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長安變化 大唐盛世
書名: 穿越唐僧,誰還西游丫!作者名: 馮稀飯本章字數: 2129字更新時間: 2024-12-29 10:00:00
玄奘轉身對那陳家兄弟行了一禮,道“即如此,有勞兩位,還請留步,就此別過?!?
兩位老丈如今保下了后輩,卻斷了財路,不過以他兩個如今身家,那里又在乎這點錢財,連忙對玄奘等人作揖。
玄奘幾個也不停留,直往那冰面上去,這八百里通天河,饒是以小白龍腳力,也足足行了一日功夫才至河岸。
待到了河岸,玄奘幾個尋了一處住家,使了些銀子投宿一宿。
待得第二日天色大亮,玄奘叫悟空等人先在此地打探消息,他與那靈感大王要往長安一行。
從通天河至長安五萬四千里,以玄奘如今修為,也足足用了半天時間。
還未曾至長安,便見得長安上空氣象萬千,九條氣運金龍在云端翻滾,其勢如虹,威猛無比,那金色的龍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九條金龍騰空,大有氣吞山,震懾周天之勢,強橫的力量仿佛穿越時空,彌漫在每一個角落,叫人心生敬畏。
就連那上空的云彩都在這股威壓之下退避三舍,仿佛在向這位天地間的霸主致敬。
那靈感大王也是個有修為在身的,見得那氣運金龍竟這般強橫,心中暗暗吃驚,這人族竟這般勢大,那滿天神佛當真能算計的了這人族?
玄奘帶靈感大王落下云頭,從那長安城門處進入,一踏入長安城,眼前豁然開朗,一片繁華盛世的景象映入眼簾。
街道兩旁,商賈云集,各種貨物琳瑯滿目,來自四面八方的商旅在此交易,喧囂聲此起彼伏。五六層的高樓聳立,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彰顯著大唐的富麗堂皇。
玄奘與靈感大王漫步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只見得居民皆衣著整潔,面帶笑容,安居樂業。街頭巷尾,藝人們吹拉彈唱,表演著各種雜技,引得路人駐足觀賞,喝彩聲不斷。
靈感大王看著眼前的一切,不禁感嘆“大唐不愧是天朝上邦,繁華至此,實屬罕見?!?
玄奘微笑點頭,甚為欣慰。
穿過朱雀大街,兩人便至朱雀門外,這里甲士林立,陣容嚴整,玄色板甲在陽光照射下,顯得異常深邃,仿若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線一般。
靈感大王正觀看間,朱雀門轟然而開,李世民龍行虎步而出,見得玄奘連忙上前把住玄奘雙臂,道“賢弟如何才來,叫朕一陣好等!”
李世民依舊是之前模樣,身上氣勢更足,舉手投足之間皆是帝王霸氣,但那一頭華發已然生出了許多白發。
玄奘待李世民松了胳膊,這才對著李世民行了一禮,道“確實有些事情耽誤了,還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聞言,頓時將玄奘扶起,道“賢弟整日為我大唐奔波在外,卻使寡人在這皇宮之中歌舞升平,如何能治賢弟之罪,便是治罪也當治寡人之罪!”
玄奘連忙道“陛下莫要妄自菲薄,玄奘自長安一別十年,這十年間,我大唐開疆拓土萬里之遙,皆賴于陛下英明,如今我大唐境內百姓富足,皆陛下之功也!”
這一番話玄奘說的真心實意,自他第一次遠走長安,至今已有十年,十年間他雖也送了許多增強人族底蘊的寶貝回來,叫人族氣運增長不少。
但這也讓那滿天神佛皆盯上了大唐,這大唐在他等眼中不過是隨手可擺弄的香火,不想有朝一日竟然想要反抗,便在暗處各種針對大唐,至今仍有那仙佛支持的李淵、李建成兩人仍在抵抗。
李世民可謂是以一國之力,抵擋佛道之力,這其中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用如履薄冰來形容一點兒都不為過。
但就是如此,李世民依舊憑借著他高超的手段,一步一步在仙佛的眼皮子底下壯大,帶著大唐一步一步走向輝煌!
如今想來,李世民當真是居功至偉,絲毫不必他西行之路來的輕松。
李世民聞言,豪邁一笑,道“我兄弟兩個切莫在這里互相吹捧,大唐有如今之景象,皆我人族子民同心戮力之功也!”
靈感大王在后面聽得兩人所言,對于李世民觀感大盛,這般一個雄主竟然有這等見解,實屬難得。
畢竟當你身邊的人吹捧的多了、久了,人就難免迷失在吹捧之中。
“皆我人族同心戮力之功也!”玄奘也附和道。
隨即兩人皆是哈哈大笑。
隨即玄奘將那靈感大王舉薦給李世民道“此乃愚弟在途中尋訪的一位有道真仙,最是擅長那送子之術,有叫老樹開花之能!”
那靈感大王不曾想玄奘竟這般給他臉面,連忙上前拜道“錦葒見過人皇陛下!”
李世民聞言,頓時大喜,連忙將靈感大王扶起,道“先生有這般大才,我大唐正是百廢待興,只要先生入我大唐,寡人這就著欽天監為先生建造廟宇,供奉先生香火。”
十年間,大唐疆域倍增,又有玄奘初任國師時所定下策略,如今大唐境內皆聞得朗朗讀書之聲,民智開化。
更有那修仙了道之輩,梳理山川河流,興修水利,便是偶爾有那仙佛作梗,也奈何不得眾志成城,如今大唐可謂是風調雨順,連年豐收。
如今疆域三倍于前,人口卻只增一倍有余,大片大片的國土上未有人煙。
這靈感大王若真有那送子之能,叫人老樹開花的本領,當真是解決了大唐眼前一大困境。
靈感大王聞言,頓時拜倒在地,道“但憑陛下吩咐,錦葒愿為陛下效力?!?
李世民聞言哈哈大笑,隨即拉著玄奘與靈感大王同行,又叫人準備了酒菜,三人同桌共飲,算是為玄奘和靈感大王接風洗塵。
這一頓酒只喝到華燈初上,靈感大王已然叫玄奘兩個灌的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李世民隨即叫人將那靈感大王帶下,大殿之中便只得李世民與玄奘兩人。
李世民顯然也有幾分醉意,道“賢弟一去十年,卻是未曾有絲毫變化,可憐朕卻是白發漸生,不曉得能夠預見得那日?!?
玄奘知李世民所言何意,道“陛下不須擔心,至多在十年,我等必定叫這天地間充滿正法,讓仙佛之威不再成為凡人心中的枷鎖。屆時,人人將自主自強,如同神龍般翱翔于九天之上,無懼風雨,無畏雷電,大唐子民,將不再是仰望神佛的塵埃,而是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光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