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這個名詞原是不見于經傳的。它是在戊戌政變后,當“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呼聲嚷到聲嘶力竭的時候,所呼出來的一個怪口號。又因為《國粹學報》的刊行,這名詞便廣泛地流行起來。編《辭源》的先生們在“國粹”條下寫著:“一國物質上、精神上,所有之特質。此由國民之特性及土地之情形、歷史等,所養成者。”這解釋未免太籠統,太不明了。國民的特性、地理的情形、歷史的過程,乃至所謂物質上與精神上的特質,也許是產...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國粹”這個名詞原是不見于經傳的。它是在戊戌政變后,當“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呼聲嚷到聲嘶力竭的時候,所呼出來的一個怪口號。又因為《國粹學報》的刊行,這名詞便廣泛地流行起來。編《辭源》的先生們在“國粹”條下寫著:“一國物質上、精神上,所有之特質。此由國民之特性及土地之情形、歷史等,所養成者。”這解釋未免太籠統,太不明了。國民的特性、地理的情形、歷史的過程,乃至所謂物質上與精神上的特質,也許是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