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蠻族精兵,為我所用(下)(4K)
- 三國:我和丞相的二周目人生
- 三眼貍花貓
- 4155字
- 2024-11-06 23:52:34
卻說那關羽聽聞沅陵縣司為謀反,已整兵三日。
今日辰時三刻,關羽于校場點兵。
此刻校場內,旌旗獵獵,戰馬嘶鳴,士兵們手持長矛,排列整齊,氣勢如虹。
炎摩頓的蠻族士兵,已經全部換上了大漢的甲胄。
此時的炎摩頓身披一副鐵葉攢成鎧甲,腰系一條金獸面束帶,前后兩面青銅護心鏡。
關羽立于點將臺上,輕撫長須。
其右側下首乃是周倉,再下首乃是令狐睿,再下首乃是申福。
其左側下首乃是荀諶,再下首乃是張啟。
荀諶乃是張岳在官渡之戰后,親自前往冀州請來的。
一場官渡大戰,徹底讓他看清了袁紹的性格。
正如張岳所言,袁本初此人,好謀無斷,外寬內忌,鼠目寸光,甚好虛榮。
此戰之后他就隨張岳南下,來到荊州。
原本他以為張岳所說主公乃是劉表,誰承想竟是那劉備,劉玄德。
劉備此人,他曾見過幾面,觀其樣貌確有龍氣在身。
他還曾私下建議袁本初,殺死劉備,奈何其不聽。
劉備此人,仁義之名,天下皆知。
皇叔之銜,無人不曉。
吾若輔之,霸業可成。
但他感覺時機未到,便聽從張岳的建議,在武陵山中隱居,修養身心,不問世事,至今已有一年有余。
數日前,他接到張岳書信,請他出山相助,助其掌管武陵。
那一刻他知道,時機已到,讀完信件他便帶領護衛火速來到了沅南縣內。
張岳請他擔任武陵郡丞,雖是小吏,確有實權,可再展胸中抱負。
聽聞遷陵縣司為謀反后,張岳請他前來沅陵,調度僅剩的糧草,以維持大軍所需。
思慮間,關羽的軍令傳來。
“令狐睿,命你領一千騎兵為前軍。
我與炎摩頓領一千騎兵,三千士卒為中軍。
周倉你領兩千士卒為后軍。
三軍相隔十里。”
周倉,令狐睿,炎摩頓出列行禮回道:
“我等領命。”
三人說完便快步跑下點將臺,前去整軍。
關羽則是面向荀諶,張啟二人說道:
“至于大軍需要糧草,就拜托二位了。”
荀諶與張啟齊聲應諾,表示定不負所托。
半個時辰后,大軍出征。
······
此刻張岳與孔明再次開盤對弈。
此刻何晴彈起了琵琶,其所奏之曲乃《十面埋伏》。
琵琶聲悠揚,宛如戰場上的號角,激昂中帶著幾分悲壯。
何晴的指法嫻熟,每一個音符都仿佛在訴說著古戰場上的故事。
孔明不知此曲其名,卻能清晰地感受到樂中所描繪的戰爭之慘烈。
樂聲初起,仿若戰鼓輕擂,馬蹄隱隱,似有千軍萬馬在遠方集結。
孔明的心中涌起一陣熟悉感,他一生經歷大小戰事無數,自是知曉這是大戰將臨的前奏。
聆聽著《十面埋伏》,孔明落下一子,隨著樂音漸強,他突然發現自己已然入局。
何倩在一旁煮茶,所煮之茶乃酉陽毛尖。
武陵之茶亦是張岳的產業。
張岳之茶,僅有茶與水,返璞歸真,正所謂大道至簡。
這就是后世的茶道嗎?
思考局勢的他,抿了一口茶。
此茶香高持久,嫩香高悅。
湯色,黃綠明亮。
滋味,醇爽回甘,回味悠長
真是世間極品。
張岳落下一子,孔明觀之,發現殺機已至,大龍不保。
此時樂聲達到高潮,猶如決戰的巔峰時刻。
孔明的身體微微前傾,他似乎能感受到戰場上那種令人窒息的緊張。
他知道,這是決定勝負的瞬間,就像街亭之戰,一步錯,滿盤皆輸。
他旋即落下一子,稍稍扳回頹勢,但張岳又下一子,大龍丟失,此局已終,他敗了。
樂聲轉而悲戚,似是悲歌。
孔明閉上雙眼,他為那些戰死的士兵感到悲哀。
他一生征戰,為的是興復漢室,可每一場戰爭都有無數生命消逝。
他想起了那些為了一個信念,隨自己六出祁山的季漢將士們。
隨著樂聲漸緩,如同戰爭的硝煙慢慢散去。
孔明眼中有一絲疲憊,他已然知道自己所追求的,興復漢室之路布滿荊棘,但他還想再逆蒼天。
一曲終了,孔明丟下棋子說道:
“此局,亮輸了。待吾休息一日,明日再開一局可否。”
張岳簡簡單單地回道:“可!”
孔明喝了一口茶,轉身問向旁邊的何晴:
“敢問夫人,此曲何名?”
何晴起身,行禮回道:
“諸葛先生,奴婢只是妾室當不得夫人之稱。
此曲乃主人所譜《十面埋伏》。”
聽聞曲名,孔明瞬間想到了四面楚歌的項羽,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霸王,最終卻在四面楚歌中敗給了太祖皇帝。
聽聞曲名,孔明瞬間想到一個人,一個在官渡之戰后消失的大賢。
荀諶,字友若,荀彧之弟,荀緄之子,潁川人。
袁紹的謀主之一。
就在三天前,他突然出現在沅南縣內。
見到他時,孔明著實嚇了一跳,他竟然被張岳說動了,在武陵山中隱居。
如若荀諶為我所用,那么荀彧亦為我所用。
只要在曹操進位魏王之后,請荀諶北上,必能說動荀彧反曹,亦能救下這位漢室老臣。
想到這里,孔明對著張岳說道:
“正德兄,好算計!”
張岳聽聞孔明之言,片刻愣神回道:
“孔明兄,你又看出什么來了?”
此刻張岳在心里想道:
這丞相也太神了吧,聽完這首《十面埋伏》他究竟又看出什么了?
聽聞張岳之語,孔明輕笑道:
“那曹營荀彧荀文若,名為曹操謀主,實為漢室之臣。
那曹操,名為漢室司空,實為漢室之賊。
時間一久兩人必生分歧,此刻若派荀諶荀友若北上,曹營必亂。
正德兄,你手中恐怕不止這一子吧!”
張岳聽聞孔明之言,心中無奈感嘆:
不是,你就聽了一首歌,見了一個人,是怎么猜出我的布置的。
得虧沒參與爭天下,要不然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自己真要謝謝,老爹去世前的那句話:
“這世上不會有千年王朝,只會有千年世家,切莫爭那虛位。
世間天才千千萬,切么坐那最出彩一個,匯聚天下目光。”
張岳手臂一揮,何晴,何倩躬身退下。
待兩人離去,張岳開口說道:
“孔明兄手段就是高啊!”
孔明用羽扇擋住嘴角的笑意說道:
“在下只是不想,劉皇叔蹉跎七年。”
聽聞孔明之言,張岳便想起了劉備在荊州時期,那長達的七年的空白履歷。
確實不能再讓皇叔蹉跎七年了。
皇叔可是皇帝,皇帝有七年空白期履歷,那就是蹉跎度過了。
張岳開口感嘆說道:
“只是可惜了那荀文若啊!”
但孔明卻說道:
“可如今的文若是敵人留不得。”
重生后的孔明,這幾日再次推演一番局勢。
他突然發現,如若還和上一世一樣,七年后幫助主公拿下荊州。
那時的孫權已經平定東吳,曹操亦穩定北方,到時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天下三分,北方強,南方弱。
弱勢的一方,還一分為二,如此斷難北伐成功。
他六出祁山就是最好的例子。
想要北伐成功,必須在這七年間,幫助陛下一統南方。
同時,還要最大程度削弱曹操的勢力。
想到這里孔明開口說道:
“正德兄,我們的計劃要改改了。”
聽到孔明之語,張岳有些愣神,開口問道:
“是哪里有弊端嗎?”
孔明只說了短短兩個字:
“時間!”
聽到孔明的話語,張岳愣住了。
“時間?”
他喃喃輕語,眉頭緊皺,思索起來。
突然,他發現了這里面最大的問題。
劉皇叔需要時間,孫權也需要時間,曹操更是需要時間。
想到這里張岳開口問道:
“孔明兄,計劃應如何改變?”
孔明說道:
“首先我們需在七年內拿下,荊州,揚州,益州三地。
此三地若下,交州自來。”
張岳聽到孔明之言,思索道:
“七年內,連下益州,荊州,揚州!這著實不可能。”
孔明說道:
“這確實有些不可能,所以需要正德兄,動用北方的所有暗子,減緩曹操一統北方的步伐。”
張岳苦笑的回道:
“孔明兄,這就有些難為人了。
曹操一統北方之勢已成,斷不能阻擋片刻。”
孔明聞言說道:
“可行!”
張岳聞言,開口問道:
“計將安出?”
孔明笑道:
“勞煩正德兄,先替玄德公取下益州。
之后聯合西涼馬騰韓遂,騷擾長安一帶。”
張岳聽聞此言,瞬間愣住了,開口調侃道:
“孔明,你想讓我為益州之主?就不怕養寇自重嗎?此計斷不可行。”
孔明聽聞張岳之語心中稍安。
這是他的一次試探,他要試探一下張岳是否真的想幫陛下。
但他還是再次問道:
“為何不可?”
張岳回復道:
“孔明兄,到了一定的位置,有時候不是你想放手,就能放手的。
他們會推著你前進,到時候必會有第二次血雨腥風。”
張岳說完,孔明便想起,陛下入蜀時,劉璋想投降后,那些還死戰死諫的益州官員們。
此時孔明說道:
“如此說來,益州不可先取?”
張岳聞言回道:
“卻是如此?”
孔明聽聞便開口問道:
“如此說來,玄德公當先取何州?”
張岳思索片刻開口說道:
“應先取揚州!待荊州有變,再取荊州,之后再取益州。”
孔明聽聞張岳之語說道:
“孫權雖是初立,但有周瑜,張昭輔佐,斷難取也。
依亮之計,應先取荊州,再圖揚州,之后才是益州。”
張岳聞言說道:
“荊州劉表,隨年老,但力未衰,吾觀之亦有七年之壽。
劉皇叔素來仁義,怎會奪取荊州。
吾有一法,可使揚州內亂,孔明兄不必憂慮。”
孔明聽聞,亦說道:
“吾亦有一法,可使荊州生亂,正德兄亦不必憂慮。”
此刻兩雙殺機四溢的雙目對視。
張岳見此,拿出一枚銅錢,說道:
“既如此,有蒼天決定來行,誰之策,可否?”
孔明見此,伸手說道:
“如此由孔明來擲如何?”
張岳隨即收起銅錢,指著棋盤說道:
“既如此,你我再開一盤,以此來定誰之策,可否。”
孔明聽聞快速收起棋子,片刻后握拳,輕放于棋盤之上。
張岳亦是如此。
“正德兄請。”
孔明說得完,露出手內一子。
張岳亦露出掌內兩子。
張岳見此,開口說道:
“請孔明兄,執黑先行。”
······
五日后,關羽所率大軍抵達遷陵城下。
看著城下的七千大軍,司為肝膽懼驚。
關羽是何人啊,袁紹的大將,顏良文丑都被他一刀斬了,自己不可能擋住關羽之軍。
他殺了劉宇,已經沒有投降的機會了。
只有死戰一條路。
就在三日前,他得知沅陵被關羽攻陷的消息后,他都驚呆了。
那錢斌竟然沒有反抗,直接自殺了。
他能一死了之,但是坑苦了有家族的他啊。
原本他還想逃亡充縣,尋找陳凡,他已經派出心腹前往充縣請他來援,誰知他現在就在關羽身邊。
自己的另一條退路也沒有了。
如今年他只剩下最后一條路了,那就是趁著夜色逃往益州。
希望,他們能守住白天的進攻。
“關羽,你休想得逞!”
司為大聲喊道,試圖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關羽卻只是冷笑,舉起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向著天空一揮,發出了進攻的信號。
蠻族士兵們頓時如脫韁之馬,向著城門沖去。
他們口中呼喊著古老而神秘的戰斗口號,仿佛是來自遠古的戰歌。
一時間,箭矢如雨般從城墻上射下,但蠻族士兵們毫不畏懼。
他們有的舉起盾牌抵擋,有的則靈活地在箭雨中穿梭。
那些身材高大的蠻族士兵,扛起巨大的樹干,向著城門狠狠撞去。
每一次撞擊,都讓城門發出顫抖的聲響。
司為見狀,急忙命令士兵們用熱油和石塊攻擊。
滾燙的熱油從城墻上倒下,濺落在蠻族士兵的身上,頓時傳來一陣痛苦的嚎叫聲。
但這并沒有讓蠻族士兵們退縮,他們的眼中燃燒著怒火,反而更加瘋狂地攻擊城門。
關羽則在陣后指揮著戰斗,他時刻關注著戰場上的局勢。他握緊青龍偃月刀,準備親自沖鋒。
終于,在蠻族士兵們的不懈努力下,城門被撞開了。
蠻族士兵們如潮水般涌入城中,與城中的守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整個遷陵縣城陷入了一片血腥的混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