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團隊的頭一年:從業務骨干轉型為管理能手
- 劉蔚濤
- 13字
- 2024-10-15 17:55:58
第二章
上任:先著陸,再卓越
04 了解自己的領導風格
每個人行事都有自己的風格,成為管理者后也會有自己的領導風格。
比如隨和的人成為領導后,風格往往也偏溫和。此外,第一次成為管理者的人還會有意無意地學自己的上司、接觸過的領導,甚至電視劇里的角色。
不同的領導風格沒有優劣之分。
同樣是嚴肅風格,有的管理者對下屬很嚴厲,但下屬對其敬仰有加,團隊的戰斗力特別強;而有的管理者就像個獨裁者,下屬們戰戰兢兢,生怕犯錯,團隊的工作氛圍很差。
同樣是溫和的風格,有的管理者能讓團隊像一個大家庭,有說有笑,輕松快樂地完成工作;但也有那種老好人式的管理者,被下屬欺負,束手無策,團隊自然凝聚力低下。
識別你領導風格的“初始配置”
領導風格是可以被識別和培養的。在有意識培養自己的領導風格之前,管理者應該首先了解“初始配置”,即在沒有經過刻意鍛煉的情況下,你的風格傾向是什么。
經典的LASI(Leader Adaptability and Style Inventory)領導風格測試是很多大學和公司研究領導風格時的通用測試,它按照授權意愿的高低和與下屬關系的親疏這兩個維度,劃分了四種常見的領導風格:支持型、教練型、授權型、命令型。

第一種,支持型領導風格。這種管理者的特點是在工作上放權給下屬,同時跟下屬保持比較親密的關系。
支持型領導風格的典型人物是唐僧。首先,唐僧愿意放權,他不干涉徒弟們大部分具體的行為。唐僧讓悟空去探路,不會跟悟空說你的路線應該怎么安排。但是授權不意味著什么都不管,管理者要管的是底線。在《西游記》中,緊箍咒一共出現過五次,前兩次都是唐僧向孫悟空立規矩而使用的。第一次,悟空殺死了毛賊,唐僧認為他濫殺無辜,遂念咒懲罰;第二次,悟空打死了由白骨精變化而成的凡人,因唐僧不知那是妖怪,故又念緊箍咒懲罰。這之后,悟空自己心里便清楚,唐僧的底線就是不能殺凡人。所以不管孫悟空打死多少妖怪,只要不殺凡人,唐僧從來不計較也不干涉,這就是收放自如。其次,唐僧跟徒弟們的私人關系也不錯。孫悟空身上穿的虎皮裙,是唐僧一針一線縫出來的。
第二種,教練型領導風格。這種管理者會手把手地教下屬,但盯得比較緊,不過也愿意與下屬維系比較好的關系。
教練型領導風格的典型人物是諸葛亮。諸葛亮帶兵不愿意放權,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況下,還要讓人帶三個錦囊,遇事拿出來看一看,要“依計行事”。同時,諸葛亮跟下屬也維系著比較好的關系,迫于軍規不得已要斬馬謖時,也是無奈揮淚斬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但在他死之后蜀中無大將,這就是他不愿意放權,下屬得不到鍛煉所導致的負面影響。
第三種,授權型領導風格。這種管理者會在工作上放權,但與下屬的關系沒那么親密,只是正常的公事公辦。
授權型領導風格是當今職場中比較常見的,這跟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有一定關系,每個職位都有相應的權、責、利。
成熟的現代企業里典型的管理者,會在職權范圍內充分地向下屬授權,只要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下屬想怎么做都行。管理者對下屬要的是結果。
第四種,命令型領導風格。這種管理者在工作的授權度上相對謹慎,同時跟下屬也沒有比較親密的關系。
命令型風格的典型人物是雍正皇帝。作為一朝天子,皇帝無法做到事無巨細,但雍正對下屬并不放心,所以他設有密折制度,隨時派人去盯著下屬,還讓大家相互監督告密。作為孤家寡人的皇帝,他也不可能跟任何大臣保持特別親密的關系。
最好的領導風格
我的“初始配置”是特別極端的支持型風格。可能有人覺得這種管理者挺好,但當環境不允許或還達不到匹配程度時,它可能就是最壞的風格。曾有一個新進公司的員工做我的下屬,他就對支持型的風格特別不適應。談心時他跟我說:“領導,我剛來公司不久,感謝你信任我,放手讓我做這么多重要的事。但問題是,很多事我不會做,需要有人教我。至少第一次時希望你能帶著我,讓我知道做到某個程度是不是就可以了,什么地方有所欠缺,什么地方花了太多不必要的時間。我需要這些反饋才能知道怎么改進。”
那次對話是我的真理時刻。從那時起,我會經常詢問下屬:“我給你的授權度你覺得怎么樣?我給你指導的詳細度、及時度是不是合適?”如果不足,那我就得有意識地花更多的時間幫助他成長,直到他能獨當一面。
其實最好的領導風格就是沒有固定風格——能根據工作的需要和下屬的情況,選擇最適合的風格。孔子講“因材施教”,孫子曰“兵無常勢”,老子說“上善若水”,都是這個道理。真正好的領導就應該像水一樣,放在杯子里就是杯子的樣子,放在瓶子里就是瓶子的樣子。需要溫柔時,他能水滴石穿;需要強硬時,他就無堅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