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取經四件套
- 西游:貧僧念經就變強
- 明明的星
- 2058字
- 2024-10-04 21:14:28
玄奘?!
陳袆聞言,吃了一驚。
他聽這老和尚方才話里的意思,是這么理解的:
“玄”為黑,“奘”是壯,連在一起就是,希望我將來能長得“又黑又壯”的意思唄?
這法號,似乎是跟佛法一點都不沾邊啊!
你老人家這是,想要將我當成一個小黑胖子來養唄?
那我是不是,還要改姓郭呢?
好吧,玄奘就玄奘吧。
你說怎樣就怎么樣,誰讓咱吃人嘴短了呢。
陳袆也就不想說什么了。
可是,智奘師兄哇,你老人家連西游小說原著都沒見過,連西游電視劇、電影都沒看過,竟然都已經很有先見之明地敲定我的法號是“玄奘”了,那我即便是想不去取經,也不行了啊!
不過,在去取經之前呢。
我倒是要先檢查一下自己的裝備才行。
少了那些裝備,你就算已經把我,給打造成東土大唐大德高僧了,我也不是那求取真經的圣僧啊!
提到取經的裝備。
那就是“打造圣僧人設”的第三步了。
陳袆的智奘師兄在第一時間,便吩咐弟子慧通大和尚一路快跑,盡快將陳袆小師叔的度牒,送去官府登記造冊,升級成為取經人后,便可領到皇榜中所言那“西天取經四件套”了。
自此而后,但凡是取經之人,都非一般的大德高僧可比了。
尤其是在稱呼上,更要做一下區分。
該統一稱呼為“圣僧”才是!
而這最后一步,也是最為順暢的。
要知道,官府為了能夠更為迅速地促成,此次取經項目的落實,早就為天下僧眾打開方便之門。但有僧人手持度牒,前來登記為取經人的,不管是不是該僧人本人,都一律精簡流程、從速通過。
絕不能有,“要玄奘證明、自己是玄奘本人”的情況出現!
至于,前來登記之人,是否真是佛法精深,為了趕超進度,自然也是顧不上的了。
而現如今,四處拉僧丁、搶僧人、湊和尚人頭之數,尚且不夠,哪有那么多閑暇時間,去給僧眾們挨個進行考核呀?!
別說你是不是佛法精深,有沒有大德。
即便,你壓根大字都不識得一個,還隨地亂吐痰,到處大小便,甚至剛剛才踢完了人家寡婦門回來。
只要你有著“西天取經四件套”在手,那你也就是圣僧了!
“我這是拿了一套,拼夕夕版的取經四件套了吧?”
拿到裝備以后,陳袆不禁有些愕然:“毗盧僧帽,紫金缽盂,錦斕袈裟,通關文牒,初聽起來好像很是挺高大上的樣子,拿到手之后你才知道,原來竟然一件法寶都不是啊!”
也可能是,登記取經的人太多了吧。
那四件套由于是批量生產的,便只能嚴重趕工期、攆進度了。
陳袆手中四件套的質量,真是慘不忍睹。
那毗盧僧帽,不過就是一頂外觀好看的帽子罷了,夏不遮陽、冬不防風的,平常一般還不怎么戴,唯有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比如大型的法會、隆重的盛會之上,才會戴出來一次。
亦可以理解為,僧人的晚禮服吧。
錦斕袈裟,說起來是好聽。
可卻因為是批量生產下發的,自然也就不是原著中所講的冰蠶絲材質了。
也并非是,由那瑤池的仙女們親手織就,更沒有什么佛家七寶點綴與裝飾,最后只能說,那其實就是一塊大布罷了。袈裟跟毗盧僧帽一樣,是配成亦套的,平常也不怎么穿。
至于紫金缽盂,合金的!
不過是化緣盛飯的碗,大唐哪兒哪兒都有。
而通關文牒嘛,有點意思。
那是一冊做工十分精致的文本,以白棉麻紙制作而成,由花草紋邊框套裝飾,采用四色印刷。
封面上印有四個燙金大字:
通關文牒!
陳袆面帶好奇之色,將冊子展開來看,臉色逐漸轉為驚訝。
文牒有云:
“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
“切惟朕以涼德,嗣續丕基,事神治民,臨深履薄,朝夕是惴。”
“前者,失救涇河老龍,獲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陰司,已作無常之客。因有陽壽未絕,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感蒙救苦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孤魂。”
“特著法師三葬,遠歷千山,詢求經偈。”
“倘到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須至牒者。”
“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其冊上,更有寶印九顆,赤紅如日,若居中天,赫然醒目!
這文牒的意思,可以總結為這樣幾句話:
“我朝圣僧,奉旨西去;路過你地,速速放去;倘若為難,吾等必去;要么他過去,要么我過去。”
陳袆確定,這小冊子的重要性,應該是遠遠大于其他三件的。
它既相當于是路引,又可作為一路過關斬將的憑證。
至于另外三件嘛。
現在看來,依然都是普通物件,無甚價值。
其他取經人所領取的,應該也和他這套一樣,質量不相上下,很可能是要等到哪位取經人當真到了靈山,面見佛祖,取得真經,成就佛陀正果了之后,方才會由凡俗之物,變為無價珍寶吧。
正如歷史名人所使用毫不起眼的物件,也能忽然價值連城一樣。
等到后來,這些普通物件,也會因是佛陀曾經使用,而不斷身價倍增。
甚至,很可能會因一直被修佛之人帶在身邊,經日積月累而浸潤法力、沾染佛性,而逐漸變成傳說中的法寶吧。
“不知我扮上,又會是什么樣兒呢?”
在一陣吃飽喝足之后,陳袆便站起身來,將四件套穿戴身上。
頭戴毗盧僧帽,身披錦斕袈裟,掌托紫金缽盂,懷揣通關文牒……他這形象,立刻便煥然一新了。
那感覺,好像是真的有了一副,大唐高德圣僧的氣質了。
“此刻,我若是手中再有一柄九環錫杖的話……”
透過銅盆水鏡中倒映的影像,陳袆左瞧右看,不由得自言自語了起來:“口中大喝:大威天龍!大羅法咒!那我是不是就能,跟傳說中的法海,比一比到底誰帥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