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薅學院羊毛
- 這個導演不想吃軟飯
- 解意需忘形
- 2064字
- 2024-11-07 18:07:38
說起青春片,就不得不提到這一類型開創者,《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原世界,《那些年》第一次把青春片這個并不算標準的類型擺上了臺面,讓資本看到了這類電影最大的優勢——低成本高收益。
而且,和后來的青春片作品相比,《那些年》顯得尤為真實。
不同于某些青春片里早戀、分手、打胎,甚至是車禍、絕癥、失憶等情節群魔亂舞,《那些年》就好像一個發生在每個人身邊的故事。
這部影片里的高中生也要學習,也要考試,每個角色都好像自己回憶中的某個人,讓人能夠生動無比的回想起自己曾經的那段青蔥歲月,勾起人們的情懷。
這部電影上映后,沈佳宜一度成為男生們記憶中白月光的代表,“每個男生心中都有一個沈佳宜”這句話更是風靡一時。
《那些年》完美符合陳知遠的需求,決定了,就抄它!
說干就干,雖然陳知遠身邊沒什么人擁有從頭籌備一個電影劇組的經驗,但寫劇本又用不到劇組。
至于到時候怎么拍,船到橋頭自然直,無論是找學院幫忙,還是求助于唐秋心,都能拉起一個像樣的劇組。
就在陳知遠悶頭抄作業,即將把《那些年》劇本寫完的時候,輔導員的電話卻突然打了過來。
“喂,向老師?”陳知遠略帶疑惑的接起電話。
“陳知遠同學,你最近是不是拍了一部叫《萬萬沒想到》的片子?”影視導演專業大四這一屆的輔導員向蕾開門見山,直接問起了《萬萬沒想到》的事。
“是啊,有什么問題嗎?”陳知遠一愣,有點忐忑,心說不能是內容有什么不合適的地方,學校要讓我下線視頻吧?我也沒拍什么有問題的東西啊。
這打廣告的預付款我可都收了1000多萬了,這要萬一讓我以后不能拍了,怕是要賠死。
好在輔導員向蕾的下一句話就解了他的疑惑。
“哈哈,可以啊你,不聲不響的拍了個這么火的作品?是因為畢業作品那事吧?我也刷到過幾次,都沒想到是你拍的。”向蕾笑道。
“哦哦,那您給我打電話是?”陳知遠還是有點懵,向蕾作為輔導員,和陳知遠他們這一屆的同學關系比較融洽,軍訓期間很是給大伙發了不少福利,但陳知遠平時和她交流的比較少,說話間還是比較客氣的。
兩人并不算熟悉,《萬萬》爆火這件事,似乎也不太值得對方專門打個電話恭喜。
“嗨,差點忘了,是這樣,燕京日報這邊聽說了最近很火的《萬萬沒想到》是咱華傳學生的作品,聯系到宣傳處胡老師那,想對你們進行一個采訪,你們最近方便嗎?”
燕京日報?
這可是燕京的老牌報紙了,沒想到居然會來采訪自己?
陳知遠略略一想,覺得大概是網絡媒體搞得這事,畢竟《萬萬沒想到》這部短劇的風格,和傳統紙媒的風格差的實在太遠,他難以想象《萬萬》相關的消息登在紙媒上,送到各大機關單位的畫面。
不過即使是網絡媒體,也是好事,宣傳不宣傳的另說,至少這是自己團隊引起學院重視的一個好機會。
自己現在公司也注冊了,錢也賺到了,以后在娛樂行業里大展拳腳是可以預見的,作為華傳的應屆畢業生,受到學院里的重視完全順理成章。
既然學院都這么重視自己了,那作為優秀畢業生,想拍電影,學院里提供一些幫助不是理所應當的?
這樣轉了一圈思路,陳知遠當即便開口答應下來:“沒問題向老師,《萬萬》是我和室友,加上咱們專業的一些同學一起拍的,咱這次主要采訪誰啊?”
向蕾松了一口氣,他一個小小的輔導員,在學生里是能管不少事,但是到了學院里,隨便哪個領導都可以給她安排點活。
這次宣傳處胡主任更是特別強調要跟優秀同學搞好關系,努力說服陳知遠同學配合宣傳。
宣傳處的日常工作只能求個無過,想要有功,非得有天時地利人和不可,而眼下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本專業大四學生拍攝的畢業作品在網絡上爆火,聽起來多么的順耳。
既能顯示出本學院教學水平高,質量好,學生專業技能過硬,又能呼應今年的剛剛制定的畢業作品政策,凸顯相關領導的決策正確英明。
這種事不大書特書,還有什么事該宣傳?
胡主任不進步,誰進步?
于是,跟陳知遠打好關系,說服他配合宣傳的任務,就落到了沒比陳知遠大幾歲的向蕾身上。
這位向蕾老師是研究生畢業留校,算是陳知遠他們的學姐。
對于陳知遠的問題,她答道:“燕京日報那邊的說法是采訪團隊核心,最好是你們的編劇啊,導演啊能接受采訪。”
“哦,其實編劇導演都是我,但我要是一個人去接受采訪會不會顯得有點不謙虛?”陳知遠帶點得瑟的問道。
聽他語氣有點皮,向蕾也笑:“那就看你了,你要是想分點功勞出去,也可以帶幾個同學一起接受采訪啊。”
“行,學姐說下時間地點唄?”聊了幾句,陳知遠聽出對面的笑意,于是也不再叫老師,轉而叫起了學姐。
向蕾也不在意,“明天上午十點吧,你來院辦樓,我收拾出來一個辦公室。”
“沒問題,我這邊時間寬裕,其實最近《萬萬》交給我室友拍的時候比較多,我問問他們誰來吧。”
“好,確定了跟我說一聲哦,另外明天稍微注意點形象,胡主任已經把這件事匯報給院長了,院長明天也會過來。”
“OK!”
掛了電話,陳知遠連劇本都暫時放在了一邊,開始思考起了要從學院這邊化點什么緣。
難得有遇到學院里說話好使的領導的機會,明天見了院長,對方很可能就會說出類似“有什么困難跟學院里說”這類的話,到時候自己提的要求只要不過分,基本都得到滿足。
正好自己對于怎么拉起來一個電影劇組還兩眼一抹黑呢,此時不開口薅一薅學院的羊毛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