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魚期的第一天,我就收到了我爸打來的緊急電話:“剛子,你快來魚塘,出事了。”
等我火急火燎地趕到魚塘時,塘子外已經里里外外圍了不少村民。
現場吵得沸沸揚揚,依稀能聽到有人喊:“老郭,這魚怎么還不能收啊。”
“我們趕了那么早來,不會放我們鴿子吧?”
我爸站在人群中央,張開著手攔著一些人,扯著嗓子重復喊:“大家別急,今天魚肯定會收,等剛子過來組織大家去撈魚。”
“那趕緊通知剛子過來呀,這都幾點了,不能耽誤大家時間。”
眼看現場越來越混亂,我連忙擠進人群,拿起隨身小喇叭喊:“各位鄉親,稍安勿躁,我就是剛子。”
見主角過來,現場才安份了點,我順勢把我爸拉到一邊,輕聲問:“爸,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我爸急得嘴唇都起泡,掃了掃周邊人群后,壓低聲音地說:“剛子,不太對勁,今天來沾喜的人太多了。”
村長和我爸之前都跟我提過,沾喜,是李家村的老習俗,以前村里做生意,造新房都要邀請親朋好友過來一起沾沾喜。
因為我常年在外,村里人不是很熟悉,想到后面免不了和村里人打交道,我就說等我第一塘魚養好了,讓村長叫些村民來沾沾喜,每個人都能拿幾條小魚走,也算是給村民們發發福利。
今天正是村民們來沾喜的日子。我抬起頭仔細看陸陸續續壯大的人群,這才品出我爸說的人多的意思了。
一般沾喜,村里一戶人家最多也就來一個人。但現在看看,這些村民幾乎把戶口本上的人全都叫來了。隔壁李嬸家,老兩口和兒子兒媳全來了。
隔壁劉嬸家,把她嫁到城市定居的女兒女婿一起叫了過來。
最夸張的是遠房的二奶家,家里人都去了北方,她居然把她6歲的小孫女都一起帶來了。
每個人都手里拿著網兜、水桶,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