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如飛的石若拉著猶如蹣跚學步的郝大偉在田間小陌上走著,那荒草阡陌彎彎曲曲的延伸到“材山”,上材山的斜坡也是荊棘叢生。可能是因為現在來往的人少了,導致爬上斜坡的路早已被荒草侵蝕,只留下模糊的印記。二人順著石葉銀剛剛趟出來的“路”緩緩前行,石若在前面將路踩得寬些,讓郝大偉好走一些。對于這種沒有路的路,實在是令郝大偉犯怵,好在現在還沒有到“三月三”,蛇蟲鼠蟻都還在冬眠,讓他安心不少。這是石若的主場,也是她兒時的樂園,所以她歡快的與郝大偉分享者她兒時的快樂。
“我小時候,材山上不像現在這般荒涼,那時候這里雖然沒有人居住,但是那時候村里人多,好些人到這里開荒種東西。那時候,條件有限,沒什么零食可吃,我和我姐就經常跑到這里來找吃的。”
“你一直說開荒種地,大家不是都有各自的田地么?為什么還要開荒呢?”郝大偉說出心中的疑問。
“你居然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在石若看來在農閑時候開荒種些瓜果,紅薯啥的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這里面有一個深刻的問題,那就是那個時候,中國的農村人口數量龐大,人均的耕地少。比如石若他們村,處于江漢平原的邊緣地帶,與湖南常德的安鄉縣接壤。所以就地貌來說,既不是平原,也不是丘陵,還不是山地。那一個土岡連著一個土岡,土岡下的洼地被稱為“幽”。只有幽里的土地能夠種水稻,其他地方就都是旱地了。對于土里刨食的農民而言,國家將土地交給了他們,他們就要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所以自石若記事起,除了春節前后到春耕這段時間,父母會真的閑下來。其他時候基本上都在起早貪黑的伺候這土地。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這里每一口人才能分得1畝的水田。靠這四畝左右的水田,交完公糧后僅能保證溫飽。所以要去開荒,種一些紅薯用于喂豬;種一些芝麻、黃豆賣了換些補貼家用的錢;種些棉花可以在冬季多做兩件花襖;種些玉米,瓜果讓孩子們解解饞……
郝大偉見石若似乎是答不上這個問題,也沒有再追問。便又問一些石若感興趣的問題。
“這里能有什么吃的東西?”
“有一些野果,夢果子(茅莓)、桑果子(桑葚)、烏拉果子(可能是野葡萄)、狗屎桃……”
“狗屎桃?這名字……”郝大偉砸吧著嘴。
“你也別挑,這個可好吃了,在收割晚稻的時候,我爸總是用草帽給我們裝滿滿一帽子回來,我們將它們全部削好了洗干凈放在大碗里,等著爸媽干完活回家一起吃。酸酸的、甜甜的。”石若停下了腳步,童年的記憶又一件件浮現在腦海,那是多么無憂無慮的時候啊!一捧桑果子、一把野甘蔗(白茅根)、一草帽野荸薺能讓嘴巴快活一整天。田間地頭,總能找到解饞的好東西,帶刺的酸葉子(扛板歸)、美人蕉花朵里的甜汁、甚至桃樹上的桃膠。一大群孩子們到處惹禍,那菜園子里尚未轉甜的嫩甘蔗、屋后頭還是酸倒牙的青桔、竹架上才指頭粗細的小黃瓜都成了他們禍禍的對象。
冷不丁的,傳來了父親石葉銀的聲音。
“若若啊,你們怎么還沒上來啊?”
“哎,我們來了。”石若很自然的牽著郝大偉的手,朝著父親的方向走去。好多的墳堆,有修得很氣派的,像個小陵園似的;有的簡單的立了一塊石碑;其余大部分都只是簡單的土堆。
石葉銀正清理墳塋上的雜草,主要是那些枯萎了的一年蓬。郝大偉幫著清理了6個墳堆,聽石若說這個是誰,那個是誰,反正郝大偉沒能記住。清理完枯枝敗葉后,石葉銀正式開始了拜祭儀式。
燒紙、磕頭、上香、送燈、燃放鞭炮。整個過程在肅穆的氣氛中完成。諸事即畢,轉道回家。
已是夕陽西斜,時間總有近五點了。石葉銀一個人在前面走著,應該是沒有了來時的負累,他走得極快。又好似故意要給石若和郝大偉更多二人共處的空間,很快就將兩人甩得很遠很遠。
天邊落日挽云霞,塘前枯木搖清風。兩人一前一后,她挽著他的手,迤邐前行。
“后天,跟我回公安吧。”
“后天?這……我還沒有準備好。”她被郝大偉這猝不及防的一句給整愣住了,她停下剛剛輕快的腳步,看著他,等著他的后文。
“你看你,又傻愣愣的,你啥也不需要準備。我爸媽聽說我有了你,已經定好了回國的機票,初二就能回到公安。他們可是專門為你而改變行程,急沖沖的回來。”他捏了捏石若那被風吹得微涼的臉。
“這么倉促。”
“那可不,他們才玩了兩天就火急火燎的趕回來,生怕你跑了。我攔都攔不住啊!”郝大偉狡猾的笑了笑,他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得逼一逼石若,不然啥都沒戲。
“那好吧,我等會兒回家跟爸媽商量一下,看看我要準備些啥。”石若心中一陣慌亂,隨即又釋然了,她是決定要與郝大偉走下去的,那他的父母,他的家人是遲早要見的。
“啥都不需要準備,你就是他們最好的禮物。”
這句好讓石若心生感動,那種被人重視,被長輩重視的感覺是那樣的美好。
“那好吧,我,我其實去哪都無所謂,只要能與在一起就好。”她的聲音越來越低,表情也帶有羞意。雖然如此,她還主動的用雙手抱住了郝大偉的右臂,即使隔著那厚厚的羽絨服,他也能感受到一陣溫軟。郝大偉看著石若心中卻五味雜陳:“原來,若若是這樣的若若,她本來就是一個熱情大膽的女子。到底是因為她姐姐們的婚變,還是因為家庭的重壓導致她將自己的真性情埋藏起來。”他心中一疼,心疼石若,她所經歷的各種委屈、無助、失落、恐懼他都感同身受。他決心以后不能再讓她受一點點傷。他慢慢平復自己情緒,不想把這些不好的情緒帶給她。
“若若,我終于找到了你,以后你就是我生命中最耀眼的星星。”
他抱著她在田野里旋轉,他們笑著,歡快著。人間最美好莫過于此,但樂極生悲總會不期而至。郝大偉一個沒站穩兩個人抱著摔在了地里,幸而地里有一層秸稈,二人衣服又厚。他們見對方都沒有摔傷,相視一笑。郝大偉見她容顏嬌媚,想大著膽子去親吻那誘人的紅唇。誰料,石若早已看破了他的意圖,抓了一把稻草丟向郝大偉,然后從地上爬了起來便跑開了。郝大偉也立刻起身打掉身上的草,追了上去。拉住石若說:“慢點兒,別跑了,我們慢慢走。”
“你別鬧我就慢慢走。”
“好,好,好,都聽你的。”
石若便停了下來,郝大偉牽著石若的手,慢慢的并肩而行。現在的石若,慶幸自己有這樣的緣分。愛上一個人很難,就現今社會來說,要看學歷、長相、身高、收入、工作、家庭狀況……愛上一個人又很簡單,拋除一切非感性的東西,只以自己的情感去左右自己身心。當然,你得遇上那個對的人。
就那么一條路,小時候覺得老長了,但今天卻又覺得那么短。人的心啊,就是奇怪,貪心不足。這短短的一條路的體驗讓石若總算明白了大學里那些情侶為什么每天每天的下去走路。原來那不僅僅是一路的吃吃喝喝,還有心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甚至每每有個小驚喜。此時的你可以聽他高談闊論,或是喃喃低語。更有那詼諧風趣之言引得自己開懷大笑。她現在想明白了,為什么世謙哥僅僅只是把自己當妹妹看,因為他可能從未將自己當做外人,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他內心里從來只是當自己妹妹,甚至兄弟。什么是哥哥?什么是愛人?前者是親情,后者才是愛情。現代不比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部分都是盲婚啞嫁。也就是沒有愛情先成了親人,有了親情再朝夕相處,日久天長后以責任成就愛情。而現代社會,愛情在前,親情在后,婚后以責任維系愛情和親情。
真正的愛情是如此的難能可貴,多少人都是湊合著過著。今生,能遇到一個愛你的人,而你又恰好不討厭那人,說明在這一世,你們至少是有緣的人,給那人一些機會,也給自己留一些機會。但這份緣能否成為姻緣,那就要看兩個人的經營了。
這一路,二人從相跟著前行,到手拉著手,再到石若抱著郝大偉的胳膊緊挨著慢行。二人的心,以一個極快的加速度相向而行。這一路,她得到了他的承諾,他也確定得到了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