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一支自以為撞邪的清軍
書名: 從大明開始失控作者名: 漳靈本章字數: 2178字更新時間: 2024-10-23 08:00:00
平谷,一支人數達到數萬人的八旗大軍在蜿蜒的山路間迷了路。
“見鬼了,這湘江河道怎么變得如此之窄,怎么越走越跟地圖上的標注不對勁,按行程在此應該能望見岳麓山才對……”
“你怎么帶的路?這哪里是通往長沙的路!莫非你是那吳三桂的派來的奸細不成?”
八旗之一的正藍旗旁還打著一面定遠平寇大將軍旗號,旗下一身穿甲胄的滿人老將對領路的向導大發脾氣。
老將身份地位貌似極高,向導極其懼怕,僅僅一聲呵斥就嚇得向導當場跪地求饒:“小人不是奸細,再給小人一點時間,定能找到出山的路。”
“哼!本王再給你最后一次機會,今日午時若還走不出這大山,本王就用首級祭祀山神。”
“小人謝王爺不殺之恩。”逃過一劫的向導連忙跪地磕了幾個響頭。
老將姓愛新覺羅,名岳樂,出身顯貴乃努爾哈赤之孫,算起輩分來乃是康熙帝玄燁的叔叔輩,歷來多有戰功,屢次加封至安親王。
他此行目的地乃是偽周重兵把守的長沙,自從三番叛亂至今,數年時間在他的帶領下清軍穩住了局勢,如今除吳三桂之外地二王皆降,敵我形勢逆轉,正是出擊的大好時機。
得到叛賊吳三桂于衡陽稱帝的消息后,清廷震怒,于是命令他率領大軍奇襲偽周重兵把守的長沙等地。
山路蜿蜒他也有所準備,奇怪的是,前面還一路順暢,然而自從昨日飄來一片霧氣忠厚,就好似乾坤逆轉,身處霧中竟一時不知東南西北,待今晨霧氣散去,大軍已然迷了路。
岳樂心急,兵貴神速,一旦在山中逗留過久讓偽周守軍有所察覺,則前功盡棄。
向導也十分疑惑,他本是長沙附近山中人家,自幼生活在此,對山中的通往外面的道路不說一清二楚那也是走過七七八八。
可眼前的山中道路與記憶中完全不同不說,連水文、地形甚至植被皆與記憶中的有所不同,就像……就像根本不是在長沙,不,是根本就不像在湖南一樣。
“難道鬼打墻了?”
只是這種話他實在不敢說,誰知道說出去后會不會被按上一個擾亂軍心的罪名而丟了小命。
就在大軍徘徊之時,前軍又突然喧嘩起來。
“怎么回事?”岳樂詢問身旁親兵。
“奴才這就去看看。”
沒一會兒親兵回轉,回復道:“王爺,是幾個奴才在前方抓到了一個逃兵。”
“一個逃兵按軍法處置即可為何將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岳樂緊接著問道。
親兵回道:“稟王爺,那逃兵見到我軍不逃反而胡言亂言問我們是不是先英親王所部,說什么吳三桂逃竄,他們被明軍擊潰,如今京城危機,攝政王正等著英親王率軍回援等胡言,眾將士聽得驚奇,方才喧嘩不止。”
聞聽此言岳樂頓感驚奇,于是下令道:“暫且留他一命,將他帶到此地,本王親自審問,”
“奴才這就去。”
待親兵將那“逃兵”帶到面前,不等岳樂問話,“逃兵”反而一臉奇怪地問道:“你是誰,正藍旗的諸位都統我皆見過,其中沒有你這號人。”
旁邊親衛以為“逃兵”是在故作玄虛,訓斥道:“瞎了你的狗眼,誰不知安親王乃正藍旗人,王爺面前休得耍滑頭。”
“逃兵”搖著頭反駁道:“安親王?休得騙我,朝廷什么時候封了一個安親王,我只是攝政王、禮親王、英親王、豫親王,從未聽過有一安親王。”
“猖狂!竟拿先人調侃……”左右親兵作勢要打,岳樂揮手制止,好奇地問道:“你說你認得攝政王、禮親王、英親王、豫親王?”
“逃兵”點點頭,自豪地說道:“我乃正白旗人,曾任攝政王身邊侍衛,自然見過諸王。”
“哦?”岳樂再次問道:“那你可知今夕何年?”
“逃兵”以為對方拿自己開涮,不滿地冷哼一聲道:“今歲乃順治三年,我大清入關后的第三個年頭。”
“妄言!”岳樂訓斥道:“今歲乃康熙十七年,距離順治三年已過去于二十余年,你所言攝政王、禮親王、英親王、豫親王等人早已作古,你年不過二十余,焉能任攝政王侍衛乃至面見諸王。”
本以為在訓斥過后,“逃兵”會收斂一些,誰知其反而怒斥道:“你才妄言,幾日前我才從京城出發,在泃河邊敗給明軍,一路被追至這平谷山中……”
岳樂聽到“平谷”的地名,頓時一驚:“你說什么,這里是何處?”
“逃兵”警惕道:“此處乃京師北邊的平谷,你們到底何人麾下?竟連身在何方都不知曉。”
“胡言亂語!本王豈能信你!”岳樂怒視之。
“你這糊涂鬼!”“逃兵”罵道。
不管岳樂怎么問,雙方明明說得都是滿語可怎么也說不到一塊去,“逃兵”身上也沒有什么能證明其所言之物,空口無憑岳樂自然不信,卻又十分疑惑只得暫且將其收押。
直到前方再次來報,“報,又抓到了幾個‘逃兵’!”
岳樂一驚,仗還沒開打,哪里來的那么多逃兵,于是心中疑惑的他連忙吩咐道:“速將他們帶來。”
幾個“逃兵”模樣和打扮上與之前那個差不多,看起來應該是一伙人。
區區幾個逃兵還不足以令身經百戰的岳樂驚奇,令他驚奇的是通過問話幾人竟說出和之前那人相似的言論。
“難道,這里真是平谷……我真到了順治年間……這不可能啊!”
岳樂不可置信地嘟囔了幾句,如果“逃兵”們所言當真,那他們迷路就不奇怪了,可如此荒誕之言實在令人難以相信。
隨著越往前,遇到越來越多的“逃兵”,他們每一個人都言之鑿鑿地說這里就是平谷,今年就是順治三年。
順治三年就罷了,還有什么明軍南下攻打京城的鬼話,明軍、南下,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怎么聽怎么不現實,任何一個頭腦清楚的人聽了都不能信一點。
可問題是每一個“逃兵”都這樣說,模樣真切全然不似作假。
幾番問話下來,縱使是一開始最為堅信自己在一旁旁聽的眾將,亦開始懷疑是不是真的到了順治三年,而且還有明軍南下,“王爺,說不定咱們還真就撞了邪。”
岳樂知道神鬼之事最難說清,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為今之計,便是派遣先鋒隨他們出山一探究竟……”