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投資:時代賦能與區域經濟均衡發展
- 于智超
- 1649字
- 2024-10-23 15:36:19
前言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中國人的精神就是中國的精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國之大者,投資以人。
中國人喜歡獨立自主的潛行和突破,更喜歡與人為善的緊密協作,筆者覺得這最能夠體現中國人不服輸的韌勁和不想被人惡意操控的大國精神。中國并非缺少創新,也不是不得不創新,而是想要在緊趕慢趕中不落后于別人,不想躲在創新后面,也不想因為創新而去嘲笑、詆毀和要挾別人。我們有蒸蒸日上的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都已經建成全球范圍內體系最全、質量最好的產業鏈;高鐵、C919大飛機、載人火箭和空間站、挖泥船、航空母艦等都已經讓高端制造變成中國工業的代名詞。“中國制造”不再局限于制做一雙鞋、一件衣服、一個杯子這樣低檔易復制的產品。中國工業不再讓人質疑我們還得靠“人口紅利”,我們重視科技興邦,注重為未來孵化戰略新興產業,注重穩就業和護民生,國家愛民如子,民愛國如家。
歷史的車輪讓中國崛起,科技的翅膀讓中國騰飛。大國投資需要深諳投資邏輯,只有先壯大行業,夯實發展底座,才有可能從中孕育出能夠屹立于世界企業之林中的強者。中國人是勤勞聰慧的,中國企業也是善于把握商機的。國家要做的就是鼓勵和支持,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良好的教育和研究條件,吸引人們創業、就業,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大國投資需要懂得投資人才,也要懂得投資產業,更要懂得投資民心,“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更別說耳熟能詳的“團結就是力量”了。大國投資紛繁復雜,不但要考慮到貨幣通脹、利率、匯率等要素,還要對房地產、硬科技、前沿科技、教育培訓、“三農”行業等進行不同程度的投資判斷,儲備人才,才能保證各行各業能在投入產出比上大獲全勝。大國投資不是零星的撒胡椒鹽,而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比如鼓勵持續為新能源電動車提供補貼直至市場來“接班”,比如對氫能全產業鏈進行補貼鼓勵。大國孵化的是一條條新賽道,賽道上的跑車是每個富有激情的創業者和前途未卜卻一往無前的科技企業。只要領悟企業與國家的關系,企業對于國家的依賴和回饋就會形成良性互動的閉環。
中國要讓綠水青山再現,也要讓金山銀山出現在我們身邊。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綠色發展的新篇章,尊重自然、愛護自然,自然也會回饋人類。大國的責任感體現在“3060”的承諾,體現在“一帶一路”倡議匯聚人心、廣結朋友的執著,體現在與“南南”相連的國際交流,體現在與歐美互利共贏的期許。
和諧發展是中國永恒的主題,但在復雜的國際關系面前,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并不限于表面上的反傾銷、反補貼、制裁與反制裁等手段,更多的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比拼,囊括了所有產業鏈。國內外雙循環成為我們必須遵循的經濟規律,國內統一大市場讓內循環的實現變得更加容易,“一帶一路”倡議為外循環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內生動力的勃發能夠激活以國內市場和科技為主導的全球供應鏈組建。看似事不關己,其實都是一條條此消彼長的脈絡,若能層層登高,何必步人后塵。正因為曾經的我們落后了,國家才需發奮追趕。兩條賽道上,名落孫山的滋味并不好受,只能一步一個腳印,不時加快腳步,夜以繼日地向前奔跑。
國家的一小步,是個人生命的一大步,也可能是一個人的一生。身邊產業的興衰都會事關國運,國家的每一個決策都事關個人。如果說蝴蝶效應每天都會發生,那么國家就是一只大蝴蝶,翅膀下忽閃著的14億多只小蝴蝶則隨著國家的翅膀起舞翻飛,隨著大蝴蝶的駐足而休憩,隨著大蝴蝶的加速而更上一層樓。無論你是否愿意,蝴蝶都在那里;無論國家是否愿意,你都在國家的翅膀下。百般呵護的同時,國家更不希望任何一個人掉隊落伍,它不會在未來等你,因為怕等不到你;它只想在飛行中與每個國人一路同行。
在這個屬于中國的時代,我們要成為冠絕時代的中國人,與國家雙向賦能。在一區之內,要精心謀劃發展;在一行之內,要引領行業興起;而在國家層面,我們更要謀求區域的均衡發展,不偏不倚,以實現區域經濟協同并進,最終讓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無論如何,中國是我們的中國,我們是中國的我們。
于智超
2024年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