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玄素道人是否知曉望仙閣所售功法存在的弊端。”
胡盧暗自嘆了口氣,自打從靈素那里得知使用傳送陣的風險,他就不敢使用遁形珠與玄素道人聯系了。
因為借助天都遁形珠遁走元神的本質也是空間傳送之術,玄素道人后來應該也清楚了個中原因,所以自打分別之后也沒用遁形珠找過他。
“旁門功法取巧成道,是以修行途中要經過重重天劫煎熬,然而最終飛升仙界,也不過只能與一方天地同壽,雖然靈素說還可繼續飛升脫身,但細想一下就知道,渡盡萬劫成仙才進入那方世界,再想脫離出去豈有那么便宜的事。
要想成為真正逍遙天地的仙人,還是得走玄門正道,只是從太華宗求得功法的希望太過渺茫,偷學就更不敢了。”
胡盧看著前面攻擊魔物的靈素,眼神微微閃爍。
之前靈素給他說了不同修行之法的區別之后,閑聊期間,他將望仙閣不賣三品之上的功法事說了出來,結果靈素告訴他,那是因為三品以上的功法是一家門派的核心根基,掌握三品以上功法的宗門,必然有登臨天外天的大羅老祖,所以望仙閣是根本不敢賣的。
除非得到開創功法的大羅老祖允許,又或者確認開創功法的大羅老祖已經隕落,不然他們把功法賣出去,就會與那位大羅老祖結下大因果,事后望仙閣在諸天勢力雄厚,興許能開脫出去,但購買功法的人下場就慘了,因為買功法的人同樣也會與那些大羅老祖結下因果。
只要修煉功法進入天外天,立刻就會被那些大羅老祖感應,確定不是他們的徒子徒孫,那就等于是偷學了人家的功法,自然就能順理成章的將你打殺。
靈素說仙界曾經出現過不少這種事,只是那些偷學功法的人并非從望仙閣獲取功法,有些人是直接通過搜魂搶奪,有些人是用秘法保存真靈記憶轉世,拜入其他宗門竊取功法,但最終都會在煉成元神時露出馬腳,也就是說無論你藏得多深都沒用,為什么會如此,靈素也不清楚,只說各大宗門都有秘法可查。
胡盧當時聽完心中苦笑不已,雖然不知真假,但他不敢不信,原本他還想等契約到期之后,找機會拜入太華宗門下,這樣得授功法肯定沒問題,誰知人家早就把這條路給堵死了,尤其自己還是分身,到時候一旦被發現,直接就坐實了他想偷學功法的證據。
胡盧暗自沉思:“世間的功法都是從無到有,由人開創出來的,我為何不能開創一門屬于自己的法訣,自己雖不是天資縱橫的奇才,可也是修行中人,只要不死,遲早能創立出適合自己修煉的功法,再說我也不是閉門造車,望仙閣賣的功法雖然有問題,但修煉之道卻是正確的,路該怎么走已經清楚,我只需推演補足功法的缺陷即可。
除此之外,我還有那無相所贈的佛門功法,這門功法來歷有大問題,不能修煉,但其中各種秘術屬實玄妙,而且修煉到最后亦能登臨大羅之境,拿來借鑒參悟,必然事半功倍!”
想到這里,胡盧眼前豁然開朗,心中仿佛掙脫了什么枷鎖,神情一動,體內真元頓時作周天運轉,半柱香過后,他就此突破境界,進入了金丹后期。
“浮梁天的靈氣比華妙洞天還要充沛,我進入此界數月其實早該突破的,只因終日神思不守才荒廢了修為,如今明了前路,真是無比輕松。”
胡盧心中歡喜,見靈素等人專心擊殺魔物,并未察覺他的突破,便繼續運轉法力鞏固功行,如此過去七天之,他的根基徹底穩固下來,只需尋一妥當之地閉關一陣,就可晉升元嬰了。
此時陣中魔物也被清理了九成,除了那頭最大的魔物,還剩下兩堆小魔怪,靈素幾人正拿這兩堆小魔怪練習法術,從法術的威力來看,他們的修為也精進了不少,根據幾人現在擊殺魔物的速度,最快明天就能去料理那頭最大的魔物了。
胡盧看了片刻,暗暗點頭。
“靈素他們當前的境界名為凝煞煉罡,對應我結丹之前的筑基一境,但相同的境界下,他們借助煞氣修煉出來的法力卻要更為渾厚,而且在應敵的時候,煞氣不僅能防御攻擊,還可隨心化作術法反擊敵人。”
三個月前水族退走之后,太華宗剿滅了水府礦脈周圍的妖怪,然后迅速修復了所有陣法,胡盧本以為會返回天寶觀,誰知顧臨漳卻命他們留下來清理濁煞形成的魔物,肖承宣和曲志行各自去處理強大的魔物,胡盧和道觀的結丹弟子則帶領道童們收拾他們剩下的邊角料,也當是對道童們的歷練。
這些邊角料對胡盧和結丹弟子來說不算什么,但道童們應付起來還是有些吃力的,偏偏肖承宣又傳下話,不得主動幫道童們擊殺魔物,胡盧自然聽命行事,他前后帶了好幾隊道童下來歷練,每次都是能不出手就不出手,只有在遇到道童們對付不了的魔物時,才會用陣法幫忙。
胡盧在帶隊的期間,見識了太華宗弟子的種種手段,尤其是金丹弟子,發現同樣的境界下,玄門正宗修出的法力要比自己強出不少。
可是胡盧并非一般的金丹,自參悟赤玲瓏的蓮花本體,修煉玄素道人推演的《蓮花化身》秘法,他的身軀和元神同樣可以分離兼修,因此他的法力可以說是普通金丹修士的兩倍,但就是這樣,卻仍舊比不過太華宗的金丹弟子。
就是因為看到了清晰的實力落差,再加上靈素講述的旁門與正宗的區別,胡盧才下定決心要走玄門正道。
“若是能看看靈素他們修煉的法訣就好了。”
胡盧腦海閃過一個念頭,隨即元神進入遁形珠,沉心參悟玄素道人從望仙閣買來的那部玄門功法。
“筑基煉己,性命合一,玄門正宗修行之前就要鍛煉體魄精元,待鍛體大成,方能納氣入體,點化周身八萬四千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