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準備賑災(求追讀)
- 三國:我和丞相的二周目人生
- 三眼貍花貓
- 2112字
- 2024-10-30 17:38:58
范疆行至半路,遇見冒雪而來的孔明,隨即行禮問道:
“范疆見過孔明先生。”
看見范疆孔明立刻發(fā)問:
“正德兄何在?”
范疆抱拳回復道:
“太守大人讓我來請先生,說是有要事相商!”
聽聞范疆之言,孔明羽扇一揮回復道:
“速速帶路,我亦有要事與正德兄相商。”
兩人便一同冒雪前行,范疆在前引路,孔明緊隨其后。
孔明靜靜地注視著眼前的范疆,此刻他在心中略有感慨:
這世上竟有如此奇異之事,范疆張達這兩人除卻貌外,都與前世的那二人無異。
他曾數(shù)次動過殺心,但都放下了。
其一:他怕錯殺好人。
其二:不能因后世之事,妄殺今世之人。
如今他已經(jīng)確認正德來自后世,一個比他所來之后世,還后之世。
現(xiàn)在范疆張達在他身邊,今世之因果已然大改,翼德將軍的因果是否會映照在正德之身。
思來想去,孔明決定,將這二人要來身邊。此二人在他身邊,才可安心。
前往張岳住所之時,孔明與沅南縣縣令楊臻,何氏族長何朗錯身而過,雙方點頭示意。
這時孔明說道:“看樣子正德已經(jīng)交代他們救災事宜了。”
誰知范疆回道:“先生誤會了,他們是來送禮的!說是給太守大人‘驅(qū)寒’之用。”
聽聞此言,孔明心中甚是暴怒,這二人不思君恩,有負陛下······
但轉(zhuǎn)瞬之間,孔明氣消,神情落寞。
如今的荊州是劉表的荊州,不是陛下的荊州。
他也不再是那位蜀漢丞相,只是一位雙十年華的白身青年。
范疆等人對于自己的尊敬,完全取決于正德的命令。
從巔峰到平凡,孔明的心境經(jīng)歷了巨大的轉(zhuǎn)變。
然而,孔明并未因此而頹廢。
他明白,即便身處平凡,依然可以有所作為。
如今的自己,雖然失去了往日的權勢,但依然可以憑借智慧和經(jīng)驗,為這片土地帶來福祉。
他深吸一口氣,平復了心中的波瀾,對范疆說道:
“既然如此,我們便去看看他們送來的禮物吧,看看是否對救災有用,也算為他們積攢些陰德。”
哪知范疆神情有些不自然,對著孔明躬身行禮說道:
“范疆還請孔明先生作證,這份禮物著實我小人無關。”
看著范疆此刻的表情,孔明立刻意識到這份的禮物非比尋常。
尤其是“驅(qū)寒”二字,范疆當時的語氣有些怪異。
冬日,驅(qū)寒之物,范疆還異常緊張。
能讓范疆如此緊張的僅有兩人。
一人是張岳。
另一位則是自己那位富甲荊襄的小姨,蔡韻。
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那年劉表贈予正德兄兩位侍女之后,正德內(nèi)宅所發(fā)生的那場混亂,猶如雞飛狗跳一般。
最關鍵的是,她竟然帶著自己的侍女,直接闖進了劉表的府邸,劉表的內(nèi)宅也在所難免。
至此蔡韻妒婦之名,聞名荊襄。
頗有那司馬懿之妻張春華的味道。
想到這里,孔明心中一思,莫非······
此刻孔明開口說道:
“如若我家小姨問起,定會與你作證。”
范疆松了一口氣:
“范疆謝過孔明先生。”
孔明與范疆繼續(xù)前行,穿過雪地,終于抵達張岳的住所。
門前,兩位護衛(wèi),見孔明到來,急忙行禮。
孔明點頭示意,便與范疆一同進入院內(nèi)。
······
在對陸令進行處罰之后,張岳便前往了自己這幾日處理公務的房間。
此刻房間內(nèi)炭火燃燒正旺,張岳坐在案幾旁,看著眼前的地圖模擬器。
他從來沒有賑災的經(jīng)驗,心中不禁沉思如何才能更好地運用手中的資源。
古代的賑災和兩千年后的賑災可不一樣。
如今的他只希望丞相能助他一臂之力。
這時范疆通報說道:
“先生,孔明先生來了。”
張岳聞言,立刻站起身來迎接。
他快步走到門口,只見孔明正站在門外。
“孔明兄,你終于來了。”
張岳拱手行禮,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
孔明微微頷首,回應道:
“正德兄,我已知道你的難處,特來相助。”
張岳將孔明迎入屋內(nèi)問道:
“孔明兄可知,此次雪情如何?”
孔明沉吟片刻,緩緩開口:
“正德兄此次雪情遍布武陵十二縣。武陵周邊各個郡縣亦有災情。”
張岳聽后眉頭緊鎖,心中甚是驚訝,不愧是丞相,憂心忡忡地說道:
“災情如此嚴重。孔明兄,你有何良策可以緩解這場災難?”
孔明沉聲道:
“正德兄,賑災之道,首在穩(wěn)定人心。
必須盡快派遣使者前往各受災郡縣,了解災情,安撫百姓。
同時,調(diào)集糧食、衣物等物資,設立臨時救濟點,確保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張岳面色凝重地說道:
“孔明兄,我所憂慮的并非百姓,而是那些官員。
我們初到武陵,對哪些官員可以信賴,哪些官員應當嚴懲,尚且一無所知。
如何促使那些世家豪族貢獻出他們的錢糧衣物,以助于救災,這才是當務之急。”
他想過用那些后世所說的功績碑,誘導那些世家豪族拿出糧食錢財。
但轉(zhuǎn)念一想,此事不可。
功績碑在大一統(tǒng)時期可用,但在如今的亂世,無人會把它們當回事。
些許名聲他們還不放在眼里。
孔明胸有成竹地答道:
“正德兄,如今在你手中握著他們的命脈!”
張岳聽聞孔明此言便是一愣。
命脈?
是何物?
片刻后,張岳想起來,孔明兄所說的命脈,是那份倒賣物資的賬本,這里面他可是首惡。
想到這里,一道殺氣出現(xiàn)在張岳眼中。
孔明見此,立刻勸諫道:
“正德兄切不可大開殺戒,我們應以懷柔之策,令他們心悅誠服地貢獻出物資。
若一味施以嚴刑峻法,只會讓世家豪族心生怨恨,反而不利于救災。
我們可以先從那些有良知、有責任感的官員入手,讓他們成為我們的助力。
通過他們,我們可以向其他官員和世家豪族展示我們的誠意和公正,從而逐步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
聽到孔明的建議,張岳便改變臉色說道:
“此事我知道,我們要團結大多數(shù),打壓少數(shù)。
先撤一批,再抓一批,之后再用一批,讓他們沒有理由聯(lián)合起來。
最后殺幾名罪大惡極的豪族之人,震懾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