火臺基站,但這不是您隨便夸下海口的理由。”
“1500兆瓦?還是規模化量產機?劉總工您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這是一百年后都不一定有的技術!”
“何止一百年!一個重型燃氣輪機,光涉及到的基礎研究就幾百項”
“...”
“呵呵各位莫急,喏圖紙送來了。”
劉總工說話時,試驗場外正好進來了一隊全副武裝的特戰隊。
“華夏反降臨特戰隊,第一分隊隊長錢衛國,向您報到!”
為首之人,正是之前護送陳星和葉院士的錢隊長。
“科技圖紙護送任務已完成,請您簽收。”
特戰隊敬禮,將護在中間的一個保密鉛盒交給劉總工,立馬轉身離去,同時還將試驗場里的所有無關人員都帶了出去。
“其實我也不懂怎么研發重型工業燃氣輪機。”
劉總工將鉛盒打開,里面安靜地躺著一張電子圖紙。
“但陳首席告訴我,放心把你們找來,拿到圖紙,你們肯定能打造出來。”
“哦對了,之前的烽火臺基站,也是陳首席的功勞,我只是幫忙完善了施工方案。”
其余工程師已經沒心情聽劉總工說這些,目光都緊緊地盯著那張電子圖紙。
“這是...文明試煉的獎勵?科技圖紙?”
剛剛那名工程師咽了口吐沫,接過了電子圖紙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他就像是癡了一般,原本寶貝一樣護在懷里的500兆瓦試驗機圖紙不知不覺滑落在地,他都沒有任何反應。
滿眼都是那張電子圖紙。
“不對啊...這里怎么能...”
“原來是這樣!...誒那也不對啊...”
見這些工程師一個腦袋擠一個腦袋地圍住了電子圖紙,劉總工笑著拍了拍手,將圖紙拿了回來。
“別研究了,陳首席說了,科技圖紙都是“B-t-U”理念的黑箱造物。”
“也就是說,我們能按圖紙組裝出想要的燃氣輪機,但它們的原理我們并不清楚,圖紙上也不會顯示。”
“只有當我們根據組裝出的產品,把它研究透徹時,科技圖紙上那些模糊的地方,才會向我們顯現出來。”
“!”
“那還等什么!”
工程師們一個個滿臉狂熱。
得知自己研究一輩子的領域,有可能迎來質的飛躍后,他們雙手都忍不住地搓了起來:“材料呢?!我們現在就要組裝!”
...
PS:第35章被完全屏蔽掉了,不是很理解網文的審核標準,有點太過抽象了,真是比審論文申基金都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