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戲,已經到了晚上七點多,侯老板帶著張秘書滿意而去,抖樂那邊效率也很高,按照95%的分成比率,190萬已經轉到了知秋文化的對公賬戶上。
今天的《萬萬沒想到》已經更新,負責剪輯和特效的同學趁著下午的時間已經把廣告添加在了片頭,接下來就是靜待廣告數據出爐。
送走了侯老板后,劇組的同學們紛紛圍到了陳知遠身邊。
“遠哥,咋樣,賺了多少?”有人問道。
陳知遠沒有直說,100萬對于在場絕大部分同學來說都是個有巨大沖擊力的數字,而這些同學大部分又都是拿工資的,真說了保不齊就有人不平衡。
他只是笑道:“多的不說了,明晚六點,鴻賓樓走起!現在還只是開胃菜,等期末咱們項目結束,大伙都有紅包!”
“喔!”
“遠哥牛逼!”
“遠哥,能來波龍嗎?咱也見見世面”
“來,想吃啥都可以來!大志,回去在群里搞個表,大家想吃啥都自己填一下,明天咱們都點了!”
剛剛巨款到賬的陳知遠說話大氣的不得了,眾人頓時歡呼起來。
“好了,咱們今天下午這期屬于臨時加的內容,需要截取一些游戲畫面,還要進行換臉,特效組任務比較重啊,趕緊回去理一理思路,后面這樣的機會多的是!”
眼見自己的起步計劃終于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陳知遠也是有點興奮,說了兩句之后,便帶著同學們回了學校。
當天晚上,《萬萬》劇組的小群里再次熱鬧了起來,畢竟這是自己參與的項目第一次賺到了錢,雖然具體數目不知道,但看陳知遠的反應,明顯是能夠完全覆蓋到目前為止的拍攝成本,還能富余不少。
群里有人在每隔一段時間便實時更新數據,并且和往期沒有廣告的數據作對比。
還有人在評論區翻找有關廣告的評論,大多都是一些“這是真接到廣子了?”、“讓他恰!”、“這么短?良心廣告!”、“已經充了2w了”之類的偏正面或者中性的評論。
也有網友表示“什么年代了還玩傳奇”這類關于游戲的評價。
總得來說,絕大部分網友對《萬萬》目前的廣告形式接受度是比較高的,并沒有出現反感的情況。
甚至還有的同學真的下載了侯老板的至尊傳奇玩了起來,花了88充了VIP,砍死了不少打金的工作室,表示玩的還挺爽。
次日,雖然是周六,但陳知遠的三個室友都各有事做,孔昌志在重新調整拍攝計劃,陳知遠周六下午臨時添加的拍攝內容對他的計劃造成了一定影響。
黃鳴飛任務最重,在帶著剪輯特效組加班加點的做后期,他們可以說是劇組核心了,平時要跟組充當場務不說,休息時間還要負責后期。
當然,他們的工資也是最高的。
劉鴻峰則是去鴻賓樓訂桌。
只有陳知遠沒事干,秋心姐姐周末也有工作,人不在首都,不能回去找大姐姐玩。
于是他出門找了個文具店,買了一些紅包封,又去取了些錢,打算給《萬萬》全組成員每人發個紅包。
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最能提振士氣的方式莫過于直接發錢。
到了下午快六點時,《萬萬》劇組的同學們陸陸續續來到了鴻賓樓,孔昌志帶著化妝組的幾個女孩子負責迎接引導。
劉鴻峰總共定了三桌,每桌將近20個菜,很是大手大腳了一把。
眾人是在一個用折疊隔板隔開的包間聚餐,把隔板收起,正好三桌,陳知遠被一幫同學拉到中間那桌坐下。
“遠哥,講兩句!”有人起哄道。
這種聚餐場合,如果放在職場中,跟加班沒什么兩樣,而且,領導也是一定會在一開始就舉杯說上一通廢話。
但凡上過幾年班的人,大概都對這種事深惡痛絕,但大學生不一樣。
他們正處在對這種彰顯“成熟”的行為樂此不疲的階段,好像跟著敬敬酒,說兩句場面話,自己就也是社會人士了。
陳知遠微笑擺手,但架不住起哄的人越來越多,只能開口說了兩句。
“大家也知道,上周我們接到了《萬萬》開拍以來的第一個廣告,也不怕告訴大伙,賺的不少,咱們今天能坐在這里聚餐,少不了大家每個人的努力和付出,我也再次承諾,咱們是一個團隊,項目賺了,我絕對不會虧待大家。”
說著,他從今天特意帶上的一個小包里,拿出了一沓紅包。
“老劉,大志,把紅包發一下。”
陳知遠把手里的紅包分成三份,自己拿一份,發給中間這桌的同學,又讓劉鴻峰和孔昌志給另外兩桌也分發一下。
看到紅包,眾人立刻爆發出一陣歡呼和掌聲。
“遠哥牛逼!”
“遠哥我愛死你啦!”
“臥槽這么厚?義父在上受孩兒一拜!”
所有人的紅包都一樣,都是1000塊,拿在手里正經挺厚的一沓百元大鈔,感受遠比手機轉賬的數字更強烈。
無論是對大學生還是社畜,真金白銀發到手里,一定比任何雞湯都更管用。
看著同學們歡呼雀躍,陳知遠微笑的壓了壓手,這個動作就連他自己都感覺自己有點裝,但結合剛發到眾人手里的紅包,竟然有那么一點大佬的氣質。
“這份紅包即是咱們項目賺錢的獎金,也是我對大家的感謝,咱們目前的劇本存貨還有十多集要拍,以后這樣的機會一定少不了,所以我希望大家下周能夠保持激情,把我們這個短劇拍好!有沒有信心?!”
“有!”眾人異口同聲,包間內的氣氛頓時達到了高潮。
“好!很有精神!多了我也就不說了,都哥們,大家吃好喝好,來一起走一個!”陳知遠舉杯。
“來來來!”
“我干了!”
“遠哥我敬你!”
眾人的笑語聲響成一片,根本聽不清每個人說了什么。
一杯酒下肚,桌上的氣氛總算回歸了大學同學聚會的氛圍,吹牛的吹牛,八卦的八卦,看著眾人遠離了社畜味,陳知遠感到很欣慰。
不過馬上他就笑不出來了,包間里的三桌幾乎同時有人起身,端著杯向陳知遠走來,排著隊要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