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營嘯(求追讀)
- 三國:我和丞相的二周目人生
- 三眼貍花貓
- 2182字
- 2024-10-27 01:55:56
就在張岳和孔明踏入營帳的那一瞬間,整個大營的氣氛似乎都變得緊張起來。
太守竟然遭遇刺殺了?
下令之人居然是益州牧劉璋!
此刻有人來到張岳親兵面前,問道:
“甘康護衛,您是太守大人的親兵,可知道這益州牧劉璋,和太守大人有何仇怨?”
甘康乃是甘寧的一名族弟,少年時也曾和張岳一起玩耍,對于劉璋和張岳之間的仇怨那是一清二楚。
他當即開口說道:
“太守大人與益州牧劉璋,彼此間并無任何仇怨。
然而,七年前,太守大人全家在成都城內暫居時,卻突然遭到劉璋的暗殺。
太守大人無奈,只得攜母逃亡,奔走千里來到了荊州。
太守大人的兄長張魯,在得知此事后于漢中憤而自立。”
有人問道:
“那劉璋為何要殺,太守大人?”
甘康回復道:
“當時的劉璋剛剛繼任益州牧,他急于樹立自己的威信,便要殺掉太守全家。”
說到此刻甘康開始咬牙切齒:
“此次事件過后,他為了重新豎立威信,又要拿我們甘家,沈家,婁家立威。”
“逼不得已,我們三家也反了。”
此時有士卒發問:
“甘護衛,結果如何,你們成功了嗎?”
聽到此人的問話,甘康淚流滿面回道:
“可恨的趙韙,他率領大軍將我們三家圍殺殆盡,要不是父兄舍命救我,我根本活不下來。”
“自此我們三家僅剩八百余人,無奈之下做了那‘錦帆賊’。”
這時有消息靈通的士卒問道:
“趙韙?可是去年發動叛亂被殺的趙韙?”
聽到這個消息,甘康哈哈大笑:
“沒錯就是他!這趙韙也是被那劉璋逼反的。
他劉璋繼任益州牧幾年來,未有任何恩德降于我等,相反還激起了三次叛亂。”
這時有士卒附和道:
“此乃庸主。”
“對,同樣姓劉,咱們荊州的劉使君就比他好多了。”
“我聽說新野城的劉使君也是仁德滿天下。”
眾人正在討論,突然一聲哀嚎傳遍全軍。
“太守死了!”
這聲哀嚎如同晴天霹靂,讓整個大營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甘康聽到消息后緊握雙拳,心中怒火中燒。
他深知太守的死對整個大營意味著什么。
他不相信太守就這么死了,這一定是有人故意傳播假消息擾亂軍心。
想到這里,他拔出寶劍,高聲喊道:
“所有人不得妄動,違令者殺!”
······
此時,在大營中專門為戰馬設立的馬廄之內,一名身手敏捷的男子正在迅速地書寫著一張字條。
在他身旁,還有四名男子暗中觀察著四周的動靜,警惕地守護著這名寫字條的男子。
這五人并非普通的士兵,他們是曹司空校事府的安插在張岳大軍中的探子,他們肩負著傳遞情報的重要任務。
在張岳的大營中,原本有許多探子潛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戰事的變化,如今只剩下他們五人了。
這名男子寫好字條后,迅速地在馬廄中找到了藏匿的信鴿。
這些信鴿是他們傳遞情報的重要工具,也是他們與外界聯系的唯一橋梁。
在數次的情報傳遞中,他們只剩下最后兩只信鴿。
這意味著一旦下次消息通報完畢,他們將無法再通過這種方式傳遞信息,必須另尋其他方法。
放飛信鴿,他們迅速在馬廄周圍游蕩起來。
突然一聲哀嚎傳遍全軍。
“太守死了!”
聽著這里他們幾人俱是一愣,片刻后其中四人,看向了那名寫字條的男子。
其中一人疑惑地開口說道:
“那張岳,自己把自己刺死啦?”
那名放飛信鴿的探子回道:
“我沒看清,當時人太多,我只看見張岳掏出匕首刺了自己一下。之后他就被親兵迅速保護起來了。”
身材略高的那名探子說道:
“你們在此等待,我去探探消息,大家做好準備。”
······
此刻張岳營帳內的孔明,在聽到這聲呼喊后,立刻意識到不對。
他拿起身邊的匕首,一記飛刀,甩向那人后頸。
那人后頸中刀,倒地不起。
看著昏迷不醒的張岳,他知道要必須盡快穩定局勢,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里,孔明氣勢瞬間轉變,屬于他蜀漢丞相的官威出現在眾人面前。
他面色威嚴,神情凝重,對著范疆問道:
“正德是否說過,他若不在,為我為尊?”
面對孔明蜀漢丞相的威嚴,張岳大營內的所有人全部單膝跪地回道:
“我等愿聽,孔明先生調遣。”
聽到他們的回話,孔明當即下令:
“蘇罡你率一百親衛,護衛正德大帳,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內。”
“記住是任何人,包括這一百親衛。”
事出緊急,孔明著重強調了一遍。
蘇罡抱拳回道:
“屬下領命。”
言畢他便轉身離開大營,帶領自己手下的一百親衛,拱衛起張岳的營帳。
見蘇罡離開,孔明對著范疆下令:
“范疆你帶一百親衛,前往馬廄保護馬匹。”
“記住,要留夠我們撤離所需的馬匹。”
他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一旦無法鎮壓營嘯,他們好有足夠的馬匹,逃離這里。
范疆迅速領命,帶著親兵前往馬廄。
見范疆離開,孔明對著蔣前說道:
“蔣前,你帶領一百親衛,前往糧草囤放地,就近召集人馬保護糧草。”
“一旦有人靠近糧草,直接斬殺無需通報。”
蔣前領命而去。
見蔣前離開,孔明又對著秦望說道:
“秦望,你率領一百親衛,前往沅陵方向監視敵軍動向。
到時你可分作兩隊:一隊隨你監視敵軍;一隊藏于林中,作疑兵之用。”
“一旦敵軍出城速速返回,若敵軍見疑兵而不退,便放火燒林。”
秦望領命離開。
在秦望離開后,孔明對著申福說道:
“申福,你率領一百親衛,探尋我方退路,確保無有伏兵。”
申福領命而去。
之后孔明對著黎令陸令二人說道;
“黎令你領五十名親衛探尋大營西側,陸令你領五十名親衛探尋大營東側。防止有敵軍來襲。”
黎令陸令領命離開。
此刻大營內僅剩下三人,他們是醫官,孔明,還有暈針的張岳。
看著昏迷的張岳,孔明問向醫官:
“正德為何昏迷,你可知曉?”
此刻孔明心亂如麻,他只是略通醫理,但是對于張岳為何昏迷一竅不通。
與此同時,營帳外的士兵們開始騷動起來,各種謠言四起。
有人說是敵軍偷襲,有人說是內亂,整個營地陷入一片混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