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五行之術
- 西游:貧僧念經就變強
- 明明的星
- 2020字
- 2024-11-02 15:00:50
陳袆的意識、精神、念力,險些頃刻間崩潰,身體也仿佛被撕裂為千萬個細小的碎片,令他瞬間灰飛煙滅。
這絕不是夸張。
那五行之術的加載,
竟比陳袆之前所想象的更加危險萬分!
“啊——”
陳袆甚至發出痛楚至極的嚎叫。
因為是痛到極致的緣故,竟令他干張大嘴巴,想吼也吼不出聲。
先前。
即便是在一夜之間,連加數百年法力。
陳袆也沒有此刻這般痛苦過。
倘若不是,
他早已擁有了上萬年法力許多日,其身體和意識,根本就沒辦法承受,這次加載所帶來的巨量負荷。
縱然不死,
他也要丟掉半條命。
“判斷失誤!”
直到此刻,陳袆才明白過來:
“原來這五行之術,系統指的并不是一種與五行相關的法術,而是所有涉及到五行的法術總和!”
“不是一個法術,也不是三個、五個,八個、十個法術,更不是一百、兩百,一千、兩千,一萬、兩萬個法術,而是特么的成百上千、成千上萬,以至于數十萬種以上的五行法術匯總……”
甚至。
因為陳袆,還提前掌握了《五行之術法訣總綱》。
但凡他有需要,其心念微微一動。
竟還能,五行之間,相生相化,生生不息,經過連續不斷地自動組合與生化出更多數不清的新的法術。
簡直有著,
能夠一直生化下去、無窮無盡的趨勢!
怪不得,
忽然把流程搞得那么繁瑣;
也怪不得,
還要那么鄭重其事地問上一遍,還特么給了兩個選項。
敢情,是在這兒等著自己呢。
是因為,此次“加載”充滿了風險,才會如此。
陳袆原本以為,系統很可能獎勵給自己的,應該是“五行遁術”中的某一種,比如水遁,火遁,土遁之類的微末法術。
畢竟,他只是將一個八百多年法力的魔王戰敗而已。
按理說,
系統應當獎勵的,
不會是什么厲害的神通才是。
可誰能料想,
獎勵的,的確都是很小、很微末、很簡單、很不起眼的法術,可是誰特么架不住那么多啊!
“這次,可真是遭老鼻子罪了。”
陳袆緊咬牙齒,內心吐槽。
見有著無數與陰陽五行相關的法術,依然在不停地往自己身上加載,大有要將自己淹沒在法術的海洋里的趨勢。
沒辦法,
他便只能盤做起來。
身體搖搖晃晃,口中斷斷續續地念誦起了《多心經》。
要想承載如此多的五行法術,陳袆必須要積累更多的法力修為才行,以防自己被法術海洋,給徹底吞噬了。
伴隨著,心經念誦而出。
陳袆身上便被一個又一個法力靈光,點亮了光點。
而伴隨光點的持續點亮,
很快,陳袆的整個身體便仿佛成了一個光彩刺目的人形法力光源。
那模樣,就好似一個碩大的人形節能燈,一經通電之后,便閃耀出煊赫奪目的光芒,頓時便如神佛降臨似的,瞬間照亮了世間的一切!
當那無數法力靈光,透過石洞門縫,透射出去時。
洞府之外的一種妖魔,便忍不住帶著好奇,趴在門縫上去瞧。
“咝——”
旋即,但凡去看的妖魔,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總算是撿到寶了。”
那寅將軍眼含熱淚地感嘆道:
“這位圣僧,果真是有天大機緣在身的佛子。照此下去,不久之后,必然能夠成就正果,終為一尊佛陀啊!”
虎頭腦聞言,也很激動。
興奮莫名。
也不知是在興奮個啥。
趴在門縫上正瞧得興起的狼妖,忍不住舉拳高喊:“圣僧厲害了,圣僧了不起!”
惹得寅將軍把他一巴掌拍出老遠去。
沒好氣道:
“都說了,別當著我看!”
石洞內,陳袆已然將意識沉浸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并不知曉,石洞之外所發生的一切。
漸漸地,他的心中逐漸產生了一些明悟。
頓悟,這種東西,玄之又玄。
可遇而不可求。
之所以說它玄,是因為懂得都懂,不懂的都不懂。
以上這話,便是在故弄玄虛了。
頓悟,你若說它玄,那便會玄到天邊去;你若說它不玄,那他便是一點兒都不玄,也能很快就可以說得清楚。
只是因為,
這其中,
有太多人喜歡故弄玄虛。
才使得人們誤以為,頓悟,乃是極玄極難的事!
其實,壓根兒就不是這么回事。
道家說:
“道可道,非常道。”
看看,這就是一種故弄玄虛了:
真正的道,不可說出,能說出來的道,都不是真正的道,不是恒常的道,不是永恒的道,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
總而言之,人家就不告訴你。
佛曰:“不可說。”
是以,才有了“拈花一笑”的玄妙經典,讓你自己去說服自己,讓你自己去主動覺得:但凡極高深、有大用的道理,必然都是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理。
你瞧瞧,人家還是不告訴你。
其實,歸根到底。
是有些東西,之所以不說,是因為說了也白說,倒不如不說。
所以,才會教你去頓悟。
懂得人自然都懂,不懂的人,自然都不懂,讓你心甘情愿地去給自己劃分一個陣營,找到一個理由。
事實上,之所以不說的原因有二。
一是,聽得人認知水平太低,你說了他理解不了。
二是,說得人表達能力有限,他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兒,卻很難用最平凡樸素話語表達出來。
陳袆忽然想起來,那些因輔導孩子而抓狂的家長。
說起來,抓狂的原因是:
家長把他覺得很簡單的問題,講給孩子聽時,但是在孩子看來,依然是玄之又玄的難題。
根本原因是:
家長講題時跳步驟了!
三加五等于八,五加三也等于八,家長必須要將此類題目,親自陪著孩子擺著手指頭,算上幾十個題,讓孩子一點一點體驗、摸索、總結出來這個加法交換律,孩子才能真的懂。
我們通常是把能跳過幾個步驟的人,叫做聰明,稱他悟性高。
其實,那不過是他,早就先走過了那些步驟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