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道路
- 穿越成刺客,先殺我夫君?
- 星棲鹿
- 2335字
- 2025-07-10 18:53:01
江渙的情況算不得好,只是看起來不似之前那樣糟。
蘇羨清楚這一點。
在江渙還昏迷未醒時,霜藜就已經(jīng)分析過他的情況:“三日瘴是極為罕見的毒,據(jù)我所知,之前從未出現(xiàn)過中毒三日后未死的案例。”
如此來看,他們倒也算幸運。
盡管看上去蘇羨從影刃閣帶來的藥要了江渙半條命,但這藥也從三日瘴的手里將他的命搶回來半條。
“只是……現(xiàn)在主子體內(nèi)三日瘴的毒并未消,僅被暫時壓制,加之體內(nèi)多了另一種毒……最好還是找到玄塵子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藥——他正是煉出三日瘴的人,所以我們得盡快趕到興安。”
蘇羨回想起霜藜說這些話時的模樣,除了擔(dān)憂,還帶著些欲言又止。她與風(fēng)翎云隱互相你看我,我看你,最終蔫頭耷腦地說:“夫人,有些事,只能由主子告訴您。”
她知道江渙的身上帶著一些秘密。
曾經(jīng)她總覺得兩人終要分道揚鑣,只不過是搭著走一段路,不必也不想追根究底。
她怕了解得越多,羈絆得越深,分離時就會像強行扒開兩棵根須都纏在一起的樹,彼此都免不了大傷元氣。
可是她忘了,即便是地面上看起來相隔甚遠(yuǎn)的兩棵樹,地下蔓延的根系也可能早已糾糾連連,何況他們兩個越靠越近。
近到她開始害怕可能會到來的分離。
當(dāng)他們即將陰陽兩隔的時候,她才知曉原來她以為逃避是在自我保護,實際上想起來只會成為心上一根取不出的刺,碰一碰就會流出名為悔恨的膿。
她不想留這樣一根刺在心底。
“我有事問你——”
“我有事要講……”
蘇羨與江渙二人同時出聲。
彼此對望一眼,蘇羨先開了口,把主動權(quán)又拋給了江渙:“你要說什么?”
他低頭,摩挲著她的手指,緩緩開口。
“我想與夫人重新認(rèn)識一下。”他彎了彎唇,神情卻透露著幾分蕭索,“只是有些事情說了之后,可能會把夫人拉入更深的危險之中,比之前的刺殺更甚。”
“我想聽。”
“在下謝云華,字景霄。”
他尚且有些虛弱,聲音輕而慢,所講的內(nèi)容聽起來與這娓娓道來的風(fēng)格截然相反,充滿波瀾。
蘇羨猜到了他的身份非富即貴,不曾想自己的想象還是保守了些。
謝云華五歲那年,在皇祖父靖武帝的安排下,被過繼給了當(dāng)時的太子,封為郡王。
靖武帝對其極為看重。
在他七歲時,靖武帝決定親征西濮,竟將其帶到戰(zhàn)場,更臨時指派車騎將軍鄭和敬為他講授兵略。
只是造化弄人,西濮之征因軍中突發(fā)疫病嚴(yán)重減員,未能成功。靖武帝不慎染病,經(jīng)此一病身體虛空,七個月后駕崩。
謝云華平穩(wěn)向上的命運由此轉(zhuǎn)了個彎。
太子謝啟鈺登基即位,不成想在位兩年,在處理政務(wù)時突發(fā)疾病,猝然而崩。
謝云華雖為過繼之子,但也是其膝下唯一的子嗣,本該按著安排登上皇位,卻因尚年幼,變故橫生,生父謝啟明以“代為管理天下”之名,順?biāo)浦圩隽嘶实邸?
謝云華改封親王,封號為“齊”。
靖文帝謝啟明在位12年,遲遲未立太子,直至病重,將嫡長子謝云朗立為太子,謝云華遷任驃騎將軍,總統(tǒng)軍事。
直至謝云朗登基稱帝,大封親王,削分軍權(quán),改革兵制。
“所以是現(xiàn)在的皇帝,也就是你的親哥哥因你的過去忌憚你會篡位,安排人刺殺你?”
他尚未講完,蘇羨已然猜出大半。
“是。”
“那你如何想?”
“我本就無奪權(quán)之意,既為人臣,只想安心盡臣子之分……”
蘇羨皺起了眉:“所以你任人宰割,一步步往后退,被逼得跑到了寧國?”
謝云華眉心堆起了陰翳,張了張嘴,本想反駁,最終只是嘆了口氣。
“……是。”
“啊~”蘇羨意味深長地發(fā)出一聲感嘆,尾調(diào)拐出了九曲十八彎,盯著他有些漲紅的臉皮問,“既然如此,又何必叫我同你去興安,解不解毒又有什么分別,終究是去送死。”
謝云華面色變了變,答道:“并非如此,我已看明白這條路行不通,需要換一條道走。”
“終于準(zhǔn)備造反了?”
謝云華注視著蘇羨,只見她神色平靜,語氣輕描淡寫得仿若談?wù)撎鞖狻?
“若我回答說‘是’,夫人可還愿意陪我去興安?”
蘇羨沒有立即回答,側(cè)頭想了想:“我要問你三個問題,不用告訴我詳細(xì)內(nèi)容,你只回答是或否便可。”
“你手中可有實質(zhì)性的兵權(quán)?”
謝云華點了點頭。
“雖然你曾作為儲君被培養(yǎng),但畢竟已過去十余年,朝上可還有支持你的勢力?”
謝云華似感到有些出乎意料,頓了幾秒,依舊點了點頭。
“你的封地是否足夠富庶,保證你的后勤供應(yīng)?”
見謝云華仍然點頭,蘇羨說:“聽起來這條路比你之前走的那條存活幾率大些,我倒是可以陪你一起。”
謝云華開口前惴惴不安的心緩緩落下,卻遲遲落不到底。
蘇羨又想起什么,提問道:“怎么寧與靖的國姓都是‘謝’,可有什么淵源?”
謝云華抿唇默然片刻,措辭道:“百年前同宗同源,那時西戎攻進(jìn)玉京,眾人均以為舊時寧國將破,因而懷元帝帶領(lǐng)一部分人南下,開辟立靖。”
“那你們一定很想重現(xiàn)舊日之盛,恢復(fù)天下大同吧?”蘇羨順著他的話問,“不然也不會費心在寧建立這樣多暗點了。”
謝云華覺得她的問題一個比一個犀利,簡直要生出汗來。
“的確如此,正是因為寧現(xiàn)在政局混亂,我得知靖已往邊關(guān)分派幾批兵力,大戰(zhàn)在即。”
“那看來你回興安是天時地利人和了。”蘇羨若有所思,“中央軍力此時正相對薄弱。”
她突然眼睛一轉(zhuǎn),曾經(jīng)在心里一閃而過的念頭重新冒了出來。她想過以一種更適合這個世界的樸素價值觀以解私仇。
可林鶴堂一旦稱帝,即便寧國現(xiàn)下政局混亂,民不聊生,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換個皇帝日子不會還能比現(xiàn)在壞到哪里去,但與徹底無主陷入亂世終究有所不同。
她如無根浮萍,或許能夠深入重重宮闈刺殺皇帝,但孤身一人不可能卷入權(quán)力中心站穩(wěn)腳跟。
如今有所不同,她的念頭有了生長為現(xiàn)實的支撐。
既然靖有心北上,說明他們對國力足夠自信,或許那里的人生活比寧國更好些。眼前的人至少看起來也更像是能成仁君之人。
蘇羨看向謝云華:“若是順利,你甚至可以繼續(xù)指揮已達(dá)邊關(guān)的軍隊北上,一鼓作氣攻下寧,反正寧國如今看起來就是一根被蟲蛀空了的朽木。”
“為何這樣驚訝地看著我,到時我要跟著軍隊一起。”蘇羨認(rèn)真道,“雖然是處理一些私事,但可以順便助你一臂之力。”
“夫人想做什么?”
“殺了林鶴堂。”
蘇羨微微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