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注釋
*軒:窗。閑敞:安靜空曠之處。
*中宵:半夜。
品讀
這首詩前六句都是在寫夏夜乘涼,寫得閑適而優美。日落月升,時間悄然流逝,詩人也并無急事可做,隨意披散著頭發,躺在窗下享受晚風這一絲涼意。“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寫景清絕,這兩句幽香翠色,令人神思清曠,溽暑頓消。
直到“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方始點出題目懷人之意。自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之后,琴一直被視為寄托心聲、渴求知己的象征。此處取琴欲彈,卻恨無人解賞,自然引出對良友的懷念。
詩人想到朋友,深夜難眠,切切相思。雖有懷人之惆悵,但惆悵的意味已在水色月光、荷風竹露中被消解到并不傷人的程度。于是這首懷人之作更多地讓我們感受到清幽閑適之美,或在良辰美景之中也懷念起知心解意的良友,恰如陶淵明那首《停云》詩。偉大的詩人總是對世間美好的一切懷有一份愛賞的心情,這份愛賞之情很多時候便是我們對抗悲哀與痛苦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