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戰馬!(求追讀)
- 三國:我和丞相的二周目人生
- 三眼貍花貓
- 2086字
- 2024-10-24 20:00:00
聽到龐志遠的話,張達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
在武陵僅有他們一家藏有五千精兵,絕無其二,他是怎么查出來的。
此刻蔡宗也一臉震驚,他們蔡家已經將武陵視為自己的地盤,決不允許有如此事情存在。
究竟是何人在武陵藏了五千精兵,他們想干什么?
看著震驚的二人,龐志遠細細的觀察他們的表情,這是一次試探,這批黑衣人死的太蹊蹺。
正常士卒在聽到箭矢的聲音后一定會躲避,可是他們全是背后中箭,這就說明他們相信這批箭矢不會落在他們身上。
所以射箭的一方一定和他們認識,他們被出賣了。
在他們死后,隨之而來的是張達,而張達也承認這箭是他們射的,所以張達認識這伙人。
但還有另一種情況,另一伙人被張達干掉了,張達湊巧······
不對!
龐志遠迅速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剛剛張達說了,他們是發現這群人后,偷偷跟上來的。
如果有另一伙人,不會有這次襲擊。
所以可以確定,張達認識這群人。
張達是張岳的親兵,所以張岳也認識這伙人。
所以那批被倒賣的物資,流向了張岳的手里。
他拿出這份證據,就是要確認武陵的那五千人馬,究竟是不是張岳的人。
張達的表情就很微妙,看來他知道五千人馬的事。
所以他查出來的五千人,是張岳的人。
對于蔡宗憤恨的表情他很理解,畢竟蔡家已經將武陵視為他們的地盤。
看來所以此事······不,也許這件事只是蔡宗不知道。
如果蔡瑁也不知道,那事情就有意思了。
就在這半年之內,又有五千匹戰馬被倒賣,這張岳組建五千帶甲騎兵究竟想干什么?
這時龐志遠突然發現自己走進了誤區。
也許這五千馬匹和張岳無關。
因為那批軍械都是的倒賣長達五年,可是戰馬被倒賣僅有半年。
所以武陵郡內還有另一伙勢力在隱藏。
還有就是,三千匹戰馬在叛軍手中,是張岳剿滅叛軍所得。
太守被殺也很突然,張岳出任武陵太守也是州牧大人心血來潮任命的。
總不能這一切都在張岳的算計之內吧。
如今他拿出了證據,知不道自己能不能活命。
等一下,張岳沒有推波助瀾殺掉自己,他還派人保護自己。
這就是說明他不希望自己死。
或者說他不希望自己死在武陵郡內。
他想把視線引入襄陽。
所以自己活命的契機是在襄陽。
還有兩千兵馬不見其蹤,他們又被何人所得?
這真是耐人尋味啊!
算了不多想了。
天地為盤,眾生為子。
如今的他,只是一枚想活命的棋子。
生路就在襄陽,就看他能否找到了。
突然,龐志遠想起了張岳一開始說的話:
“好,那本太守就給你個擔子。戰馬一事,由你親自探查。”
此刻他無比的放松,活命的契機找到了。
他放聲大笑,抒發心中苦悶。
之后又痛哭流涕,將所有的無奈都傾瀉而出。
在眾多驚疑的目光中,轉身去往自己的營帳。
活下來真好!
······
此刻回到自己大帳的張岳,絲毫沒有求得大雪的喜悅,因為有兩個致命的危機在等著他。
第一個便是隱藏在他身邊的殺機。
孔明來此就是因為有人來殺他,雖然孔明沒有明說。
但在孔明望向范疆、張達等人的眼神中,他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殺意。難道這殺機來自自己的親衛。
總不能他諸葛孔明是重生回來的,這范疆和張達恰巧就是殺死三爺的人。
這世上哪有這么巧的事情。
究竟是誰要干掉他?
劉璋?
曹操?
劉表?
這段時間他在晚上都不敢睡得的太死,真是熬死他了。
第二個便是那消失的兩千匹戰馬!
如今是深夜,他在地圖模擬器上,瘋狂的尋找可以藏匿戰馬的地點。
可是除了劉宇,還有其他縣城,再加上他的秘密營地,以此為中心,方圓千里范圍內沒有其他火光。
難不成,藏在其他縣城里?
燈下黑,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昨天,在聽到失去了五千匹戰馬的那一刻,著實將他嚇出了一身冷汗。
雖然已經知道三千匹戰馬的蹤跡,但是還有兩千匹戰馬不知所蹤。
如今他僅有五千余人,要是兩千精銳騎兵來沖營,他根本攔不住。
別和他提他手里的那幾千匹戰馬,剛學會騎馬的騎兵和會沖鋒的騎兵是兩個概念。
他必須盡快找到它們,否則整個戰局可能會因此而逆轉。
漸漸地張岳便睜著眼睛進入沉睡。
這時有幾名巡邏的士兵經過張岳的營帳,看著目視沙盤的張岳其中一個士兵低聲說道。
“太守大人真是辛苦,日夜操勞,連休息的時間都很少。”
只不過隊列最后的那名士卒,在看向張岳時,眼中閃過一絲異樣。
他記得太守大人以前看見他們時都會點頭示意,今日怎么沒了?
······
此刻孔明躺在自己的營帳內,長長舒了一口氣。
他哪會什么求雪啊!僅僅是憑借上一世的記憶,依稀記得十五天后將會有一場覆蓋整個武陵的大雪而已。
再次裝神弄鬼,提振軍心,著實將他累的不輕。
他是真希望自己會法術啊。
這樣就能澆滅夷陵的大火,吹散上方谷的烏云······
可是這一切都是假的。
孔明閉上眼睛,思緒飄回了前世的種種。
“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昨兩次晉謁,不得一見,已書賤名于文幾,未審得入覽否?”
“南陽野人,疏懶性成,屢蒙將軍枉臨,不勝愧赧。”
······
“朕自得丞相,幸成帝業;何期智識淺陋,不納丞相之言,自取其敗。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愿陛下善保龍體,以副下天之望!”
······
“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未嘗有怠。今南方已平,可無內顧之憂;不就此時討賊,恢復中原,更待何日?”
······
“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孔明夢醒,天已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