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暗流涌動
- 自救指南,我穿書成了反派?
- 妃鹽
- 3778字
- 2024-10-12 06:42:36
暗流涌動
姜茶心中一凜,李尚書是當朝丞相,位高權重,而她那位便宜爹,正是李尚書的政敵,兩人在朝堂上明爭暗斗多年,勢同水火。賢妃與李尚書交好,自然不會對她這個姜丞相的千金有什么好感。
“小姐初入宮廷,還是小心為妙。”張嬤嬤語重心長地說道,“切莫鋒芒太露,招惹是非。”
姜茶點點頭,表示明白。她雖然有心改變命運,但也不想惹禍上身。
接下來的幾日,姜茶深居簡出,除了必要的請安問候,幾乎不出門。但她并非無所事事,而是暗中觀察著宮中的局勢,以及賢妃和李尚書的動向。
她發現賢妃變了,不再像初見時那般和顏悅色。一次宮宴上,賢妃看似無意地提起,說姜丞相府上有位表小姐,自幼養在鄉下,如今也要接回府了。姜茶不動聲色地聽著,心里卻清楚,賢妃這是在暗示她,即便她是姜丞相的嫡女,也并非不可替代。
而李尚書,則是在朝堂上頻頻發難,處處針對姜丞相,讓她那位便宜爹焦頭爛額,自顧不暇。姜茶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冷笑。她倒要看看,這賢妃和李尚書,究竟想玩什么花樣。
一日,姜茶正在花園里散步,遠遠地看到李尚書的身影鬼鬼祟祟地閃進假山之后,她心生疑惑,便放慢了腳步,屏住呼吸,悄悄地靠近了些。
“你確定消息可靠?”這是李尚書的聲音,壓得很低,但姜茶還是聽出來了。
“千真萬確。”另一個聲音更低,姜茶分辨不出是誰,“那東西,就在……”
他們到底在說什么?姜茶心念急轉,腦海中閃過無數種可能。
“這件事,辦得隱秘些,切不可走漏了風聲。”李尚書的聲音透著一絲緊張。
“大人放心,奴婢省得。”
兩人又低聲交談了幾句,便一前一后地離開了假山。姜茶躲在假山后面,直到他們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幾日,姜茶明顯感覺到,宮里關于她的流言蜚語多了起來。有人說她出身卑微,不配做丞相之女;有人說她心腸歹毒,曾經虐待下人;更有人說她行為不檢,私下里與男子有染……這些謠言越傳越離譜,姜茶就算足不出戶,也感覺到了一股無形的壓力向她襲來。
這一日,皇帝召見姜茶。姜茶來到御書房,見皇帝正在批閱奏折,便規規矩矩地行禮問安。
“起來吧。”皇帝放下手中的朱筆,抬頭看向姜茶,眼中帶著一絲探究,“最近宮里有些關于你的傳聞,你可聽說了?”
姜茶心中一沉,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臣女……”她剛要開口解釋,卻被皇帝揮手打斷。
“朕今日召你來,并非要聽你辯解。”皇帝的語氣意味深長,“朕只是想告訴你,身正不怕影子斜……”
姜茶心領神會,微微福身,恭敬道:“臣女明白,清者自清,臣女行得正坐得端,問心無愧。”
皇帝贊賞地看了她一眼,這姜家女兒果然如傳聞中一般聰慧過人,沉得住氣。“朕相信你。只是這謠言止于智者,若不加以阻止,恐生出不必要的麻煩。”
姜茶狀似為難地蹙眉:“臣女也正為此煩惱,不知該如何自證清白。”
“這容易。”皇帝放下手中茶盞,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關于你虐待下人的傳聞,朕已命人去查證,相信很快便有結果。”
姜茶感激涕零地跪下謝恩,心中卻已明了皇帝的用意。皇帝既然已經派人去查,那必然會查到她善待下人的證據,到時,這謠言自然不攻自破。而皇帝選擇在這個時候說出此事,顯然是在給她撐腰,讓她明白,他相信她。
“至于其他謠言……”皇帝頓了頓,目光銳利地掃過姜茶,“你且放心,朕自會查明真相,還你一個公道。”
姜茶心中一暖,再次跪下謝恩。
皇帝如此維護姜茶,自然逃不過朝臣們的眼睛。李尚書心中暗恨,卻也無可奈何。他原本打算利用這些謠言,毀掉姜茶的聲譽,逼迫皇帝將她趕出皇宮,卻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信任她。
幾日后,早朝之上,李尚書突然發難,將宮中關于姜茶的那些流言蜚語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末了,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姜丞相之女身負流言,恐損皇家顏面,還請陛下明察!”
皇帝面色一沉,還未開口,姜茶卻盈盈上前,跪下道:“陛下,臣女冤枉!”
“哦?”皇帝饒有興致地看著她,“你且說說,你如何冤枉了?”
姜茶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李尚書,一字一句地說道:“李大人口口聲聲說臣女行為不檢,不知有何證據?臣女自入宮以來,深居簡出,每日除了向太后和賢妃娘娘請安,便是待在自己的院子里,從未與任何男子有過私下接觸,不知李大人是從何處聽來的這些謠言?難道李大人是在暗中監視臣女不成?”
李尚書被她這番話堵得啞口無言,臉色青一陣白一陣。
姜茶卻不依不饒,繼續說道:“臣女知道,李大人與家父政見不合,向來不睦,但李大人身為朝廷重臣,怎可因個人恩怨,便在朝堂之上,散播謠言,詆毀臣女的清譽?難道李大人就不怕寒了天下忠臣的心嗎?”
李尚書被她這番話懟得面紅耳赤,惱羞成怒道:“你……”
“夠了!”皇帝猛地一拍桌子,怒喝一聲,“李尚書,你身為百官之首,不思為國分憂,卻在朝堂之上搬弄是非,簡直荒唐!”
李尚書嚇得跪倒在地,連連叩首:“陛下息怒,臣……臣……”
“你還有什么話可說?”皇帝怒氣未消,“朕念你往日功勞,不予追究,你且退下!”
李尚書如蒙大赦,連滾帶爬地退出了金鑾殿。
姜茶站在大殿中央,看似柔弱,卻無人敢小覷。她深知,這僅僅是開始,李尚書不會善罷甘休,更大的挑戰,還在后面……
皇帝看著姜茶,眼中閃過一抹復雜的神色,緩緩開口:“姜家丫頭,你做得很好。”
姜茶連忙跪下,恭敬道:“臣女謝陛下夸獎,臣女只是實話實說罷了。”
皇帝點點頭,目光深邃:“你說的不錯,朕相信你是清白的。只是這謠言如同風中之燭,撲滅一處,又起一處,朕希望你能明白,身處朝堂,很多時候,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也不一定為虛。”
姜茶心領神會,皇帝這是在提醒她,宮中的斗爭錯綜復雜,要學會保護自己。她垂眸道:“臣女謹記陛下教誨。”
“起來吧。”皇帝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朕乏了,今日早朝便到此為止。”
姜茶起身,隨著眾人向皇帝行禮告退。
待到眾人散去,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王公公上前,輕聲道:“陛下,您看這姜家小姐……”
皇帝微微一笑,眼中帶著幾分玩味:“這丫頭,倒是比她那父親有趣多了。”
王公公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地問道:“那李尚書那邊……”
“哼,跳梁小丑罷了。”皇帝冷哼一聲,“傳朕旨意,李尚書年事已高,精力不濟,著在家中休養三月,朝中事務,暫由戶部侍郎代理。”
王公公心中一驚,卻不敢多言,連忙應聲退下。
皇帝此舉看似輕飄飄,實則卻是對李尚書的一次警告。李尚書在朝中經營多年,根基深厚,皇帝此舉既是敲打,也是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明白,有些事情,適可而止便好。
姜茶回到自己的院子,張嬤嬤立刻迎了上來,滿臉擔憂:“小姐,您沒事吧?那李尚書分明是故意針對您,您可千萬別往心里去。”
姜茶淡淡一笑,安慰道:“嬤嬤放心,我心中有數。”
她知道,李尚書不會輕易善罷甘休,但這對她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她要做的,就是利用李尚書的步步緊逼,將自己置于風口浪尖,從而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包括……那位傳說中權傾朝野,卻從未在人前露面的攝政王。
夜幕降臨,賢妃寢宮內,燭光搖曳,映照出一張美艷卻陰狠的臉龐。“你說什么?李尚書失敗了?”賢妃猛地站起身,手中的茶盞應聲落地,摔得粉碎。
跪在地上的宮女瑟瑟發抖,顫聲道:“是……是的,娘娘,李尚書不僅沒能扳倒姜茶,反而還被陛下……被陛下禁足在家了……”
“廢物!都是廢物!”賢妃氣急敗壞,一腳踹翻了面前的茶幾,精致的臉上滿是猙獰,“本宮倒要看看,這姜茶究竟有什么本事,能讓所有人都護著她!”
她猛地轉身,眼中閃過一抹狠厲的光芒:“去,給本宮傳信給……”
賢妃猩紅的指甲深深陷入肉中,語氣森冷如冰:“去,給本宮傳信給哥哥,讓他務必想辦法除掉姜茶!不惜一切代價!”
宮女心頭一顫,連忙低頭應是,匆匆退了出去。
賢妃跌坐在鋪著錦繡的軟塌上,精致的妝容也掩蓋不住她眼中的怨毒。姜茶,你一個小小官家女,憑什么!憑什么能得到皇上的另眼相看,憑什么能踩著李尚書上位!
而此時,看似平靜的姜府卻也暗流涌動。
自從姜茶在朝堂上替自己辯駁后,關于她的傳言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有人說她伶牙俐齒,巧言善辯,也有人說她心機深沉,不擇手段。
姜茶的父親,當朝丞相姜遠山,對此憂心忡忡。他將姜茶叫到書房,語重心長道:“茶兒,你如今是入了宮,伴君如伴虎,萬事都要謹言慎行啊!切不可再像今日這般鋒芒畢露了。”
姜茶知道父親是為自己好,乖巧地點頭應下。但她心中卻清楚,自己如今已經卷入了這場權利的漩渦,想要置身事外,談何容易?
接下來的幾日,姜茶的日子并不好過。在宮中,她處處受到排擠,那些原本與姜家交好的官員夫人小姐,也對她避之不及,生怕惹禍上身。
姜茶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卻并不在意。她知道,想要在這吃人的后宮中生存,就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
這日,姜茶照例去給皇后請安。皇后鳳體欠佳,已經許久未曾露面。姜茶來到鳳儀宮,卻意外地發現賢妃也在。
賢妃今日穿著一身大紅色宮裝,襯得她肌膚勝雪,美艷不可方物。她斜倚在軟榻上,手里端著一盞茶,姿態慵懶而高貴。看到姜茶進來,她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喲,這不是姜大小姐嗎?幾日不見,姜大小姐的氣色倒是越發好了。”
姜茶不動聲色地行禮問安,語氣平靜:“謝賢妃娘娘夸獎。”
賢妃放下茶盞,漫不經心地說道:“本宮聽說,前幾日御花園的牡丹開的正好,不如明日我們一起去賞花如何?也好姐妹們聚一聚,聯絡一下感情。”
姜茶心中冷笑,面上卻不動聲色:“能陪娘娘和各位姐姐妹妹們賞花,是臣女的榮幸。”
賢妃滿意地看著姜茶,眼中閃過一抹陰狠的光芒。
第二日,陽光明媚,春風和煦,正是賞花的好時節。姜茶換上一襲淡粉色衣裙,跟著宮女來到了御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