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
- 重回1994,我把校長給開除了
- 何方行者
- 2118字
- 2024-12-01 00:02:00
在農忙的雙搶季節,搶種晚稻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搶收早稻。
由于太陽熾烈,水田的水在中午時分會被曬得滾燙,因此插秧的時間不得不更早,通常要在早上三四點鐘就開始。
插秧前的準備工作同樣繁瑣而重要。張曉紅需要比林大為和林逸飛起得更早,去秧田里扯秧。當林大為和林逸飛趕到秧田時,張曉紅已經扯好了幾擔秧苗,整齊地碼放在田邊。
此時正值農歷六月十六,一輪圓滿而皎潔的月亮高懸于無垠的天幕之上,恰到好處地照亮了身邊的每一個角落,給這寧靜的田野披上了一層夢幻般的色彩。
林逸飛不禁有些疑惑,90年代的月亮似乎比后來更加明亮,雖然科學上并無明確依據,但這次重生歸來,他確實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月光的明亮。
“發什么呆,快點干活!”林大為的吼聲打斷了林逸飛的思緒。他趕緊挽起褲腳下了田,秧田里的水剛好到腿肚處,清涼而舒適。
林逸飛低著頭,彎著腰,雙手左右開弓,非常連貫地同時扯滿了秧苗。然后,他雙手握住秧苗,“咚、咚、咚”非常有節奏地在水田里沌著、洗著。
洗完之后,他左手握住秧苗中間,右手拿一根金黃的稻草,繞圈打活結,將秧苗甩到田岸邊。
忙碌了大半個早上,林逸飛一直沒怎么抬頭。此時,他覺得腰有些酸脹,便抬起頭,正好看到奶奶送來了稀飯。他接過稀飯,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吃完早飯,林逸飛和林大為各挑一擔秧苗去了大丘。他們父子倆將秧苗拋到已經犁耙好的田中,準備開始插秧。
突然,遠處傳來了呼喚林逸飛的聲音。他抬頭一看,只見幾個姑娘正朝這邊飛奔而來。再定睛一看,原來是田晴、于晨汐和李海霞。
林逸飛朝她們揮了揮手,她們三人快速跑了過來。鄉親們看到這一幕,紛紛哈哈大笑了起來:“林逸飛,那兩個姑娘哪個是你女朋友?她們來幫你蒔田插秧了?”
林逸飛有些尷尬地解釋道:“沒有,都是我朋友。”
“那個長得胖一點的,來過你們家吧?”有人問道。
“那個瘦的也來過,好像是于書記的女兒。”又有人補充道。
大家議論紛紛,林逸飛只覺得頭皮發麻。這時,又有人朝著林大為喊道:“扒灰佬,你看中了哪個啊?”
林大為最近對林逸飛一直有些氣惱,這次又因為此事被嘲笑,他更加不悅了。他沒有理睬大家,繼續拋著秧。
林逸飛在水田里洗了洗手,來到了田埂上,問道:“你們怎么來了?”
田晴一邊說一邊甩掉拖鞋下了田:“我看你這幾天沒去廠里面,估計你們家在搞雙搶了,所以我就來了。”
于晨汐站在岸邊猶豫了一會,扶著李海霞慢慢脫掉了鞋子。林逸飛趕緊說道:“不用,不用,你不會插秧,在旁邊看著就行了。”
然而于晨汐卻將裙子撩了撩,然后扎起來。她快速跳到了田里。頓時激起一陣水花,污濁的泥水馬上弄臟了她的裙子。
李海霞看到這情景哈哈大笑:“她們找不到地方,就要我帶過來了,也就順便來幫忙了。”
林逸飛有些無奈:“今天可是石谷鎮趕集的日子啊。”在鄉下趕集都是有固定的時間,下谷村離三個鄉鎮比較近,石谷鎮農歷三六九趕集,安林鄉二五八趕集,界首鄉一四七趕集。
李海霞卻毫不在意:“沒事的,我以后主要的精力就在打火機銷售了,趕集方面的事情已經交給……”她湊到林逸飛耳邊小聲說道,“交給蔡小平了。”
李海霞帶來了一個木制“座欄”,她將“座欄”在田埂上扎穩后解開背上的布兜袋,將女兒放在“座欄”里。于晨汐上了岸,好奇地蹲在“座欄”邊逗著孩子“哦、哦”地歡叫。
玩了一小會兒后,于晨汐問道:“怎么插秧啊?”
田晴走了過來,從挑秧的“秧籃子”里拿出一套裝備——兩頭用尺半長、一頭尖的短棍,中間纏上幾十米長的尼龍繩,繞成棒槌形。
她先拿著一頭,在田埂上量好距離,將短棍插好。然后帶著于晨汐來到了對面的田埂上,再插好短棍,尼龍繩就在田里拉成了一條長線。
“你沿著這根線,每隔30厘米左右,插一株秧苗就可以了。”田晴對于晨汐說道。
“插秧須用三個手指,撮住苗之根部,輕輕一沾入泥后,再略一輕移插進去。”田晴一邊說一邊示范。
“好的,放心吧,保證完成任務!”于晨汐很高興地答應了。
林大為和林逸飛又去秧田挑秧了。
林大為不滿地對林逸飛說:“你要那兩個女孩過來干嘛?”
“又不是我叫他們來的。”林逸飛辯解道。
“那你現在叫她們回去,尤其是于書記的女兒,她又不會插秧。”
“人家也是一片好心。”
“那個名聲不好的女人呢?她來干嘛?”林大為越說越氣。
林逸飛知道父親說的是李海霞:“什么叫名聲不好?人家又沒做錯什么?”
“那還叫沒做錯什么?讀書就談戀愛,還懷了小孩。林志偉家里的人,又不歡迎她,她死皮賴臉住過來。結婚證都沒打,就生了小孩。現在林志偉又不要她了,想想就覺得晦氣。”
“爸,你怎么能這樣說她呢?她現在是我的員工了。”
“你的員工?你那個廠子你還想辦下去?反正我是堅決不允許。”林大為壓制住心中的怒火,咬牙切齒地說道。
“你不是已經答應于雷叔叔了嗎?”林逸飛大惑不解。
“我可沒答應他,只是沒有當著他的面反對而已。”林大為惡狠狠地將秧籃子扔在地上。
林逸飛也沒有再聲張。
待他們回來時,田晴、于晨汐和李海霞已經排好了幾行秧苗。林逸飛將秧苗均勻地撒在已經排好的行中,李海霞和于晨汐繼續排行,其他三人則開始在已經排好的行中開始插秧。
插秧時,人站兩線之間,每行六株,左右各兩株,兩腳之間兩株。邊插邊退直至田尾。
此情此景,林逸飛不禁想起了,唐朝布袋和尚寫的《插秧偈》: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